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初探
2013-04-29唐高山
唐高山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转变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数学课堂是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战场.教师通过组织教学,让学生的思维、情感处于活跃状态,这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助于增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使学生形成具有独立、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最佳学习动机,记得爱因斯坦有这样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发展的特点,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心情愉快、趣味盎然的环境中学习,不断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对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考,执著地探索.
1.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让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乐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创新.如,在《三角形》定义的教学中,用多媒体展示了少先队员的红领巾、屋架、自行车的三角架、金字塔等实际生活中三角形的例子,使学生能从具体情境中认识了三角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数学中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让学生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并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4.满足学生好胜、好奇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逐步培养创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好奇心是科学发现的巨大动力,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具体表现,而提出问题正是创造的前奏.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足见数学问题在数学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实践证明,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提高教学效果是十分有益的.
二、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创设探究性问题,提高学生的创造新意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多创设一些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是培养思维独创性的关键,对学生迸发出的思想火花,创设出探究性的问题,不要制止,应采取激发为先、鼓励为主的原则.应在一种和谐、开放、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中,让学生尽情想象,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创设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数学开放性试题正逐渐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热点,创设开放性的问题,从而锻炼学生思维的开放性,例如,引入“过三点的圆”新课时教学中,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现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居民小区已经建成,准备建一所中学,为了方便每个小区的学生上学,应在什么位置?请大家设计一下图纸,在图纸上标出学校的位置.这就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尝试探寻各种可能的方法与途径,创造的灵感和顿悟很可能由此产生.创设开放性问题,不仅在导入新课时具有如此的突出作用,而在课中、课后均有异曲同工的效果.这样就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目的.
三、更新旧的数学课堂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提倡师生平等对话,营造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新课程教学中强调对话、互动与创造.对话教学强调的是民主平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朋友关系.教师应该放弃平时的威严,与学生一起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在课堂上放开自己的思维.通过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大胆地阐述自己的新见解.当学生能够提出新见解时,教师用赞许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就能使学生受到鼓舞.他们的创造力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打破传统教学观念,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首先是教师要具有创造意识和能力,敢于冲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大力改革教学方法,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体.
(责任编辑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