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堂课看“读写结合”之误区
2013-04-29姜永玲
姜永玲
摘 要: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但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读写结合存在以下误区:为写而读,为写而写,因写误读。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避免步入“误区”,充分发挥经典课文对写作的引领作用,达到读写相融、读写无痕的境界。
关键词:读写结合;误区;为写而读;为写而写;因写误读
丁有宽老师曾说:“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写作表达;写作是阅读知识的巩固和发展;“随文练笔”能把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然而,相得益彰的美好并不容易,需要执教老师的深思熟虑,潜心会文。
笔者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晏子使楚》,综观这位老师的课,能体会到老师大气磅礴的教学风格,课堂上老师语言简洁干脆,手势有力,对学生评价到位,权威地操纵着整个课堂。老师一开课之初,就把“并列事件表现人物形象”这一口号出示黑板上,固定了学生的思维,然后归纳《晏子使楚》里面发生的三个故事:水土之辨、等级之论、门洞之争,最后把这三个故事认定为并列故事,读读说说后,又回归写人物方法的总结,即通过并列事件表现人物形象。听完这节课,笔者心中的疑惑却越来越浓:我们的语文怎么了?我们的语文教学怎么了?
首先是对这节语文课的三个疑问:第一,这究竟是一堂阅读课,还是习作指导课?第二,如果说这是一堂读写结合课,那么,我们的语文课是以读促写,还是仅仅为了写而读?第三,单纯地把《晏子使楚》的三个故事总结为并列事件,是否恰当?这样指导习作的方法是否会把学生引入写作的迷途?我认为这三个疑问也正好折射出“读写结合”的三个误区。
误区一:为写而读
这堂课的设计初衷就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目的,即为写而读。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设计教学时被功利目标牵引住了思维,忽视了《晏子使楚》一文晏子语言及晏子这一人物的丰富内涵,其教学目标直指写作,为了“读写结合”而刻意为之,阅读很明显沦为“写”的附庸。这种阅读教学的实质是面向作文能力的教学,其目的是“读为写服务”,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往往把写作混于其中,有时阅读反而退居其次,成为写作的附庸。不少有识之士认为:“为写而读”的阅读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是有偏差的,是造成目前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主要原因。
误区二:为写而写
这一堂课也引发了我对我们整个语文教学的疑惑:在语文教学中,各种理念、方法总是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每次某种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倡都会引起一线教师的积极响应,并努力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践行,例如“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
因为“读写结合”,每上一篇课文,每上一节语文课,教师都要绞尽脑汁寻找写点,或者把每篇课文都归类于某一种写作类型,然后灌输入学生的脑海中。我们能不能有纯粹的阅读呢?少一点“写”的功利色彩,仅仅为读而读,仅仅为愉悦而读,仅仅为欣赏而读。学习《晏子使楚》,仅仅在阅读中欣赏晏子的机智灵敏、高超的语言艺术,不可以吗?学习《冬阳·童年·駱驼队》,仅仅透过林海音的文字来感受那股淡淡的怀念和乡愁,不可以吗?也许,在我们的这种非功利色彩的阅读中,学生的情智在春风化雨中受到熏染,学生的写的能力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悄然提高。语文教学不拒绝、不排斥、不反对读写结合,尤其欢迎课堂上阅读过后的由心而生的“不得不写”的状态之下的写,但是拒绝牵强的写,排斥为写而写。
误区三:因写误读
《晏子使楚》一文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朗读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而这一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也是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并学习运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因为要贯彻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设计偏离了单元及课文教学目标,没有抓住晏子的语言来品味体会,只是从写作方法上来训练,无异于舍本逐末了。另外,教师对文本进行牵强的解读,有意把《晏子使楚》里三个小故事归纳入并列事件的范畴,很明显是值得商榷的。
因写误读,不仅仅是对文本、教学目标的错误解读,更是指偏离文本、目标的解读。在教学中,像这种因“写”误“读”的现象并不少见。要彻底根除因“写”误“读”,教师要能够坚守住自己教学的语文百花园,摒弃掉功利的自我表演、展示因素,文本解读从文本实际出发,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让读写结合落到实处,而不是遍地开放表面灿烂的罂粟花。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不能因为存在误区就谈其色变,而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经典课文对写作的引领作用,通过情境的创设、情感的诱发,让学生学以致用,达到读写相融、读写无痕的境界。
参考文献:
丁有宽.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07.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下十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