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记者的新闻敏感

2013-04-29高婷

商·财会 2013年9期
关键词:新闻价值判断能力新闻记者

高婷

摘要:新闻敏感是记者发掘新闻的生命线。没有新闻敏感的记者,就如同花儿没有了绿叶的陪衬,鸟儿失去飞翔的翅膀一样,是无法发掘出具有价值的,影响深刻的新闻。那么,我们应如何理解新闻敏感,又如何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呢?本文将从人们对新闻敏感的不同表述、新闻敏感的内容以及能力三个方面诠释其深层含义;同时谈谈如何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

关键词:新闻敏感;新闻记者;新闻价值;判断能力;政治敏感

一、对新闻敏感的不同表述

对于新闻敏感,人们有着不同的表述方法。在西方,甚至有人形象地把新闻敏感比喻为“新闻眼”和“新闻鼻”,指的是记者感官灵敏,反应快捷,能迅速地“看到”或者“闻到”新闻线索。在我国,新闻学者曾提出:“新闻敏感是记者对事实的新闻价值的敏锐的发现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而且这种判断能力有相当严格的实效要求。

①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新闻敏感是一种直觉。所谓直觉,指的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及其关系的一种非常迅速的识别和猜想……是从整体上做出的整体把握。”当具有高度新闻敏感的记者面对某一新闻线索的时,往往在瞬间就必须判断它的新闻价值,判断它是否能引起媒体和相关受众的兴趣,是否又进一步挖掘的必要。否则记者在“抢新闻”的过程中可能会一败涂地。一个面对新闻事件要进行长时间理性思考的记者通常被认为是缺乏新闻敏感。

二、新闻敏感具体实在的内容

新闻敏感虽是一种直觉思维,但它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其实,新闻敏感有着具体、实在的内容。

(一)依据新闻事件的全貌,迅速准确地判断是否有新闻价值,这就是新闻敏感最重要的表现。

这将直接决定新闻记者是否会进行进一步的采访报道活动。优秀记者常能对看似不起眼的新闻线索进行准确的新闻价值判断,并当机立断进行采访和报道。

判断新闻事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首先是要判断其背后可能被挖掘出的事实是否会引起受众的兴趣。而受众最关心的新闻通常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衣食住行,与生活相关的政策改革等等。②有段时间,北京菜价持续上涨,有些菜价甚至高出了肉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记者想问的,更是老百姓最想问的。记者于是来到山东寿光市,从源头开始,往程千余里,对蔬菜价格的变化作了一次全程追踪,写成了《菜价跟踪》。见报之后,得到了北京市民的广泛好评。

判断新闻是否有价值,还应迅速地考虑到别的记者或者别的媒体是否已经采访过同类新闻新闻题材,依据目前的新闻线索还有多大的深挖的可能性。如果不搞清楚这些,就有可能把“旧闻”当做新闻了。

(二)迅速判断目前提供的新闻事件中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

只有从最根本的着手,才有可能报道出有质量的新闻。要学会在众多的新闻要素中找到重点,抓住关键性因素。这样就可少走弯路,直中要害,在新闻竞争中占得先机。③《华盛顿邮报》记者达斯科多德尔从苏联当时的两则报道中发现了异常,于是他深入调查,从而抢先向外界报道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有可能已经逝世的消息。可以看出,多得尔把握住了新闻要素最核心的内容。

三、新闻敏感所具有的能力

对于一则新闻事件,记者要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手段,选取具有一定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要素去影响受众,也就是说记者要具有对新闻事实多方面判断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综合起来,就是要有敏捷的新闻嗅觉—新闻敏感。

(一)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的政治意义以及预见可能产生的政治作用的能力。

新闻敏感是政治敏感在新闻问题上的反应。即在发生一则新闻事件时,要能迅速判断其新闻事实的政治意义以及预见可能产生的政治作用的能力。一个新闻记者的政治水平越高,他的新闻敏感性越强,这是为许多记者的经验所证明了的。新闻记者要为人名服务,为社会服务,就必须服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积极地反应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各种要求和愿望,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去发现,去捕捉。

2005年山东省宁阳县召开全县经济工作大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面对这样的政治事件,写成会议报道很容易,也没什么亮点。但是记者发现,在台下第一排显著位置就座的,不是以往乡镇或各局的头脑们,而是来宁阳县投资建企的企业老板。记者顿时眼前一亮。近年来,宁阳县不断创优环境,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和外资引进力度,推动可经济社会和谐快速的发展。把外商安排到前排就坐,不正体现了宁阳县领导对外商的尊重与重视。于是记者马上对这些外商进行采访,并随后写成了一篇《经济工作大会,外商前排就坐》的时政新闻。新闻报道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宁阳县投资的外商热情更是高涨。

(二)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见微知著,在无关紧要的事实中发现有新闻价值的“大新闻”的能力。

