APP下载

如何构建以社会责任为基础的企业文化

2013-04-29覃黎黎范舟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制度保障社会责任企业文化

覃黎黎 范舟

摘 要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和谐发展与永续经营的基础,正如科特所说的那样,没有文化的组织或者企业,将不断面临着失败的风险,且预示着企业的不断失败。近年来,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本文在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与内容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最后从领导率先垂范、达成更多共识以及构建制度保障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以社会责任为基础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制度保障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尽管企业文化内容在各个行业上存在差异,但是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都起到重要作用。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涉及到企业的个体,更与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要突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与匹配。这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都要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例如罗小勇,谢小云(2010)在对矿业型企业的社会、文化以及企业经济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企业建设中要坚持社会主义和谐、团队精神、企业文化等。刘文霞(2013)以最近多次发生的食品安全实践为背景,分析了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不仅有政府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的外部原因,更有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高有关。要想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就必须将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战略管理、文化建设过程之中,从外在的符合设计、制度建设以及内在的理念设计中体现社会责任。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宋东梅(2008)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经营目标、行为规范与基本信念。企业文化体现在物质、制度与观念等各个方面。根据许三多(2008)的观点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员工的影响体现在行为激励、行为导向以及行为协调三个方面。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经营的一个副产品来体现,反映了企业组织的记忆,在企业制度结构、层级结构关系中发挥着辅助作用。从企业文化的层次看,企业文化包括物质层、行为层次、制度层次以及精神层次四个由外到内的文化层次。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满足社会对企业的角色期待所采取的行动、承担的责任以及所尽的义务(王友良,2006)。企业社会责任体现了企业的伦理精神,能让社会变的更加美好,正如比尔福特所说的那样:优秀的企业不仅为顾客提供优秀的产品,更为世界变得更好而做出贡献。企业之所以履行社会责任,主要基于两种观点,即工具价值观以及正义性观点,前者强调,企业通过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能够使得企业获利能来提高,更直白的说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其实就是企业通过这种形式来做广告,提升企业知名度,获得更多的商机,后者强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应该做的事情,不管企业是否盈利,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细胞,都要尽到其社会性的义务。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在方方面面,本文将其总结为以下几个大的方面:一是安全责任。企业的活动就是为社会提供商品与服务,这个过程与结果的安全性体现在对员工生产过程中企业对员工安全的关注;企业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与服务是安全的;企业生产活动对环境是没有破坏性的,或者即使有破坏也应该降到最低程度。二是环保责任。企业的整个经营流程都要降低污染,尤其是产品包装过程。三是诚信责任。诚信主要体现在企业为消费者提供的产品信息与产品的市值是一致的。四是导向作用。即企业要以顾客为导向,调整企业生产经营来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

二、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不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发展重要性越来越重要,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基础来构建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万达集团为例进行分析,万达集团获得第二届“中国优秀企业”,时任董事长的王健林也发表了这样的感慨,要想企业真正发展,作为企业的领导者要承担两项责任:通过进行人本管理、规范运作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的内部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不排污、保护环境的外部责任。万达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共创财富、公益社会”,截止到2006年,万达共向中国慈善总会捐赠8亿多元。万达的核心价值观是“诚信、自律、创新以及和谐”,诚信体现了要给消费者的服务有质量保障,创新体现在其订单建造、三月免租的经营方式;和谐体现在与社区、消费者以及政府建立和平共处的外部关系。万达还提出了“三个高于”的核心价值观念,即人价值高于物价值,坚持以人为本;集体高于个人,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社会价值高于企业价值,企业经营与社会整体利益出现矛盾时,要坚持企业让利与社会。万达的成功以及可持续的发展体现了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基础的企业文化的作用,再一次向我们证实了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基础。

三、以社会责任为基础构建企业文化的路径分析

(一)管理者率先垂范。

企业与组织的决策者与管理者是企业文化的带头人,引领者企业文化建设,其日常的言行举止更是企业的有形文化,对企业员工行为与观念产生直接的引导作用。管理者要做到垂范作用就必须:一是,树立企业责任观念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意识,将培养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长远规划。其次,在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管理者要言行一致,严于律己,善于通过言行来感染员工、激励员工;最后,管理者要树立伦理管理的意识与观念,同时企业要加强对管理者管理理念的培养,加大培训力度。

(二)培育企业文化的共识。

企业文化的强度体现在企业文化产生的共识是否很多,如果企业的员工对企业的经营理念有更多的共识必定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要培育企业的共识,企业就应该建立企业文化的多级教育与双向传到机制,不仅强调由上而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文化的有效传递,也要发挥员工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员工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后要及时向上级反映,让企业文化中有更多的员工诉求,这都有利于企业文化共识的达成。再者,企业从上到下不同的层级要建立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的教育体系,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时刻牢记企业的文化与社会责任。企业文化共识的达成将促使企业员工步调一致,运作高效。

(三)建立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基础的企业文化制度保障。

以企业社会则认为为基础的企业文化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持续性与有效性有赖于企业的制度保障。企业在实践过程中要以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文化作为出发点来制定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实现企业全体员工的行为规范,使得企业的活动都有规可循。同时,通过强制性的制度建设,企业可以把社会责任为基础的企业文化固化到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对积极拥护与贯彻执行企业文化的个体予以奖励,对违规者予以惩罚,实现有奖有罚。对于有实力的企业,应该建立独立的企业文化组织机构来推动基于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的执行与建立。

(作者单位:湖北省妇女干部学校(湖北省女子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殷玉婷,魏江雷. 环境保护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惠普中国区品牌市场总监、中国惠普华北区总经理魏江雷先生访谈录[J]. 环境保护,2006,(14):65-67.

[2]宋东梅. 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2):82-84.

[3]鲍丽娜,鲍丽.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05):66-71.

[4]陈昌丽,刘筠筠. 从企业文化的认识误区看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05):72-75.

[5]罗小勇,谢晓云. 从社会责任谈矿业企业文化建设[J]. 中国矿业,2010,(05):29-31.

[6]刘文霞. 论我国食品企业文化建设中社会责任的渗透[J]. 改革与战略,2013,(03):106-109.

猜你喜欢

制度保障社会责任企业文化
法官独立制度之保障
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制度保障研究
道德社会构建的制度保障
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追求正义
新时期核能企业工会建设之我谈
浅谈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简要关系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