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8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2013-04-29黄泽燕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呼吸衰竭临床

黄泽燕

【摘要】 目的 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资料取自2010年6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就治的慢性肺疾病患者56例,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分别为28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低流量的通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进行通气前后的动脉血气的变化,气管的插管率与病死率和平均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情况。结果 经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研究组的pH、PaO2、SaO2呈显著升高,PaCO2、HR、RR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上述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的气管插管率是17.86%,比研究组53.57%低,治疗组的病死率是3.57%比对照组28.57%低,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平均住院的时间和费用均比对照组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慢性肺疾病;呼吸衰竭;临床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指没有经过人工气道而进行通气,而通过鼻面罩装置将病人和呼吸机相连接,经呼吸机进行正压提供,来完成通气的辅助的人工的通气方式[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呈现进行性的发展,不完全可逆,伴有肺和气道对有害气体或颗粒所致的慢性炎症的反应增加。呼吸衰竭,指由各种的原因而导致严重的呼吸功能的障碍引起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下降,不伴或伴有动脉的血二氧化碳的分压(PaCO2)升高而出现的一系列生理病理紊乱临床的综合征[2]。它是一类功能性障碍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由于肺部疾病或各种其他疾病引起的并发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0年6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就治的慢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患者56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7.23±12.14)岁,病程5-31年。以上所有的患者均依据中华医学会的呼吸病学分会的相关慢性肺疾病及呼吸衰竭的诊斷标准进行了确诊,并且排除了伴有重症肌无力、严重脏器的功能不全、恶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气胸及无法进行呼吸机的配合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将5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8例患者,对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低流量的通气治疗。

1.2.2 治疗方法 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常规的解痉平喘、激素、纠正电解质、控制感染、酸碱失衡、化痰的常规治疗。研究组使用美国维康的Bi—PAPS/T呼吸机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选择触发/通气的模式,吸气压(IPAP)为10-16cmH20,呼气压(EPAP)为2-4cmH20,吸气压比呼气压高。压力调解是由小到大的延时升压5-lOmin至到患者感觉到舒服水平,氧浓度为30%-50%,维持PaO2>70mmHg,使经皮血的氧饱和度维持于90%以上。通气前3d连续通气的时间为12h以上,以后通气时间递减,稳定保持每次2-3h的通气,通气的过程患者可以暂时停歇便于咳痰或进食每天3-4次具体的病情确定,一般3-10d。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低流量的通气。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的不宜继续使用面罩通气状况,则立即进行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

1.3 指标观察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d的动脉的血气分析pH、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的分压(PaCO2)、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的指标变化情况,气管的插管率和病死率,且统计和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的时间及费用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数据均使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一般资料采用标准差来表示,计量的资料用t检验,计数的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的血液中pH、PaO2、SaO2和PaCO2临床指标情况 经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研究组的pH、PaO2、SaO2的各项指标显著升高,PaCO2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的各项指标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pH、PaO2、SaO2、PaCO2、HR、RR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的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情况 经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研究组HR和RR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的HR和RR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HR和RR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的插管率及病死率的情况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插管率17.86%,患者的病死率3.57%,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 论

慢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普遍的认为慢性肺疾病的特征是肺实质、肺血管和气道的慢性炎症,在肺部的不同位置中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增加,部分的患者的嗜酸粒细胞出现增多[3]。激活的那些炎症细胞会释放多种的介质,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1L-8)、白三烯B4(LTB4)及其他的介质。这些介质可以促使中性粒细胞的炎症反应或破坏肺部的结构。除炎症以外,肺部的抗蛋白酶和蛋白酶出现失衡、抗氧化与氧化及自主的神经系统的功能出现紊乱等也同样在COPD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慢性阻塞性的肺疾病患者,由于长期的低氧、酸中毒和高碳酸血症,致使呼吸功能的受损,导致肺泡一直处于低通气的状态。通过机械辅助通气的应用,能够辅助患者呼吸,有利于呼吸肌的肌力恢復,从而改善低通气所引起的乙烯类的生理病理反应。