现实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不起眼的事被人们所忽略,殊不知其中可能包含着“大新闻”。记者的功力就是要见微知著,从平凡之中看出不平凡,从寻常中发现不寻常。有些小事只要经过一番细心观察,把它同周围的客观事实联系起来,往往就会发现隐藏在小事之后的重大内容,揭示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1987年六一前夕,记者参加了宁阳县里的独生苗苗家长座谈会,听到一些家长说现在的独生子女乱花钱。无独有偶,记者在前不久了解到县师范附小正在开展一项名为“节约一分钱,支援我四化的”美德教育竞赛,而且县工商银行还专门为小朋友们开办了“存一分钱钱起存儿童”的专款专柜。一个星期六下午,记者经过县城某家储蓄所门前,看见一群小朋友正拿着存折,互相比看谁存的多。记者迅速拿起相机,记录下这感人的一幕。图片先后被《人民日报》等各大报刊杂志登载。中日友好协会中国少数名族文化会会长福田一郎更是亲笔写信给师范附小校长,表示他很被中国儿童的美好心灵所感动,并要将这张新闻图片收藏。由此看出,新闻处处有,只怕无心人。记者要经常留心周围事物的细微变化,就可以见微知著,再不起的小事中发现“大新闻”的价值。

(三)新闻敏感是记者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在全局中的地位,在事物发展阶段上影响大小的能力。

世界各类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不是孤立的。他们之间必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有些事实,虽属平常小事,但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却成了突出矛盾,成为影响全局的因素。新闻记者的敏感,不但要善于发现新生事物的苗头,而且要善于抓住某些平常事物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某些事实的报道,影响全局。

1995年3月,山东小伙子王海在北京隆福大厦购买了两幅日本产的索尼耳机,经有关部门鉴定,这种耳机是假货。此后王海又让弟弟去买了10副这样的耳机,目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获得赔偿。此举引起了大厦和相关部门的不满,他们认为不知假买假,可退可赔,而知假买假则属于谋权不当利益。消协将此事通报给新闻单位后,有些单位认为很棘手,而《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却察觉到其中的新闻价值。他把王海现象放在我国政府下决心打假的背景下进行思考,发现在1993年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只有10%的百姓知道,更少有人利用此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国家虽然开展了许多打假活动,但制假售假依然猖獗。记者觉得,打假宣传要落到实处,此事件就是一个突破口,有很高的新闻价值。此报道刊出后,引起了全社会巨大反响

因此,一个记者切莫忽视了带全局性的一些事情,小与大事联系在一起的,要善于从小事中发现大问题。

(四)新闻敏感是衡量记者能否迅速推断某一新闻事实引起受众反响程度的洞察力。

新闻敏感是衡量记者新闻嗅觉的综合标志。能否推断某一新闻事实在受众中可能引起的反向程度,既表现为记者对正在变动的客观事物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也变现为记者对这一新闻事件的预见能力。

《健康报》记者有一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贫困县翁牛特旗采访时发现,在一群放学回家的孩子中,一个男孩书包中的咸菜瓶居然就是他每日三餐的菜。这在当地是是很常见的事。然而你该地盛产黄豆,黄豆营养丰富,为什么当地教育部门不能引导农民利用黄豆来改善学生的伙食呢?记者找到有关部门,请大家出谋划策,形成了一个“黄豆行动”的方案。1995年年初,《“黄豆行动”诞生记》一文刊出后,社会反响极为强烈。各大媒体对此作了报道,“黄豆行动”成为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豆行动计划”,千千万万的贫困地区的孩子吃上了豆腐,喝上了豆浆,健康情况大大改善。我们从中也得到启示:记者应善于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特别是一些不被人们注意到或者司空见惯的事件中,迅速及时地捕捉到新闻。并能及时把握住这一新闻事实进行深度报道。

四、如何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同理,生活中不是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对新闻的发现。作为新闻记者,就像淘金者一样,时时刻刻在生活的土壤中辛勤劳作,为的是能淘出那些闪光的金砂。对于许多年轻的新闻从业者来说,他们并不缺乏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他们所缺乏的正是发现新闻的才能。通常都是新闻事件先发现他们,而不是他们去发现新闻。正如有人所比喻的那样:他们不是鹰,翱翔时就在寻觅,随时准备扑向目标;而是长嘴水鸟,一直在等待,知道食物流入嘴里。那么,如何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下面将简单讲述几点。

(一)“热爱”是培养新闻敏感的前提和基础。

兴趣与热爱是记者最宝贵的素质,不热爱新闻事业的人,新闻敏感无从谈起。一个新闻记者的成功,是与他的知识积累成正比的。新闻敏感贯穿于新闻活动实践之中,需要记者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去学习和思考。我在甘肃日报社文教部实习的时候,部里有一位老记者,采访本子从没离过身,无论是参加会议、还是各种聚会、聊天,他经常会记下一些人们不太注意的事情和语言,走到哪儿,记到哪儿,从不间断。由此看出,新闻敏感的培养,不是什么一朝一夕的事儿,也不是靠读几本教科书就能学会掌握的问题。从事新闻事业,就必须对此情有独钟,甘于奉献,增强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因此,“热爱”是培养新闻敏感的前提和基础。

