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歌比教法教学初探
2013-04-29陈凌云
陈凌云
诗歌语言精练,内涵丰厚,情感细腻,读诗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该如何教会学生领会诗的意境和妙处呢?我以为在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特别是在古代诗歌教学中,不妨尝试运用比较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这种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为广泛。那么怎样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比较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呢?
一、察同观异,寻找比较的切入点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涉及古代诗歌四十余首,另有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六十篇,教学时如果不加分析,不加选择,碰到什么内容就比较什么内容,碰到什么特点就比较什么特点,势必概念模糊,使学生难以获益。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根据教学要求,从诗歌特点出发,选择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进行比较,使学生有明晰的印象,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运用比较法进行诗歌教学的切入点常有以下几种。
1.从作者切入比较异同
可以将风格相似或相异的作者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比如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和陶渊明的《饮酒》进行比较,就能明显看出前者是后者山水田园诗的传承;而从李白的《行路难》和杜甫的《石壕吏》的比较中,则可一眼看出他们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不同诗风。
2.从题材切入比较异同
诗可细分为很多不同的题材。以唐诗为例,有的以田园生活为题材,有的以山林景色为题材,还有的以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为题材。在教学中可将相同题材的诗歌归类比较,有利于学生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3.从主题切入比较异同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有的诗用不同的手法表达了相同的主题,而有的诗则内容相似,主题却不同。如苏轼的《浣溪沙》上片表现词人面对清新春景的愉快心情,下片进而由寺前西流溪水,联想到人生也可老当益壮。这首词通过“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与曹操《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道出了相同的心声。再如,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自己归隐田园的生活,用“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达了自己归隐田园,远离污浊的官场的快乐,而王绩在《野望》中虽然也写自己的隐居生活,却“长歌怀采薇”,表达的是一种孤独抑郁之感。通过比较,学生对诗的主题把握得就更准确了。
4.从艺术手法切入比较异同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是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的,常用的手法分为三类: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法。运用比较法可以启发学生正确深入地鉴赏诗歌。如将杜甫的《石壕吏》和李白的《秋浦歌》、白居易的《卖炭翁》进行比较,《石壕吏》、《卖炭翁》在艺术手法上明显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记叙为主,都获得了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寓褒贬于叙事中,批判了社会的黑暗,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的艺术效果。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与前两者比较,则全篇运用抒情,诗人以奔放的激情让人对他五十多岁,壮志未酬,人已衰老的痛苦产生强烈的共鸣。将王冕的《墨梅》与杜甫的《春望》比较,两首诗都描写了景物,但《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属于言志;而《春望》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抒发离情。两者艺术手法的不同正在于一首是托物言志,一首是写景抒情。
在诗歌教学中选择和确定了比较的切入点,学生思维有了规定的范围,就不会漫无边际胡乱比较,教师在教学中就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二、审异求同,通过比较归纳特点,发现规律
每篇诗歌有各自的作者、题材、主题和艺术手法,教学时如果只停留在对诗歌个体的赏析上,不引导学生从众多的个体走向对更广阔更深刻的规律性的特点、方法的认识上,就难以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思维走向深入。因此,在比较中启发学生异中求同发现规律很重要。
通过比较可以教学生发现诗歌“知识层面”的规律。在教学中让学生回忆比较自己学过的诗,可提醒他们发现诗有许多不同的体裁。诗、词、曲,从文学角度看,都是诗歌,像王维的《使至塞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格律严整,属于律诗;李白的《行路难》格律较宽,是古体诗;苏轼的《浣溪沙》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则分别属于词和曲。光是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类,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石壕吏》就是叙事诗,《秋浦歌》则是抒情诗。
通过比较还可以教学生掌握一些体会诗歌情感的方法。如通过意象把握意境,体会感情。陶渊明《饮酒》中的意象有“人境”、“菊”、“南山”、“山气”、“飞鸟”等,诗人选取“人境”这个意象是为了强调因为心远,虽然身处喧嚣,也犹如僻壤,表明诗人的心灵已经得到超脱和净化。写“菊”和“南山”,一方面是诗人以菊凌霜傲立的品格自况,另一方面突出在采菊之时并非有意看山,可抬头之际,山的形象忽然进入了他的眼中的闲适心情。“鸟倦飞而知还”,飞鸟成群结伴归家的意象表达了作者想归隐田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通过这些意象,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形象描写传达出的气氛,营造出恬静、淡远的意境,以及诗人想归隐田园,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中的感情。崔颢的《黄鹤楼》中“黄鹤”这个意象再三出现,写出了登黄鹤楼的人们的普遍感受——气概苍茫,感情丰沛;“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烟波江”的意象带出了由此引发的乡愁;诗的尾联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使诗意归于开头苍茫渺然的境界。由比较可见,诗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诗人是借助语言文字找到生活中的客观物象,将其进行艺术处理转化为意象来表达情感的,诗中的意象与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所以体味意境,一定要抓住诗中的意象,以及它所营造的气氛,借此理解感受置身于此情此景中的人的情感。
三、品味同异,在比较品评中促进思维,提高欣赏水平
诗歌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诗句的解释、思想感情的领悟上,更要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运用比较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去鉴别、欣赏诗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比较可以使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实现学习方法的真正迁移,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就明了”。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此小令由前三句九个名词组成不同的景物意象,它们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画面里,渲染了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烘托出旅人深沉的羁旅之思。教学时可与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进行比较,温诗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写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意象,这两句也是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是佳句。通过比较,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了这两首诗的相似之处,思考、理解了意象组合构成画面的艺术手法的特点和好处。
比较反思的过程使学生对个体知识的思维走向更深刻更广阔的天地,学生不仅会满怀兴趣地研究诗歌,而且从作者、作品中获得收益。如在教学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将其和苏轼的《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以及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相比较,组织学生反复议论有关爱国主义情怀的问题,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为人要以“国”为重,要终身怀抱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也明确了自己当前的目标和理想。
总之,运用比较法进行古代诗歌教学,可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思路宽广,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