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让作文回归本真
2013-04-29李芳
李芳
【关键词】随笔 作文教学 本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0061-0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素质教育持续至今,作文教学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从学生方面看,主要表现为作文内容虚假化,很少有自己的真实生活体验;作文构思模式化,不能突出学生的个性和自由;作文过程被动化,限制了学生自主选择和表达的欲望。从教师方面看,作文教学目的的功利化,忽视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作文要求的统一化,让学生缺少选择的自由度;作文评价的单一化,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少评价交流。那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也是作文的源泉,而随笔则是生活的真实再现。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入手,通过写随笔积累生活素材,让作文脱去华丽的外衣,花哨的技巧,走出脱离实际的课堂,反映现实的生活和真实的内心世界,让作文回归“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质朴美。
一、走出课堂,让随笔贴近自然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亲近自然,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诉之笔端。大自然中的春花秋月、蓝天碧海、高山流水、飞禽走兽都可以作为随笔的素材。信宜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如神奇的半月岩、陡峭的大仁山、鸟语花香的天马山、闻名粤西的太华山等,此外,信宜还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独特的民风民俗,这些都是作文的好材料。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请到我的家乡来做客”的语文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历史习俗等。在《我爱家乡》的随笔训练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我爱家乡,我更爱家乡的李子。我的家乡到处都是李树,房前屋后,一片一片的;田坎山坡,一排一排的。到了春天李树开花了,一簇簇洁白的李花堆满枝头,远远望去,让人领略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景,可好看了。不久花谢了,就长出了豆子大的青李子。过了一段时间,小李子长到了算盘珠子大了,慢慢地李子成熟了:“玉米花”红灿灿的,“四月黄”黄澄澄的,“鸡心李”红得发黑。摘一个放在嘴里,紫红色的酸酸甜甜的果汁一直流到了心里。
还有一位学生写道:
石根山位于我的家乡朱砂镇,与广西交界。它以石的奇、特、秀、清闻名粤西,更以四季不同的韵味吸引着八方来客。春,绿意盎然,山花怒放,漫步山野,可以欣赏野花争艳,感受鸟唱虫鸣;夏,云雾缠绕群山,飘渺神秘,简直是人间仙境;秋,日出日落,红叶醉人,远看枫叶成林,层林尽染,近看色彩斑斓,赏心悦目;冬,寒风萧瑟,放眼两广林海,郁郁葱葱,韵味十足。
亲近自然,能让学生学会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自然,自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使随笔言之有物,作文自然就会真实可感。
二、走进社会,让随笔描绘生活
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曲折离奇的小说,是一部大百科全书,指导学生真实地再现生活,把亲身的经历、真切的体验、耳闻目睹之事融于笔端,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进而养成热爱生活、勤于动笔的习惯,就能收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我手写我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作文素材,生活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教学中,笔者指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让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让生活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例如我校一位教师生病住院了,家里无法支付昂贵的医药费,学校便向全校师生发出了捐款倡议。一位平时比较懒散的学生却出人意料地在他的随笔中写道:
面对生命,尤其是面对一个在悬崖边的生命时,你是否会伸手去援助,去拉他一把,去给他一丝温暖、一丝关怀和一丝希望呢?如果是我,我会说:“我会。”这件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他是学校的一位老师,前几天我还看到他在学校检查纪律,如今却生命垂危。当我听到了这个噩耗的时候,觉得就像一块大石头砸在心上,隐隐作痛,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观察他们的行为举止和神态外貌,听听他们的呼声;观察身边有意义的事、有趣味的事、新鲜的事等,通过耳闻目睹去体会生活的无穷乐趣,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随时随地把观察到的、感受到的形成随笔,积累素材,为写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自由发挥,让随笔抒写内心世界
叶圣陶先生曾说,随笔是最自由的文章。因为随笔没有太多限制,学生可以自由写作,所以学生的思维会特别活跃,写作的兴趣会特别浓厚。随笔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自由选择文题,自由安排材料,自由选择表达方式,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写作的积极性。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烦恼和困扰,这就可以利用随笔自由记录成长的心灵感悟,如考试的喜和忧、成长的快乐和烦恼、亲情友情的温暖细节等。如笔者班上一位寡言少语的学生在她的随笔中写道:
我来自信宜云开大山,我有大山般沉稳的性格,我有大山般宽广的胸怀,我有大山般崇高的理想。可我又很迷惘,在喧嚣的都市中似乎不知路在何方,在教育城的高楼中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又如一位学生写对妈妈的误解:
我在段考中取得了全级第十名的好成绩,当我兴冲冲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妈妈时,她却迎面泼来一盆冷水:“有什么了不起的?有本事不考个第一回来?”我强忍着泪水,冲进房间,我真怀疑,她是不是我的亲妈!
学生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诉之随笔,是其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对于学生在随笔中流露出来的成长的困惑,教师应及时给予开导和帮助,通过写评语,使随笔成为与学生交流的平台,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大多很喜欢老师充满真诚和关爱的文字,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评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乐于抒写内心所感,爱上写作,并使作文越来越贴近生活和内心世界,更接近写作的本质含义。
四、及时倾诉,让随笔完善人格
随笔是认识自我,认识生活,进行创意表达的过程。写随笔能够让学生深入地思考人生,反观自身,学会客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深切地体会人生的各种滋味。作文时,教师应注重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但由于学生的阅历尚浅,社会经验不足,判断是非的能力不强,“说”出来的话并非都是积极可取的,有时难免流露出消极、自私等不健康的思想。教师应通过随笔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引导他们摒弃这些不利于健康成长的因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观念、形成健全的人格。例如在一次随笔评讲课中,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学生张文娟(朗读自己的随笔):“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举头望着满天的清辉,萦绕在我心头的,是父母沧桑的脸庞。我怨天,为什么别人可以锦衣玉食,而我们却要为一日三餐而奔波劳碌;我尤人,为什么我付出那么多的努力,成绩却仍然不如别人好?
教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位同学的随笔写得怎样?
学生陈菲:引用诗句,富有诗意。
学生王一帆:有一种淡淡的哀愁。
学生黄欣欣:文笔不错,但我觉得作者的思想太消极。
教师:我觉得三位同学说得都有道理,这位同学的作文水平越来越高,但从她的随笔,我看出她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失望。我们无法选择出身,但未来却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我们的苦难,也许正是我们人生的一笔财富。孟子不是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吗?我们相信这位同学一定能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通过随笔书写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写作时去掉绮丽的词藻,去掉虚伪的浮夸,走出脱离实际的课堂,走进真实的生活情境,回归本真,作文自然就能如出水芙蓉般清新、脱俗、真挚。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