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科普读物的普及性开展少儿科普阅读教学
2013-04-29倪海舟
倪海舟
【摘要】求新求异是现代少年儿童阅读的心理特征。然而,我们的少儿科普读物少有这样的佳作,大多数还是一幅老面孔。要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科普读物应具有趣味性、可读性、艺术性、启发性。少儿科普工作者应着手少儿科普作品的生活化循序渐进的开展科普阅读教学。
【关键词】少儿;科普读物;普及性;生活化;阅读教学
一、着眼少儿科普读物的普及性精心编制阅读活动预案
科普作品的普及性,就是要使被普及的对象能接受作品中所讲述的内容,能理解作品中所提倡的科学思想,能掌握作品中所传授的科学方法。成人由于职业的需要,常常求教于科普作品,儿童阅读科普作品则往往出于兴趣。因此,少儿科普作品的普及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趣味性、可读性、艺术性、启发性。
1、趣味性。少儿科普必须从兴趣入眼,滋润孩子们的胃口,这就是少儿科普的趣味性。选择少儿科普阅读素材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来解决趣味性问题:一是从儿童情趣中寻找科技的身影,二是从科学技术中挖掘具有儿童情趣的素材。别莱利曼的《趣味物理学》是一部趣味性很强的佳作,其特点就是作者从青少年感兴趣的事物中提出素材,加以分析,把读者引入物理世界。儿童对打仗感兴趣,李毓佩的科学童话《有理数和无理数之战》,从儿童情趣中挖出数学素材,又从数学原理中挖出儿童情趣,受到小学生的欢迎,使许多小学生了解到了无理数。要想从儿童情趣中挖掘科学素材,就要研究儿童和青少年,研究他们的生活,研究他们的情趣。
2、可读性。把深奥的知识通俗化,把少儿难懂的理论、概念形象化,把复杂的技术普及化,是少儿科普素材选择的成败所系。要深入浅出,关键是把少年儿童本来陌生的事物、概念、结论、规律,讲得似乎是他们日常生活、学习、玩耍中常常碰到的,十分自然和亲切。可读性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少儿能够读下去,问题的关键是能让少儿正确地理解要介绍的科学技术知识,能让少儿接受作品所提倡的科学思想。有一种作品,写了少儿喜欢读的故事,中间却硬加进一些少儿不能理解的知识,形成了科普作品中的“硬块”,结果常常是少儿读了故事,丢开了知识,这种作品恐怕不能叫做有可读性。
3、艺术性。少儿科普作品大多要运用文学艺术的形式来表现科学技术的内容,文学作品最好有文学的语言,美术摄影作品应当有美术摄影的艺术性。没有艺术性就谈不上是科普作品,只能属于科技文献。苏联科普作家伊林说:“科学和文学是同时起跑的。”“科学和文学有着共同的祖先。最初出现的一些有关自然的科学作品是用诗写的。这是自然诗、科学诗。”科学世界是引人入胜的,科学技术的形象是优美的,就是“枯躁”的数学也包含着无限的美。科普作品的艺术性正是运用艺术创作的规律去表现科学技术的美,去表现人类从事科技活动的美,这便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艺术性强的少儿科普作品能给少儿以美的感受,艺术的熏陶,正是它表现了科学技术内在的美。
4、启发性。好的少儿科普作品都有很强的启发性。从传播知识的角度来说,没有启发,不会达到很好的传播,因为学生的知识不是老师讲懂的,也不是背书背懂的,而是学生自己想懂的。科普佳作往往能吸引读者和观众去想,去钻,启发少年儿童自己解决问题,掌握知识,这样学来的知识是终生难忘的。科普佳作往往能吸引少年儿童自己动手做,启发少年儿童自己实验、自己探索,从科学技术活动中得到锻炼,炼出真正的本领。因此,没有启发性,就谈不上科学技术的普及。少儿科普作品的作用不仅仅是普及科学技术,更在于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的科学素质,从这个角度来说,启发性尤其重要。
二、着手少儿科普作品的生活化循序开展科普阅读教学
处于少儿阶段的孩子,生活经验单薄,对外在世界认识十分感性,所以他们对科学知识、科技发展的认识就像一张白纸,而科普阅读正好填补了孩子对未知世界的空白认识。那么作为一名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教师,如何利用好科普阅读来提高小学生的读写能力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科普活动中引入相关科普读物
尽管目前小学阶段的科学课内容非常丰富,但是课堂上所接触到的知识并不能引起小学生在生活中的关注。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对于生活中遇到的很多现象,孩子并不知道就是已经学过的科学知识。所以作为活动中心教师,要善于利用好课堂在生活现象与科学原理之间架起桥梁,而科普阅读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例如,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密切联系的生物界》一课中,学生认识了食物链,食物网,并了解了生态平衡的有关原理。在课堂中适时放幻灯片,让学生阅读《澳大利亚为什么要进口屎壳郎》(选自《小学生无敌百科通》)和《钉在树上的茧,生与死的斗争》两篇科普短文。通过阅读,学生进一步强化了食物链、食物网的认知,深化了对生态平衡原理的理解,引导他们用科学原理来解释在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和问题。
2、利用课堂介绍科普阅读的读后感
为了更好鼓励和督促小学生进行科普阅读,教师应在课堂上创造机会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读后感,感受可长可短,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想即可。在科学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一般是在上一节结束后布置1到2篇与下一课相关的科普小品文,为了减轻学生们的负担,我们还对科普短文进行了精选,低年级的阅读总量控制在1500字以内,高年级的阅读总量控制在3000字以内。例如在准备上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细菌》一课前,我们安排学生们阅读科普名家高士其的经典科普文《细菌的衣食住行》,进入课堂后让学生自主发言,教师根据学生们读后感进行总结,然后导入课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在准备上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蚂蚁》一课前,我们精选法布尔《昆虫记》第二卷第九章《红蚂蚁》一篇让学生阅读。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以“我所知道的蚂蚁”为题安排3~5名学生进行演讲,每人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然后根据学生演讲的内容进行设问,强化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用科普阅读指导科学实践操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求知欲望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喜欢动手,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形成“课堂讲授认知——科普阅读强化——科学实践反思”的良性循环。在学习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种子发芽了》一课中,我们推荐学生阅读中山大学生物系傅家瑞教授《种子萌发的奥秘》一文。学生阅读后受到启发,在教室的窗台上用玻璃瓶、塑料盒装上土种上了蚕豆、黄豆等种子。此时,老师及时进行指导,让学生观察浇水和不浇水条件下种子发芽的情况、观察靠近暖气片和远离暖气片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的情况、观察深埋于土壤和浅埋于土壤条件下种子发芽的情况,并让学生记录作好记录,强化学生对种子发芽条件的认知,激发他们科学探究的欲望。
综上所述,科普阅读使学生感悟到实际生活中科学的奇妙和规律,拉近了科学与生活的距离,把科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他们身边,极大地提高了他们运用科学知识解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毛红强等.我们爱科学[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
[2]庞凤,孙杰.少儿科普读物[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