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差异拒绝“批量制造”
2013-04-29张广君张琼
张广君 张琼
“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由来已久
“因材施教”在现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其关注度与认可度之高,恐很少有出其右者。溯其源头,其实早自孔子倡行“有教无类”始,便已成为其教育实践的题中应有之义。“有教无类”的践行,使得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知识水平、不同情致的学生都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而这些学生在一起接受教育,就使得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问题突显出来,各“因”其“材”地“施教”也随之变得必不可少,“因材施教”遂作为一种典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孔子的教育实践中应运而生。其基本内容是,主张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差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充分发展学生的才情和特长。
“因材施教”一词最早出自于宋代程颐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概括,即“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二程遗书》卷十九),于是,无论是自宋代至明清的书院教育,还是现当代教育,都倍加推崇“因材施教”。例如,北宋“苏湖教法”的创始人胡瑗创立了分斋教学制度,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喜好选择专攻科目,胡瑗便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和在集体教学条件下通过分科实践“因材施教”的人,相比以往个别教学条件下的“因材施教”,这是一次较大的飞跃。此后,明清时期的王守仁、王夫之、颜元、戴震、郑观应,以及现当代的蔡元培、陶行知等教育家也对“因材施教”这一思想进行了许多研究与实践。
从古到今,“因材施教”的内涵逐步丰富和完善,既关注到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又关注到每个学生之间的共性,同时也经历了从个别教学到集体教学的转变,涉及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内容,已基本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我国在“因材施教”取得一定成绩
第一,论证了“因材施教”的合理性。最初提出“因材施教”时,并未对“因材施教”的合理性、合法性做理论层面的论证,因此,当代学者从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视角,引进国外相关个体差异理论,对“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阐释。
譬如,现代心理学认为个体心理的认知与非认知、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从横向来看,个体之间的心理结构与心理水平的差异,以及从纵向来看,个体心理的发展速度、发展层次与发展方向的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心理学基础。尤其是引用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各种智能匹配的差异性导致了不同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性,由此便很好地论证了“因材施教”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而依托相关哲学思想,也可以论证“因材施教”的合理性。比如,马斯洛提出的人本哲学强调个体的非理性差异,注重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发挥最大潜能,这与“因材施教”强调每个学生的最佳发展不谋而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共性个性原理与内因外因原理,也可以很好地解释“因材施教”,即在集体教学中发展共同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要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特色,教师的教是外因,而学生的学才是内因,“因材施教”就是“因”学习的“内因”进行“施教”。
第二,拓展了“因材施教”的内涵。很多学者倡导“因材施教”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规律、教育法则、教育思想和教学要素。他们认为“因材施教”之“材”不仅指学生个体的智力差异,还可以指学生个体的非智力差异、教材的差异、教学内外环境的差异,以及群体性的差异等。有人提出应该改变传统的“因材施教”中侧重教师了解和适应学生、学生被动学习的含义,而要重视学生对自身和教师的主动了解,以便教师可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第三,探索了“因材施教”的各种实践形式。在现今班级授课、集体教学的实际情况下,为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有人提出分组教学的实践形式。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同质分组,包括对学生进行能力分组、学习成绩分组、学习兴趣分组等,甚至可以展开各种分层教学,比如按学习目标分层、作业分层、学习评价分层等;另一方面,在同一班级中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强调不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特色、学习他人长处,相互助长,共同进步,达到个体特色发展与共同发展的双重目的。此外,许多学者还探讨了在小班制教学、小组教学,以及大班制、小组教学、个体教学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形式下的“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仍面临现实挑战