慢性肺疾病的致使危险因素有两方面,环境因素及个体易感的因素,两者进行相互影响。个体因素,某些遗传的因素可能会增加COPD的发病危险性。已经知道的遗传因素是α1-抗胰蛋白酶的缺乏,重度的α1-抗胰蛋白酶的缺乏和非吸烟者肺气肿的形成相关[4]。在我国的α1-抗胰蛋白酶的缺乏引发肺气肿,迄今为止尚未见到正式的报道。COPD的危险因素是气道高反应性和支气管哮喘,气道高反应性可能与环境因素和集体的某些基因相关。环境的因素中吸烟是COPD重要的发病因素。吸烟者的肺功能异常的概率较高,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年下降率较快,吸烟者死于COPD的人数较非吸烟者为多。

传统的慢性肺疾病的治疗时期,慢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属于临床的常见且多发病,通常采用气管切开或是有创的气管插管进行治疗,但是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并且治疗的时间长。

从采用无创正压的机械通气治疗慢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以后,已经成为用于慢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一线的治疗手段,并且疗效显著。通过上文中的各项临床数据比较,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的研究表明,采用无创正压的通气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动脉的血气指标情况,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省了住院的费用,显著地降低了插管率和病死率,治疗的成功率在80%-88%。建议慢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的治疗和氧疗的效果并不理想时,推荐尽早的采用无创正压的通气治疗,以防病情开始进一步的恶化,并且作为慢性肺疾病的治疗中的一项新的标准。

无创正压的通气辅助治疗慢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已取得较好疗效,在一些较大医院中已较为普遍的临床应用。呼吸衰竭如果能够尽早的进项治疗,可以预防发展至严重阶段,对于呼吸肌的疲劳较为明显时,是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的最佳时机。

在进行无创呼吸机的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的几点:①争取到依从性:在使用呼吸机之前,需要向患者讲解清楚应用呼吸机的必要性。②呼吸机的模式选择:选择S/T模式比较安全,保证足够通气量。③呼吸机的参数选择:EPAP从0-2cmH20段开始,逐渐增至4-6cmH20,常IPAP从8cmH20处开始,每5分钟进行一次增加,使氧饱和度达到90%以上,呼吸频率16—25次/min,一般20-30min可以调试至合适IPAP水平,避免直接的选用高IPAP,但是需要考虑患者能够耐受范围为基本条件,否则会影响到治疗效果。④面罩佩戴:应该先将呼吸机的面罩连接良好,戴好面罩后进行开机使用。切勿先行开呼吸机,后进行面罩的固定,因为呼吸机存在漏气补偿的功能,致气流较大,患者由于气流太大,透不过气,不能切换成呼气,难以接受。⑤加强监测:进行无创通气以后,密切的观察动脉血气分析和血氧饱和度的分析变化。⑥设置合适参数,压力过低时PaCO2不容易下降,过高时易引起面罩的漏气和胃肠胀气。⑦无创通气只进行呼吸支持,需要重视原发治疗及诱因去除,积极有效的控制感染,及时的纠正内环境的紊乱、低蛋白血症等一些因素。

依据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了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随着时间pH、PaO2、SaO2呈显著升高,PaCO2、HR、RR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变化;研究组的气管插管率是17.86%,比研究组53.57%低,治疗组的病死率是3.57%,比对照组28.57%低,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平均住院的时间和费用均比对照组少,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虽然慢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确切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但是通过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运用无创正压通气的进行治疗后,相比传统的采用气管切开或是有创的气管插管进行治疗,无论从动脉的血气的各项指标、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的恢复正常的变化显著,并且患者进行气管的插管率和病死率明显较低,并且通过统计和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的时间及费用明显较低情况。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廖伟东,林常青,吴峰,等.两种方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6):721-722.

[2] 张栋,郎韧,金中奎,等.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胰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J].中华胰腺病杂志,2011,11(4):237-239.

[3] 黄海萍.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1385-1386.

[4] 甘永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94例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2390-2391.

猜你喜欢

无创正压通气呼吸衰竭临床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应用有创呼吸机中无创正压通气CPAP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研究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元胡止痛膏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当归四逆汤治疗虚寒型痛经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