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基本应用

2013-04-29陈华忠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3年6期
关键词:分率分类函数

陈华忠

数学思想方法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建立科学的数学观念、发展和运用数学的重要保证。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符号化思想

华罗庚说过:“数学的特点是抽象,正因为如此,用符号表示就更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与优越性。”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的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数学中各种量的关系、量的变化以及量与量之间的推导和演算,都是通过用字母表示数,以符号的浓缩形式来表达大量的信息,把复杂的语言文字叙述用简洁明了的字母公式表示出来,这样的处理便于理解,便于记忆,便于运用。

如教学“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时,某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学生初步能够表示多种搭配方案后,出示生活中的例子:衣服搭配、早餐搭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搭配方案表示出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运用语言、符号来描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通过语义互译,渗透符号化思想,给抽象思维过程以简约、概括、直观的表征,让学生体验符号化的优势。

二、转化思想

在数学教学中,解决数学问题往往不是直接解决原问题,而是将原问题进行变换,使其转化为一个或几个已经能够解决的问题,这种思想叫做转化思想。与原问题相比,利用转化得到的新问题是学生能够解决的或较容易解决的。所以,转化目的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未知为已知。

如,一位教师创设买东西的情境来教学“小数乘整数”。

师:同学们从情境图中收集到哪些信息?要求什么问题?

生:王阿姨买了3块蛋糕,每块蛋糕1.2元。要求3块蛋糕多少元?

师:怎么列式?

生:1.2×3。

师:1.2×3,怎么算?

生:老师还没有教过。

师:大家能联系自己学过的知识,先想一想,再尝试地算一算吗?谁来说一说?

生1:1.2×3就是3个1.2相加,1.2+1.2+1.2=3.6(元)。

生2:1.2元=12角,12×3=36(角),36角=3.6元。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新问题。老师听出来了,在不知不觉中你们都把新问题转化成了旧知识。(板书:新问题——旧知识)

师:把新问题转化成已经学过的旧知识,这种方法就是转化法。它是我们学习数学经常要用到的一种好方法,它是将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经学过的旧知识,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即通过引导学生应用以前所学过的小数加法和元、角的知识,将未知化为已知,从而体验“转化”思想在解决新问题中的价值。

三、假设思想

假设是一种常用的推测性的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解题中,有些问题的数量关系比较隐蔽,难以建立数量之间的联系,或数量关系抽象,无从下手。这时,可以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合理假设,由此得出一些关系和结论,产生差异与矛盾,通过分析与思考,找出差异的原因,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数量关系明朗化,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如:养鸡场分三次把一批肉鸡投放市场,第一次卖出的比总数的 多100只,第二次卖出的比总数的 少120只,第三次卖出320只。这批鸡共有多少只?

这道题的特点是分率后面还有个具体数量,给思考带来麻烦。解答时可以假设没有后面的具体数量,去零为整,这样便于思考。假设第一次正好卖出总数的 ,把多的100只放在第三次卖出,即第三次要多卖出100只;假设第二次正好卖出总数的 ,那么少的120只需要从第三次取来,即第三次要少卖出120只。这样,第三次卖出的只数是320+100-120=300(只)。由此可求出这批鸡共有300÷(1- - )=1050(只)。

四、模型思想

《数学课标》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教师在渗透“模型思想”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小学阶段的基本数学模型主要有“加法模型”、“乘法模型”、“函数模型”、“方程模型”,其中,“加法模型”可以推演出“减法模型”,“乘法模型”可以推演出“除法模型”,“函数模型”主要表现在周长公式、面积公式、体积公式以及“路程=速度×时间”“总价=单价×数量”等关系式中。2.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模型思想”的重要性表现更为明显,更多体现在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中,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以及数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思想。小学阶段所学知识是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因此“模型思想”只要求初步渗透。3.模型思想包括建立模型和求解模型两个部分,其中,建立模型是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函数等模型,是生活问题或具体情景的数学化过程,求解模型是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重视生活问题的抽象概括和数学化的过程,为模型思想的初步渗透和建立奠定思维基础。在“数的运算”教学中,可以进行“加法模型”“乘法模型”等思想的渗透;在周长、面积、体积等知识教学中,可以进行“函数模型”思想的渗透;在简易方程知识的教学中,可以进行“方程模型”思想的渗透等。

五、极限思想

极限是用来描述变量在一定变化过程中的终极状态的概念,极限思想为数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比较注重对学生渗透极限思想,让学生体会到“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数学方法。学生在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通过教师点拨引导,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大部分学生都是先把圆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然后把两个半圆8等分,12等分,16等分等,并把它剪开,再拼凑成近似于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的图形。推导过程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得出来的。最后运用课件演示进行验证,突出如果把圆64等分、128等分以及更多等分,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种用“无限逼近”的方法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感受到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弧”就越接近于“直”,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这时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越接近圆的面积,从而使学生初步感受“无限”思想。

六、对应思想

对应思想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元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是解答实际问题的常见方法。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在“数的认识”教学中,可以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对应意识,逐步形成对应的数学思想。

如教学“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时,抓准分率与具体量的对应关系是解答的关键。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必须充分利用半具体半抽象的线段图作为解题工具。通过线段图帮助,明确谁是单位“1”,谁是对应分率,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解题线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小新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总页数的 ,第二天看总页数的 ,___________?(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解决)

显然,分率 对应的是第一天看的页数;分率 对应的是第二天看的页数;分率( + )对应的是前两天看的页数;分率(1- - )对应的是还剩下的页数。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对应思想,增强学生的对应意识。只有学生掌握了对应的思想方法,无论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条件如何变化,都能认清题目中的量与率的对应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七、函数思想

运动、变化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函数思想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反映客观事物数量间的相互联系和内在规律。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有一个过程,教学中教师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就要做到心中有函数思想,注意渗透函数思想。

如让学生观察“20以内进位加法表”,发现加数的变化引起和的变化的规律等都较好地渗透了函数思想。在低年级教材里,如一个加数不变时,“和”随“另一个加数”变化而变化,也是找出其对应关系。六年级正、反比例这部分内容更是集中渗透了函数的概念。教师处理这部分教材时,应通过画图、列表等直观形式,画龙点睛地强调量的“变化”,突出“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函数概念。为此,在教学中渗透函数思想的内容时,可以这样安排: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指名汇报,师生订正,接着再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发现有什么规律,答案的变化是怎样引起的?通过观察对比,让学生体会“当一个数变化,另一个数不变时,得数变化是有规律的”,这样,函数思想就自然而然地渗透在其中。

八、分类思想

依据数学研究对象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将数学对象分为不同种类的数学思想叫做分类思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将事物进行分类,然后对划分的每一类分别进行研究和求解的方法叫做分类讨论。

分类思想是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的,又叫做逻辑划分。不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都是深化研究对象、发展科学必不可少的思想。因此分类讨论既是一种逻辑方法,也是一种数学思想。数学中的分类思想具有两个特性:1.统一性。要进行分类首先必须将对象视为统一整体,然后进行分类;或者通过分类,指出对象间某种共同的联系,进而表现出其统一的属性。2.差异性。分类不仅揭示了对象的整体统一性,也刻画了它们的个体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才使得不同对象得以区别,分类得以实现。

责任编辑:赵关荣

猜你喜欢

分率分类函数
二次函数
第3讲 “函数”复习精讲
分类算一算
利用Aspen Plus模拟分离乙醇-水体系的研究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解分数问题例谈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