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护理治疗中输液的危险性分析

2013-04-29陈爱霞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分析

陈爱霞

【摘要】 儿科与其他的科室有着显著的不同,其面向的对象是广大的婴幼儿和少年儿童,护理人员和患者难以进行良好的沟通,这就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文主要探讨儿科护理治疗中输液的危险性以及降低输液危险性的方式。

【关键词】 儿科护理治疗;输液的危险性;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29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09-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提升,与此同时,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得到了不断的强化,对于医院治疗和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比以往更好的要求。与其他科室相比,儿科有着显著的不同,由于其面向的对象是广大的婴幼儿和少年儿童,护理人员和患者难以进行良好的沟通,因此就容易给护理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尤其是在输液过程中,儿童对于输液常常存有一种恐惧感,常会哭闹不止,这就给护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了提高儿科科室的护理成效,减少输液给患儿带来的危险,护理人员应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护理水平,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本文的旨趣即在于,从用药混淆、漏针、药液渗漏等方面分析儿科护理中输液的危险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输液危险性的几种方式,以期能够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足可借鉴的经验和启迪。

1 儿科护理中输液的危险性

1.1 用药混淆 在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下,家长十分注重儿童的健康问题,发现孩子有任何的不适,就会将孩子送至医院接受相关治疗,因此,医院儿科病房的患儿数量也越来越多,很多患儿姓名的同音字就比较多,由于医院的环境十分嘈杂,很多护理人员在呼叫患儿姓名时,常常会产生错误的回答,这就会导致用药混淆情况的出现,这种情况是十分危险的,患儿的免疫力本来就较弱,如果出现用药混淆的情况,就很可能会出现输液危险的现象。

1.2 漏針情况 由于患儿自制能力较差,常常对输液用具抱有恐惧心理和抵触心理,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输液治疗时,常会发生漏针的情况,在输液的过程中,患儿容易哭闹和乱动,这就给护理人员带来一些心理压力,一些护理人员本身专业能力有限,再被患儿扰动后,难以准确的找到患儿的血管,这就会出现漏针的情况。

1.3 药液渗漏的情况 很多患儿发生的疾病具有变化快、病情急、发作反复的特点,患儿由于年龄较小,表达和理解能力较差,难以将自己的实际感觉传达给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输液治疗的过程中,也会将全部精力放置于穿刺上,未对患儿病情的变化进行全程观察,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偶尔会突发窒息、呕吐等情况,一些年幼的患儿由于恐惧心理比较强烈,会拉扯针管,引发药液渗漏情况的发生。

2 降低输液危险性的方式

2.1 加强沟通 由于儿科病房中患儿的年龄很小,其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时必须要同家长和患儿进行沟通,护理人员要站在家长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安抚好家长的情绪,同家长沟通,让家长明确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认真分析患儿的疾病,保证穿刺工作可以一次成功。如果穿刺失败,就要运用语言沟通艺术获取到家长的信任、配合和理解,同时,要教会家长使用正确的语言与患儿进行沟通,让患儿得到家长的鼓励,为穿刺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患儿的治疗提供坚实的基础。

2.2 进行科学的输液管理 上文中已经提到过,由于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只要孩子的身体出现不适,家长就会在第一时间送其到医院就诊,因此,儿科病房患儿的数量就越来越多。由于一些患儿姓名的发音相近,加上外界嘈杂环境的影响,护理人员在呼叫姓名时,一些家长就会做出错误回答,就会引发药物混淆的情况。在发生这种情况后,护理人员就会为患儿使用其他患儿的药物,轻者导致患儿产生不良反应,重者会导致患儿病情恶化,甚至出现患儿死亡的情况。因此,为了避免由于药物混淆出现的医疗事故,护理人员在用药前必须再三确认好患儿的身份。此外,医院方面要不断的完善现阶段的患儿编号制度,为每一位需要用药的患儿编排属于自己的号码,根据所编排的号码分配药物,防止错用药物情况的发生[1]。

2.3 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 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儿科输液的质量,由于儿科病房收治患者的特殊性,对于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较高,儿科病房的护理人员必须要有丰富的穿刺经验及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要注意到,儿科病房中的幼儿患儿与其他成年患者相比而言,有着较多的不同,幼儿患者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不高,自制力较差,因此,在输液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为此,儿科病房中的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必须过硬,从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因此,医院必须要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帮助护理人员建立起应有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同时,必须让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情绪控制的能力。此外,在平时的工作中,护理人员要主动的加强巡视,对所有患儿进行复查,防止由于自身因素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在完成对患儿的穿刺之后,要积极的对其进行观察和跟踪,如果发现药液外渗,则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关的措施,如果输液瓶中的药液已经滴完,那么就要及时的进行更换,保证患儿的身心健康和护理质量。为此,医院需要加强对儿科科室中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的培训,同时,也可以邀请社会各界的有关专家学者对护理人员开展相关的安全责任意识、心理素质的教育。此外,医院还可以实行奖惩责任制的制度,将奖励与惩罚进行有机的结合,对于表现好、进步快的护理人员予以适当的奖励,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表现差、频失误的护理人员则要按照规定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处罚,提高其工作的责任性,避免失误情况的再次发生[2]。

3 结 语

儿科的治疗与护理工作与其他的科室相比有着较大的不同,由于儿科科室面向的患者是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和少年儿童,因此,儿科的治疗和护理都是一项谨慎性很强的工作,由于大部分患儿的年龄都很小,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均十分有限,无法准确的向家长、医师以及护理人员传递出自己的不适,加上几乎所有的患儿对于针刺都存在着一些畏惧心理,这就直接影响护理人员的穿刺质量,很多患儿在穿刺的过程中都会用力的拉扯针管,导致药液出现外渗的情况[3]。因此,儿科护理人员必须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保证穿刺工作可以一次过关,同时儿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具有耐心、同情心,在刺穿前,积极的同家长进行沟通,安抚家长的不良情绪,在面对患儿的哭闹时,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提高穿刺的质量。在穿刺完成后,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在出现药液滴完或者外渗的情况后,要及时的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 王素琴,马志英,李磊.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家庭护士,2008,08(20):78-79.

[2] 王柱玲,张旭丹.浅谈做好儿科门诊输液室带教工作[J].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2003,08(01):89-90.

[3] 马卉.儿科护理治疗中输液的危险性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05(15):52-53.

猜你喜欢

分析
禽大肠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危机下的均衡与非均衡分析
对计划生育必要性以及其贯彻实施的分析
GB/T 7714-2015 与GB/T 7714-2005对比分析
网购中不良现象分析与应对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伪造有价证券罪立法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