(二)提高政治素质

记者的新闻敏感,首先是政治敏感。在我国,新闻媒体是党、国家和人民的喉舌,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对记者的基本要求。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善于发现事物的政治意义,即使是那些为广大群众所关注而又涉及不迫切的问题,我们新闻记者都要怀着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去发现、捕捉。

1978年11月5日,新华社播放了一条震动国内外的新闻——《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虽只有180余字,但这条新闻实际上是湮没在一则8000字的新闻长新闻中。新华社在接到这则长新闻后,有关同志敏锐的感到,给天安门事件平反,宣布它是革命行动,体现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反应了党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得到恢复。于是,他们决定,将它从几千字的长新闻中抽出来单独发表,并加上新明的标题。《人民日报》在刊发这则新闻时,将它放在一版头条位置,并加上花边予以突出。事实证明这则新闻完全符合党中央的意图,也完全体现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愿望。

(三)勤于捕捉线索

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一个“消息灵通人士”。作为一名记者,不光要了解本市或本县的基本情况,改革及发展情况,还应了解工业、农业、教育等其他方面的情况。一个记者无论是在公交车上、火车上、飞机轮船上,还是其他地方等等,都应随时处于采访状态。要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研究和分析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现象,积累各种各样的素材和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997年山东日照市发生了一起海上事故,一个名叫王连全的人为救三名落水者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一开始,三人都说是王连全舍己救人,后又矢口否认。经调查,日照市政府将王连全树为精神文明标兵。事情看似圆满,但《光明日报》记者却发现问题——获救者为何出尔反尔?记者于是决定前往日照市调查各个究竟。但是落水者的当事人已经不见踪迹,王连全的父亲及涉及此事的一名律师也因由市委同志的在场,不敢多说些什么。于是记者甩掉市委同志的陪同,单独约见了王连全的父亲和律师,这才逐渐找到了重要的知情人士。原来,落水者为了某些隐情,买了政法部门的有关人员。而日照市处于家丑不可外扬的考虑,设置了种种认为障碍。几经波折,真相大白。记者的《日照“海上救助殉难案”发人深思》等一组连续报道随之问世,各地媒体纷纷转载,该文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试想,如果记者没有勤于捕捉线索的精神,这么一条有价值的新闻也就湮没在众多平凡的新闻稿件中了。

(四)加强知识积累

记者通过加强知识的积累,不仅能够让自己在采访中与被采访者很好的沟通,随时发现新闻点,而且能对自己的新闻功底也更有帮助。

④《谈谈如何培养新闻敏感》这篇文章中,作者谈到:新闻界长期流传着一种说法,世上什么都可以传授,只有记者的新闻敏锐无法传授。在这种似乎已成定论的说法中,我们的大学新闻教学似乎也感到束手无策,他们可以为学生传授新闻知识,却无法清清楚楚地告诉学生怎样才有新闻敏感,更无法直接培养新闻学子的新闻敏感。所以,新闻记者只有广泛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才能在关键时刻发现新闻点。

(五) 做好访前准备

⑤《新闻写作创新智慧》中有这么一个例子:“美国有一位著名的骑师,功绩卓著。许多记者慕名采访,但就是挖不出有价值的东西。恰好名记者利布林很想一试身手,不过他没有贸然访问,而是提前阅读了许多书籍,访问了一些马术专家。他发现:这是一门外行很难理解的运动术,表面上看不过是娴熟加勇敢就能成功,其实不然。当跑马高速飞奔时,圆形运动场对马和骑师产生了离心力,而必须克服这种离心力才能取胜。记者心里有数了,把采访对象的‘学问当作主题发现的切入点,必有收效。于是见了骑师,记者的第一句话就问:‘您赛马时左镫皮带要比右镫皮带放长多少?骑师一听就来劲了,对方居然也懂得重心内侧的诀窍,就滔滔不绝地谈了一个多小时,使记者顺利地完成了自己预先期望的新闻发现。”试想记者在采访前没有做适当的关于马术的“预习功课”,被采访者积极性不会被调动起来,最终的采访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当然,“预习”不应只局限于对被采访对象的了解,还应了解、掌握相关的报道“行情”。这里所说的报道“行情”是指有关该人物或者事件的各媒体的相关报道。哪些被报道过,从什么角度报道,哪些还是空白,这些都要尽可能地去掌握。(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注释:

①刘大椿.科学活动论 互补方法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82.

②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5.

③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7.

④王化云.谈谈如何培养新闻敏感[J].新闻记者,2003,(11):32.

⑤胡志平.新闻写作创新智慧[M].新华出版社,2003(8):78.

参考文献:

[1]李方勇.提高新闻敏感的几点体会[J].青年记者,2007,(2):51.

[2]周克冰.中外经典采访个案解读.[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68.

[3]周克冰.中外经典采访个案解读[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126.

[4]周克冰.中外经典采访个案解读[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263.

猜你喜欢

新闻价值判断能力新闻记者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论如何提高小学英语阅读
豪车交通事故报道中媒体刻板心理及对策分析
策展新闻视角下的中美新闻APP比较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怎样让民生新闻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