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中学化学教材的比较
2013-04-29林丽娜
林丽娜
摘 要:大陆教材除了认知性目标外还注重过程性目标和技能目标,体现了“探究式”、“讨论式”教学的应用。台湾的教材始终贯彻以化学学科知识体系为主干,学生阅读为主的原则,注重知识的循序渐进。
关键词:海峡两岸;化学教材 ;比较;生物体;有机物质
一、相同点
1.教材中都介绍了糖类(单糖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双糖中的麦芽糖和蔗糖、多糖中的淀粉和纤维素)、油脂、蛋白质、氨基酸的化学式、性质和作用。
2.教材版式设计合理,许多内容以图表形式科学呈现,避免单一。在篇章中穿插相应的图画或照片等,不仅增添了直观信息,同时也促进了理解及教学的有效性。在一些栏目的设计上也都大同小异,栏目在紧扣话题的前提下,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两岸教材栏目设计相当(见表1)。
3.两岸教材都注重学科融合与科学素养的提升,寓人文素养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都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包括爱国情怀、化学学科的科学导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学习兴趣等。
二、不同点
1.学习目标层次不同
大陆的教材体现了高中化学新课程理念。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背硬记、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进行接受学习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学习主动探求,能互相交流讨论、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而台湾的教材讲得比较细,侧重于化学学科知识体系,便于学生阅读自学。以选修为例:
大陆教材除了认知性目标外还注重过程性目标和技能目标,体现了“探究式”、“讨论式”教学的应用。如“活动.探究”肥皂的制备;“联想.质疑” 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结构和性质等。充分遵循建构主义的原则,尽可能创设真实情境,体现“做中学,学中做”,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讨论形成和表达自己的看法,把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纳入学习资源中,学会与他人共享。
台湾的教材始终贯彻以化学学科知识体系为主干,学生阅读为主的原则,注重知识的循序渐进。在每章学习内容前有学习目标(召集人 陈秋炳 普通高级中学《基础化学(二)》 翰林出版),引领学生通过阅读本章,应该达到的目标。其目标的确定处于认知性的学习目标,学生通过阅读就能达成。
2.台湾的教材注重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展示
台湾的教材版式设计更精美,色彩搭配合理。在篇章中穿插相应的图画或照片,其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以彩色图片的形式展示,版式设计合理、图片精美,科学设计呈现,不仅增添了直观信息,同时也促进了理解及教学的有效性。如图1所示,通过结构式对比学生能更直观记住麦芽糖C12H22011和纤维素(C6H10O5)n的化学式以及二者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3.台湾的教材更贴近生活,更扣紧当前人们关心的话题
台湾的教材更注重物质的来源、作用和用途,关注学习化学能为我们带来什么,与生活密切联系。如油脂部分的编写:硬化后的油脂,有形状固定、熔点提高、易于运送及保存的特性,故食品业常将植物性油脂加氢处理,制成氢化植物油,或称为人造脂肪、人造奶油、硬化油。但在油脂氢化的过程中,若部分双键氢化不完全,即会产生反式脂肪。人体无法消化反式脂肪,因此过多的反式脂肪会在人体堆积,医学上已证实,反式脂肪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险因子,应避免食用。
我们平常所吃的炸鸡、薯条等油炸食物,所使用的油是否安全,可透过检验游离脂肪酸的酸价(acid value)判定是否劣化。酸值又称酸价,其定义为中和1克脂肪酸所需要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超过2.0的食用油表示已经劣化,应不得继续使用。……
正确使用炸油的方式为避免不必要之加热,并随时除去油炸过程产生之悬浮物质或沉淀之油渣同时经常更换新油,才能保障食用油的安全。
【阅读资料 生质能】……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用植物油加工生产的生质柴油可直接使用,或与普通柴油混合,用于一般柴油机,甚至不需再改装机械。
健康饮食和能源,这些问题是当前人们所关心的,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上述教材内容既讲了氢化植物油的优点又提出其缺点,辩证地呈现物质的两面性,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让学生从中学会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
4.台湾的教材在每一节中都有针对重点知识进行编例题分析
台湾的教材除课后习题外,在每一节中都有针对重点知识进行编例题分析,后跟着练习题而大陆教材只有课后习题没有这样的例题。如教材中单糖部分的例题和练习如下:
例题: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的结构式见图2,选出下列关于此三种结构的正确叙述?
(A)三者的分子式都是C6H12O6
(B)三者有相同的质量百分组成
(C)三者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三者均易溶于水
(E)三者是同分异构物
解:(A) (B)(D)(E)。
三者分子式相同,故为同分异构物,但结构式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练习: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何者正确?(单选)
(A)所有的单糖均具有相同的官能基
(B)蔗糖为双糖,分子量为360
(C)淀粉与纤维素都是多糖,二者是同分异构物
(D)纤维素是葡萄糖的聚合物,经人体消化后,水解成葡萄糖吸收
(E)淀粉是人类的主要食物,经消化后,水解成麦芽糖,继续水解形成葡萄糖
其例题和习题的编写扣紧学习目标,有例题和习题,学生通过练习更能检验学习目标的落实。这样的例题、习题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纽带,又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桥梁。
5.台湾的教材内容涉及面比大陆教材更多
台湾教材中涉及的内容较多,如糖类除了和大陆介绍的一样外,还同篇幅地介绍了半乳糖、乳糖、低聚糖(寡糖)——棉子糖、核酸与核苷酸。
三、借鉴
在对两版教材中的生物体的有机物质进行系统比较的基础上,台湾教材的这几点在平时教学中可值得我们借鉴。
1.在新课前将认知性学习目标给学生,引领学生预习
课前预习很重要,但不是盲目地阅读完教材就完事了,而是要让学生有目的地预习。有目标才会有方向,课前给出认知性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通过预习要解决什么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预习习惯。
2. 借助台湾教材中的结构图片,让学生感性认识
教学中可借助台湾教材中的结构图片让学生感性认识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的结构。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虽然我们学习目标中不要求了解这些物质的结构,但通过展示结构式能更直观地让学生理解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和蔗糖、淀粉和纤维素这三对同分异构体,同时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双糖、多糖的水解能得到什么产物。
3.教学中多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借助台湾教材中的生活问题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学生更明确学习化学是为了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服务,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结合教材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引领学生分析本地资源和环境问题。
4.选择简单基础性例题,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我们经常忽略简单的基础知识性题目。认为这一些知识简单,学生只要看一看书就知道的答案,还需要例题吗?其实一旦基础知识学习完毕,就要加深理解。使学生牢固掌握这些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要应用基础知识于解题实践。而巩固基础知识,例题是必要的。选择的例题不宜太难以便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又要有利于基础知识的落实,还要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分析时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题意,抓住问题的关键,分析有关概念和规律,最后达到问题的解决,同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秋炳.普通高级中学 基础化学[M].台南:翰林出版,2011:64-87.
[2]凌永健.普通高级中学 基础化学[M].台北:三民书局出版,2011.
[3]凌永健.普通高级中学 选修化学[M].台北:三民书局出版,2011.
[4]陈秋炳.普通高级中学 选修化学[M].台南:翰林出版,2011.
[5]曹居东等.有机化学基础(选修)[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5-94.
[6]王磊.化学2(必修)[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7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