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2013-04-29蒙爱利
蒙爱利
【关键词】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生活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0029-02
“教育回归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模拟、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参与—体验—感悟”的过程,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此,笔者提出以下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导入生活化策略
导入是指上课时教师能迅速营造一种融洽的课堂氛围,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感世界。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特别注意从生活实例引出话题,满足学生内心的需要,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之中。
例如,笔者教学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拒绝不良诱惑》一课。课始,笔者故作急匆匆状走进教室,问:“同学们,对不起,老师现在有一件十分紧急的事要办(全班学生好奇地睁大眼睛看着笔者),就在上课前,我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这样的:您的手机号码已中本公司所设奖项,获奖金人民币78888元,请您在1小时内持身份证到本公司兑奖,手续费800元。同学们,你们说,老师现在是给你们上课,还是去领奖?”这时,教室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同学们笑着回答:“老师,那是骗您的,您还是给我们上课吧!”笔者(故作惊讶):“啊?你们都知道?你们的家长都收到过这样的短信?”……就这样,笔者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学习内容——我们要学会拒绝身边的诱惑。
二、案例教学生活化策略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开展案例教学,应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来选择生活化的教学案例,所选案例应贴近社会,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寻找发生在学生周围的活生生的案例,或者搜寻与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将整节课的教学内容、知识要点渗透到案例材料中,使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掌握教材内容。
例如,笔者教学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健康的网络交往》一课,在设计课堂教学形式时,笔者反复钻研教材,认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网络的利。(2)网络的弊。(3)如何正确利用网络。笔者觉得如果在教学中对众多生动形象的事例处理不当,只会让学生沉浸在读故事的热闹气氛中。为此,笔者大胆调整了教学思路,选用一个学生生活中的案例,其中穿插了三个知识点。所选案例如下:时间为2012年11月5日,地点为县城某网吧,事件为中学生小李因上网多次旷课,甚至夜不归宿,他为了筹集玩网络游戏的费用,竟发展成小偷小摸,最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教学时,笔者播放小李在家上网的视频片段。笔者引导学生猜想:小李上网时可能在做什么?上网除玩游戏外还可以做什么?小李为什么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网络有罪吗?你认为我们该怎样正确使用网络?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这样的案例教学,使学生的思路变得很清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讨论生活化策略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提出问题是关键。问题应源于学生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讨论、研究问题,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例如,教学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做情绪的主人》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讨论话题“当我不高兴的时候”,让学生谈一谈:是什么样的事情让我不高兴?我不高兴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我是如何处理这种消极情绪的?话题一抛出,学生一下子就来劲儿了,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我的好朋友因一件事误会了我。”“我的妈妈偷看了我的日记本。”“我不高兴的时候眼泪会流个不停。”“我一不高兴就不想吃饭。”……通过讨论,学生意识到应该使自己远离不良情绪的干扰,要做情绪的主人。本课设置了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学习新知识,从而自主地、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有意识地积累生活的经验,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这正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
四、活动探究生活化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资源组织探究活动,这类活动的基本模式为:改编教学内容—确定角色—表演及观看表演—思考领悟。活动探究应贴近教材、贴近学生实际。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礼貌显魅力》一课时,组织了探究活动。笔者:“文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礼貌用语的使用会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下面我们来看一幅图片。”笔者出示情景图片:老师给小黄同学的思想品德学科考试卷面分数少了10分,小黄气呼呼地冲去办公室找老师……然后,笔者请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两个问题:(1)如果你是小黄,你该怎么做?(2)在下列生活场景中(①进入他人房间时;②在饭堂打饭时;③与人交谈时;④家里来了客人时;⑤在公交车上遇到老弱病残孕者时),你该怎么做?针对这些问题,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还有两个小组展示了自编自演的小品《试卷风波》。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探究活动,体现了思想品德课走出课堂、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
五、课堂总结生活化策略
课堂总结,就是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后,教师或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归纳总结,使之升华的教学过程。成功的课堂总结,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回味无穷。例如,教学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善于调控情绪》一课,笔者认为运用常用的总结模式(如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有哪些收获),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于是,笔者利用投影为同学们展示了一份近期笔者与学生小珊的QQ聊天记录。学生小珊,女,去年高考落榜,现复读于某县高中。这个女生通过QQ向笔者诉说了她近段时间的失落、痛苦:临近高考,父母闹离婚;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很不理想,现在心情极度糟糕……随着轻柔的音乐,同学们在静静地思考,此时,笔者用诚恳的语气问:“同学们,你或者你的亲人、好友有过这样的烦恼吗?我们该什么办呢?你能用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帮助这位学姐吗?老师会把同学们的宝贵建议带给她,谢谢!”整个教室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归结为:(1)情绪有消极和积极之分,我们要培养积极的情绪。(2)情绪犹如双刃剑,我们要了解消极情绪对我们的不利影响。(3)情绪是可以调控的,我们要学会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同学们还介绍了一些自己在生活中常用的有效调节情绪的方法。这样,很自然地总结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给课堂教学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六、课后实践生活化策略
课后,教师可组织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使课堂延伸至课外,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学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难报三春晖》一课,笔者设计了以下课后实践活动:(1)周末,做一天父母。要求:①早晨起床为父母准备早餐;②早餐后开始打扫卫生,清理家里的垃圾;③早上9点买菜;④父母下班后把准备好的饭菜端上餐桌。(2)课堂交流展示(下一节课):①谈谈做一天父母的感受;②给父母写一封信。让学生做一天父母,进行亲身体验,体现了思想品德课走出课堂、回归生活的理念,促使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努力探索生活化教学策略,以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效果。
(责编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