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2013-04-29温丽娴
温丽娴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指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和探讨教师或学生自己设定的学习任务,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使每一个成员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中的开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弥补了大班额班级授课制的不足,能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一、合理科学地分组
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划分学习小组应该考虑到学生学业基础、学习习惯、学习目标等差异,且每个小组成员的基础要求均衡,以免出现学习上的两极分化。每个小组成员在组内担任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等,而且不定期地进行角色互换,保证每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结合我校实际,我采用了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模式,这样全班52人被分成9个学习小组 ,一个原本看起来规模很大的班级就变成了由9个学习小组构成的班级了(每月调整一次小组的划分,以便让学生有更广的交往空间)。在每个学习小组中选出一名小组长、一名记录员,小组长的任务是监督本组成员在课堂上的听课情况、听写情况和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记录员则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或规定记录每个组员的得分并汇总小组成绩。
二、营造环境,适时指导
在尝试小组合作教学时,我有时也产生过理论与教学实际不合拍的困惑,出现过合作学习“不合作”的情况:个别学生“一言堂”,多数学生往往一言不发,心甘情愿当听众;要么,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造成课堂秩序混乱;尤其是有的学生用英语表达不流畅就用汉语等等。这样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的合作精神、交流能力难以得到培养。基于这些情况,我们英语教师就要想办法营造学习环境,适时进行指导。
我们英语教师要注意让合作学习有序展开,明确分工,避免出现学生各行其是,看似热闹却无实效的场面。课堂上,教师要民主,要尊重学生,师生要学会交往、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共同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合作氛围,让学生在质疑中求索,在争辩中明理,在合作中进步。当学生出色地完成任务时,我们要及时地给予表扬。
教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开展合作学习时若发现个别学生不认真参与,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确保合作学习顺利开展,且不流于形式;如果学生在交流中存在问题,教师可给予帮助,必要时参与其中,对学生进行一些探究、发现等方面的方法指导,不断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入。
三、明确任务,给足时间
合作学习应该是适时的,并且有明确的任务。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调整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各小组以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为中心,先分工再合作,最后教师通过课堂评比或竞赛,将个人成绩记录好,并汇总成为小组成绩,再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根据活动规则,给予相应加分。
1.单词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新课文中的生词比较多,对于生词的处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收到很好的效果。放权给学生,让学生互相纠正发音,并且互相提问拼写。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关心,很轻松就记住了单词,因为他们是积极主动去记的,记忆也就更深刻。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先独立地去预习生词,包括发音、拼写,不懂的再向成绩好的同学请教,课堂上开展朗读、拼写、听写等竞赛检查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并将学习成绩记入小组成绩当中。
2.课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课文通常篇幅较长,知识点繁多,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完成教学内容。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充分预习。各小组成员课前首先自读文章,把不能理解的以及认为重要的语句划出来,然后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组员之间、组与组之间互通有无,许多问题都能顺利解决,课后练习多数也能完成。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在课堂上细讲。我通过精讲,还能余下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
3.练习课中的课前15分钟小组讨论。如果一堂课是练习课,一味地从头到尾讲解就会让人感到枯燥无味,更无法使学生掌握好重点、难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利用一节课的前15分钟让学生讨论。在学生讨论时,我走下讲台,与学生一起讨论,力争到每一个小组中去,倾听学生讨论的内容,并适时解决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讨论后,我讲解题目时就得心应手了,学生也能有的放矢地听讲。
研究表明,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积极合作,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并在实践中真正学会学习。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