其一,“因材施教”还处于从属、孤立的现实地位。在当前整个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中,“因材施教”的地位还是从属性的。从耳熟能详的口号“合格加特长”可以看出“因材施教”的这种从属性质—首先要保证合格这一共同目标,保证一般发展、统一要求,其次才加上特长发展、个性发展;只有合格了,达到基本发展要求之后,才能考虑学生个体的特色发展和差异发展,如果连合格都达不到,那就没法考虑特色发展了。除此之外,“因材施教”貌似还处于一种孤立的、外在的地位。人们一般并不把“因材施教”作为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整体问题来对待,而是单纯地把“因材施教”看成是手段、方法和形式,或者仅仅把个体差异看成教学需要处理的一个因素,而没有真正考虑个体差异性的价值与“因材施教”的必要性、合法性。
其二,人们对“因材施教”的功能与价值还存在诸多误解。受经济主义功利思想的影响,加之对“因材施教”的表面化认识,人们会误认为“因材施教”只是针对精英学生或特殊儿童的培养要求,即只是局限于少数学生的;在实施“因材施教”时,往往认为其耗时耗力,影响教育教学效率,影响整体效益;由于“因材施教”所涉及对象、内容、形式、方法等因素的多样性、复杂性,教师普遍对其有畏难情绪,不能、不愿或者认为不值得为其潜心致力;等等。
其三,“因材施教”在集体教学中缺乏实现条件。起源于“非制度化个别教学”的“因材施教”,在“制度化集体教学”的条件下缺乏生长土壤。有人说,“因材施教”需要依托特定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语言(包括有声的与无声的)和教学行为,才能转化为现实并显示出教育效果,因此,“因材施教”的实现条件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尽管有人主张采用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的方法来解决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的矛盾,但是从根本上看,“因材施教”与教学形式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教育、教学,就是在教者与学者之间、学习者之间展开的特殊的、具有针对性的交往过程。只有教育者领略了“因材施教”的真谛,选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都将是积极有效的。可见,人们对于“因材施教”这种基本教育思想,还是没有足够的思考。
只有把握“因材施教”的内涵,
才能使其可持续发展
上述一系列问题背后隐藏的根本问题,就是我们在意识、观念层面还没能够清晰有效地把握“因材施教”本身,没能够按照“因材施教”本身的、内在规定的指引面对当下的教育发展需求。一直以来,我们忙于“因材施教”的传统继承,忙于从国外引进相关学说来改造“因材施教”,忙于“因材施教”的各种形式的实践探索,但是对“因材施教”本身,还缺乏对其本质的直观解析,缺乏对其整体的有效反思。而这正是我们以后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
对“因材施教”本身的思考,需要关系性的、反思性的、生成性的、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传统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会让我们陷入理解“因材施教”的诸多误区之中。比如,让“因材施教”、个性自由发展与统一要求、一般发展陷入割裂状态,使“因材施教”与集体教学方式处于矛盾之中,造成“因材施教”的育人功能与效率之间出现悖论。因此,我们必须用复杂性的眼光来审视“因材施教”,基于关系的、生成的、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整体反思“因材施教”中的各种问题。
在现当代条件下,我们认为必须对“因材施教”的基本涵义进行分层次把握。具体来讲,在微观层次上,“因材施教”强调的是教与学的对应关系(我们称之为“对成”关系)。教师在不断把握学生个体发展差异与实际学习状况的基础上的施教,只是这一关系的一个常见特例,而它彰显了教对学的适应、教与学的契合、教对学的引导与促进。这种适应、契合与促进,是教育质量、水平和效益的基础,更是提升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正能量,帮助学生逐渐走向善于学习、乐于发展、勇于实践的良好状态的必要前提。同时,在宏观层面上,“因材施教”的目的在于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属性差异,采取相应的政策调控和有针对性的规划措施,促进各类学生发挥比较优势与独特性,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异质性和创造性的形式和方法,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创新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因材施教”的理想在于以适当的教育去适合特定的学生,以适宜的教育教学手段去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与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善学乐学,而且要培养出学生良好的素养和独特的个性,以便在个体层面上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国家、民族和人类存在的层面上提高民众素质、孕育民族的创造活力与发展动力。
基于此,我们认为,形成关于“因材施教”的内涵与外延的深刻理解,审视并确认“因材施教”在整个教育领域中的现实地位与意义,形成基于教育存在的“因材施教”的整体意识,让“因材施教”的基本思想与实践完整嵌入到教育的整个体系规划、目的价值、过程机制、策略方法和技术手段中去,做到从教育活动的角度保证学生个体、群体的有效学习与成长,从学校和社会的立场促成公民个体及文化种群的自由、公平与解放,从教育事业和国家战略的高度培育民众的文化灵性、创新特质,在扩大整体素质的“个性”差异中缩小标准化要求的“一般”差异,在追求教育权利、机会、结果“公平”的过程中提升国家教育系统的整体“效率”,让“因材施教”回归和彰显其本真的目的、功能与价值。这些都是拓宽“因材施教”的发展视野、确定其必要性,以及寻求突破的可行选项。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正义就是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做别人的事。”如此类比,那教育中的“正义”就是只做对学生成长而言恰当、契合的事,而不强求做不符合学生实际发展的事,以此来解释“因材施教”再合适不过。既然“因材施教”在教育领域如此关键,那我们就应该不断探索可能的路径,让“因材施教”可持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