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应用的几点体会

2013-04-29张雪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2013年8期
关键词:潜能和谐体验

张雪

关键词: 和谐 恰当问题 潜能 合作 体验

内容摘要: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用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智力潜能,增强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品味教学成果的同时,了解探究化学知识的真谛,使探究式教学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得到升华,同时,走进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化学课要从学生和社会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树立科学态度,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呢?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化学课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新形势下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也是化学课堂教学应当追求的一个目标。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参与机会,用精心设计好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培养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这种探究性的教学模式,不仅克服了原有化学教学中注重教师传授忽视学生发展的弊端,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而且更加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教师轻松地教、学生充满兴趣地“苦学”,成为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本人通过《理化课堂中探究式学习的应用》课题研究活动,积极创建探究式教学模式,有效的激活了化学课堂教学效能,得到几点体会如下。

一、营造和谐的探究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

民主、自由、融洽、和谐的学习气氛是满足学生需求的先决条件,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表现的催化剂,所以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自觉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地给自己的角色定位,由“教学的主宰者”转为“学习中的引导者”,既保持必要的权威性,又不能完全主宰课堂,还要充分相信学生学习和领悟的能力,重视学生潜能的开发,鼓励学生向书本挑战,向老师挑战。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我感受和独特见解,让师生成为合作者、朋友,确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平等的氛围中得到思维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在教学中,不但要在教学环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且还特别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在引导学生探究时,把习惯用语“给我一个答案,给我……”改为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你能给大家讲解……”,这样无形中就将老师和学生置于平等的地位,为共同探究营造了良好的心理氛围。

二、通过洽当的问题情境,主动引导学生思考,巧妙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罗杰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一个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参与、独立地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利用身边的生活实例、观察活动、趣味化学等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启发性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引起学生探究的强烈欲望,使探究活动焕发出活力。如,在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中,我提出以下问题:①空气中含有多少二氧化碳?②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什么作用?③通过对空气的了解,你能说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那些?④你了解的二氧化碳会对人类造成危害吗?当然,在探究教学中仅仅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来回答是不够的,因为这只是较低层次的探究。在此基础上,努力创设洽当的问题情境,将知识置于问题情境中,使学生主动通过各种途径,如,课前查阅资料、阅读教材、亲自实验、观察现象、交流讨论等方式,发现和提出问题,保证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知识的发现过程,从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探究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在创设问题情境过程中,过于简单就会没有“悬念”,学生不思考就会知道答案,导致对探究就没有了兴趣和热情。但是,过分制造“悬念”,学生百“探”而无一得,就会极大挫伤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和积极性。因此,在近几年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我积极探索设置疑问或悬念时的难度和趣味性,紧密结合授课群体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制造”简洁明了又具有鲜明特点的“悬念”,由于我始终注意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探究教学的深入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重视化学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自我激发潜能,努力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自身蕴藏着巨大的学习和发展的潜能,教材为开发学生的潜能提供了知识基础,影响学生大胆表现的内在因素来自于学生内心,我通过积极营造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师生关系,减轻学生学习的外在压力,使学生敢于展现自我。此时,我就要指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勇于挑战自我,通过给学生多一些探究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彻底解决影响学生表现的内心压力。这样一来,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更重视学生的主动、自觉地学习,更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

在教学中我常把一些验证性演示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以激发学生的潜能深化探究。如,在做“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实验时,我先简单介绍了实验的原理,然后,让学生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设计合理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他们用实验桌上提供的一些实验仪器:酒精灯(火柴)、大号的试管、锥形瓶、长颈漏斗、细木条、试管夹等,一些药品:石灰石、碳酸钙、稀盐酸、稀硫酸,探究产生二氧化碳的最佳物质和最佳收集方法。我请了四组同学上来做实验,有的学生预习的好,操作熟练,很快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也有性急的,一开始就不停的用燃着的木条去试探,木条越烧越短,等到二氧化碳使木条熄灭时,差点烧到了手指,引起学生的惊叫和笑声,但是他们很得意,因为实验成功了。抓住学生的兴趣高点和探究热情,利用实验课让大家进行分组实验,使学生在实践中知道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同时,再让学生利用所给仪器用品,设计可以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装置时,学生就被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在我精心的策划下,就成功的引导学生设计并完成了实验,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并将探究升华、深化。很多学生问:下节课还在实验室吗?课余时间可以随便进实验室做实验吗?从学生这种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上,我尝到了探究式教学的甜头。

我始终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丰富多彩,有着无限潜能的。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和开发学生的潜能,并以此为契机,去扩展、生成新的探究空间和探究平台,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始终处于主动状态,主动地动脑、动手、动口,引导思维向更深处延伸。

三、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探究的内容,把探究知识引入深层次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成果,使化学教学、化学实验更易展示,为学生的探究深层次知识,努力学习提供更充足的客观依据,使探究活动变得更加真实、丰富,有趣,多元化、深层次化。例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的内容知识抽象,单纯地靠教师的描述,学生难以建立微观概念,很难想象和理解。这时,我利用通过“班班通”网络资源,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功能展示原子模型,并且模型可随意旋转、放大,使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原子的结构,观察到原子内部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排布和运动。将微观世界的奥秘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知识的感受、理解和领悟升华到一个理想境界。

四、不断实践探究教育,与学生共同品味成功,彰显探究在化学教学中的独特魅力

赞科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操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其高度的有效作用。”学生带着他们的童心、真挚、热情、经历、梦想来到学校,还有他们的畏惧和烦恼。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忽略学生的感受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在探究式教学中,我始终牢记“以人为本”的原则,确立“每个学生都蕴藏着无限学习潜能”的理念,将探究活动融入学生的学习经历,相信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彰显探究的魅力。由于学生性格、兴趣爱好、生活经验、思维方式及能力上的差异,会对同一探究问题有不同认识和解决方法。每次面对这种情况时,我并不急于更正,而是尊重其思考成果并加以鼓励,然后与学生从其他角度共同感悟、思考探究问题。例如让学生参与课堂演示,课堂气氛变得和谐、活跃。学生在积极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也关心着同伴实验的成功与否,即使是失败也会使他终生难忘。实验后,再由学生评价、总结,教师适时适当补充,这种由学生演示、评议、总结,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助的做法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思维,发展了学生潜能。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公布于众,学生会品味成功的喜悦、兴奋、自豪。学生以积极、主动、乐观的态度去进行探究,得到包括知识、能力、学习方法、情感价值观在内的多方面的发展,改变学生对学习畏惧、厌倦疲劳的心理,为其终身的学习和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让探究激活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动口、相互合作交流的状态下,学生的思维、表达、实践、合作、创新、创造能力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从中悟出探究学习的真谛,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自然而然地以学习主体的身份投入到化学学习活动中,走进更广阔的社会生活舞台。

猜你喜欢

潜能和谐体验
谈也让学生做老师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创客”对大学生价值潜能研究
初中男生英语学习劣势的归因及对策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