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钳工实践教学如何取得实效

2013-04-29郭鑫焱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2013年8期
关键词:锉刀钳工所学

郭鑫焱

职业院校培养的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就业面宽,也深受用人单位的垂青。而钳工多以手工操作为主,要在台虎钳上操作并完成工件的加工,劳动强度比较大。观当前职业院校的教学实际,其内容与操作时常与生活实际脱节。而职业学校又有相当部分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科技含量”比较低。为提高钳工专业教学工作,使学生能熟练掌握现代企业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生产操作技能,切实达到中高级钳工水平,我认为钳工专业的教师应结合本专业及机械生产特点,根据职业院校学生实际以及机械加工企业需要,在日常教学中要抓好如下三点。

一、培养实践兴趣,重视学生主体

实践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活动,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相对而言,学生的主体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教学中如没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当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要想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师在引导时,更要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浓厚的兴趣。因为,“兴趣”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可使他们主动思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的主体。

如此看来,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充分说明钳工实践的意义,使学生理解参与实践与自己将来前途的关系,进而主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积极参与技能训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正如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 料的内在兴趣”。因此,学生如果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思考,积极动手操作,被动变主动。在“锉削、锯削、钻孔、攻丝、套丝、錾削、划线”等基本技能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实物进行演示讲解,还可将各种具体操作用小制作代替,如攻丝、套丝、锉削、钻孔就用制作一对螺杆和螺母替代等。这样就把单调乏味的教学及技能训练溶入到实物演示或个个有趣的小制作中,既增加了内容,又能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爱好,寓教于乐,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好。这样的教学实践,我想,学生学习的热情一定会高,兴趣也会更浓厚。我觉得把实物演示用于课堂教学,用制作小产品代替实际操作,围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可以激发出学生学习兴趣,而学生一旦有了兴趣,钳工实践教学就会迈上新台阶。

二、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手段

德国的创新职业教育在世界上是很有名的。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它也多以指导教师示范、学生实际操作为主,而他们积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也正是我们职业教育实践所缺乏的。创新是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当前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主要依靠人才的竞争,激发创造思维对以手工操作为主的钳工工种更具有优势。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要积极采用指导性和启发思维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组织动员实践教师不断改进设计新课件,将沿袭多年的锤子与螺母的加工变成学生的新创作,如玩具飞机模型、小板凳、小脚踏车等各种小器具,使课件有创意,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再如零部件的加工,不仅要让学生有锯、錾、锉、划线、钻孔、弯曲、铆接等一系列的基本操作,还要让他们进行“装配、修饰、喷漆”的工作。这样的课件,不仅能全面体现钳工的加工特点,还可以在实习过程中由浅入深,将所学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这对培养复合型人才是非常有利的。

从教学手段上看,许多院校还是老师教“原理及要领”,再“示范与分析”与“综合指导”;学生则“听讲与理解”,再“摹仿与实践”。这种教学手段突出教师为中心,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手段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方式:1、实践总结会。每堂实习课结束时,组织学生讨论本堂实习课的收获与创新,以组为单位,每位同学都在本小组发言,组长做好组织与记录工作。每组再抽1~2名同学代表本组上台陈述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采用这种方法,可通过讨论交流得以集思广益,为提高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2、学生当老师。在锉配实践教学时,可让学生先看图纸,再随机抽一名学生走上讲台担当教师角色,讲解工艺步骤,然后组织全体同学讨论、评析,找出最佳工艺步骤。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担当一个“穿针引线、抛砖引玉”的主持人角色,让学生当主角,自由发挥。3、课堂大辩论。学生的学习成效不仅仅表现在掌握技能、形成技巧,还表现为能够运用所学技能解决生产中的新问题。在钳工维修实习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看清楚各损坏的部位,然后就损坏的原因、程度及维修方法开展课堂大辩论。学生围绕这一课题从不同角度深入思考、各抒己见,就会得出真正损坏的原因所在,找到既经济又快捷的维修方法。这样就使学生在辩论中完成了从技能到运用的转换过程,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潜在的能力,必然对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充满信心。

由于学生的基本条件和素质不同,对钳工操作的认识理解也不同,在操作过程中难免进度不相同,操作起来有偏差。这就要求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巡回指导力度。在巡回过程中.如发现学生的动作不规范,就要及时纠正,确保实践教学顺利进行。对动手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还应手把手指导,绝不可“视而不见”。如果问题出现频率比较高,又属于共性问题,教师就要集中学生上大课,统一讲解,作出分析,使学生明白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自行改正。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习惯,长期形成而不好改变。仅靠实训教师在短时间内的纠正很难做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互相指导,加强“小组合作”,共同进步。教师可采取学生之间互相指导的方法,把前后同桌的同学分为一组。同学之间互相学习、纠正,可更快发现并解决操作上的问题。一般讲,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但可以帮助别人纠正不规范的姿势和动作,如锯割时锯弓是否和工件垂直、姿势是否协调;锉削时,两手的用力情况、锉刀是否端平、锉削的速度是否合适等。合作学习可提高学生操作的技能,培养团结协作能力,更能增强学生尤其是一般学生提高自身操作能力的信心!

三、练好基本技能,追求规范准确

钳工基本功训练是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基本操作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技能形成及今后的发展。所以,教师就要做好“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直观性教学是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操作、演示、示范,可使学生具体、直观的感受到所学的操作技能和技巧的形成过程,加深对实习内容的理解。教师在演示过程中,动作要规范准确,讲解操作步骤生动清晰,对一些比较复杂的操作,要先将动作分解,然后再逐个讲解演示。如讲解“锉削姿势”时,首先要先讲解锉削时人的站立位置,要站的自然而且便于用力;其次是握锉刀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大小锉刀和锉削方法,锉刀的握法也不相同;最后是锉削时锉刀向前锉削的动作过程中,身体和手臂的运动情况。把整个锉削过程分三个步骤讲解,每一个步骤都能清楚讲解与演示。在整个锉削过程中还要让学生清楚知道两腿姿势和身体重心的变化以及两手压力的变化;在锉削的前进过程中,左手压力是由大到小,右手压力是由小到大,推力由右手控制,回程是不加压力,锉刀略提起再退回原位。这样的直观教学,学生能看清步骤,通过模仿与教师的现场巡视指点,就能够快速而牢固地掌握所学内容。

总之,钳工的实践教学,实际上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以及生产企业的客观要求,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模式,切实为社会培养出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合格的高技能复合人才。

猜你喜欢

锉刀钳工所学
旧锉刀
钳工锉削平面技巧
钳工机械操作的质量控制策略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探究高精度顺向锉的方法
非所学
浅析钣金修复中的整形工具(三)
探析钳工锉削面凹凸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对提高钳工教学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