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培养
2013-04-29魏晓燕
魏晓燕
教育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我们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独立的一个个生命体,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收器,只有对他们投入情感,让学生对老师、对英语、对学习有了积极的心态,他们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学生求学的过程中,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教师对他们的影响是大而深刻的。作为教师,本身需要表现出一种阳光、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传递一种正能量,才能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牢牢地吸引学生们。
一、承认学生的差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习对于成绩优秀者来说,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成长的营养;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来说,有时可以说是一种痛苦,是一种煎熬。面对有差异的学生,用统一的要求培养出整齐划一的学生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的事情。教师们要承认并正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使课堂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要将情感运用到课堂中去,发挥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催化作用,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这是教师所追求的高层次的课堂教学艺术。
首先,取得学生情感上的“信任”。作为教师,我们应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知道他们渴望什么,最不满老师的什么行为。比方说他们渴望关注,渴望得到认可,希望老师公平、一视同仁。那么在课堂上我们做到了这一点的话,就会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也就是获得了学生情感中一种重要的“信任”。 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在激励和赞誉中感受平等,得到尊重,在爱的情感中净化心灵,在学科教学中塑造真善美,这样我们的教学将会成为真正培养人才的教育。
其次,目标差异的处理要恰当。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个班的学生的成绩不可能都达到统一要求。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作为教师,要了解他们并且要充分理解他们的情感以及他们在英语学习上要求进步的需要,及时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在课堂上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使他们能够身心愉快地参与语言学习,而不是生活在怕被老师提问的恐惧中。 因此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绝不能一味批评、训斥,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关注和体谅学生,拉近师生距离,从而使师生情感产生共鸣。
再次,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中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理还没有发育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上产生惰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积极阳光的人生态度、诚挚热情的待人态度、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情感起到很大的指引作用。另外,应经常选择一些情感方面的英语阅读材料,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熏陶。
二、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首先,让学生拥有足够的成就感。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什么比成功更能激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我们应当多让学生体验成功。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帮助学生找到他们自己的优点,甚至我们可以刻意创造机会让学生拥有学习英语的成就感,使学生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让学生高效学习语言。
其次,让学生感觉“我要学”。一个学生只有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当作自己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才有可能静下心来,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人。英语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师生双方的角色和作用结合起来才构成教学整体。
再次,在学习中,兴趣显得尤其重要。“非智力因素在人才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兴趣是一种力求探究某种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它往往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倘若学生本身缺乏学习的兴趣,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学习过程势必难以顺利进行,犹如“填鸭”,甚至吃了也不消化。只有将知识转变为技能,能够融会贯通,能够运用,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因此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这是极其必要的,也是教师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总之,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情感培养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我觉得英语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和学生积极发展的过程。我们每一个英语教师只有从情感入手,触及学生的心灵,才能在英语课堂形成理想的教学氛围和教学节奏,使学生在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兴趣盎然地接受新知识,让学生时时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