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左翼文学与“新左翼文学”的纠葛
2013-04-29赵丽凤
赵丽凤
【摘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学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新世纪以来,体现“新左翼文学”精神的“新左翼文学”成为文学主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发生及历史成因、审美特征来看1930年代左翼文学和“新左翼文学”之间的纠葛,尝试理清二者的关系。
【关键词】左翼文学;新左翼文学;纠葛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学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新世纪以来,体现“新左翼文学”精神的“新左翼文学”成为文学主潮的重要组成部分。1930年代左翼文学和“新左翼文学”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本文从发生及历史成因、审美特征来看二者之间的纠葛。
(一)
“左”在中国传统语汇中仅仅是表示方位的词,法国大革命时期,左翼、右翼代表不同的政治主张,后来被借用到文学领域,就有了左翼文学与右翼文学。左翼是无产阶级的代名词,左翼文学的产生与政治密不可分。①中国左翼文学的产生与中国的政治斗争和革命运动密切相关。鲁迅曾指出:“各种文学,都是应环境而产生的,推崇文艺的人,虽喜欢说文艺足以煽起风波来,但在事实上,却是政治先行,文艺后变。”②尽管政治与文艺是相互作用的,但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政治对文学的决定作用更突出。1930年代的左翼文学最直接的诱因可追溯到“五卅”工人运动,随着国内政治斗争日趋激烈和工人运动的日趋发展,五四文学阵营分化裂变,在国际左翼文学思潮特别是苏俄文学的影响下,中国大多数知识份子以强烈的使命感逐渐趋向左翼文学的洪流之中。
“新左翼文学”的标志性作品是曹征路在2004年第5期《当代》杂志上发表的中篇小说《那儿》。对于“新左翼文学”思潮这一界定是否科学,众说纷纭。何言宏认为即使按照文学史家严格的标准来看,“在历史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具有广泛影响、形成倾向和潮流的创作意识和批评意识。它有一定的社会思潮、哲学思潮作基础,有一定的文学理论批评思想作指导,有一批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相近的文学作品来具体体现。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③“新左翼文学”的思想资源则是马克思主义(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的思想成果),而在文学传统上则继承了“左翼文学”的脉络,并在新的时期有所发展。④
“新左翼文学”是商品经济大潮影响下,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产物。与1930年代阶级矛盾不同,新世纪中国的矛盾焦点不是集中在政治差异,更多的分歧是在社会资源特别是经济资源的占用分配上。“新左翼文学”是知识份子在中国社会收入差距拉大,阶层分化严重的情况下对处于底层的弱势群体的现实关怀。“新左翼文学”产生侧重经济层面的差距,左翼文学则是在政治斗争激烈的情境中孕育。
(二)
1930年代的左翼文学思潮提出“革命文学”,倡导“无产阶级文学”, 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首要问题是文艺大众化,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党派性。在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下,左翼文学的文学审美性被有意或无意地削弱,但左翼文学与“新左翼文学”仍然呈现出一些共同的审美特质。
1930年代的左翼文学主流声音之一为崇尚“战斗的力的美”,“战斗的力的美”即表现“革命”和“暴动”。强烈的情感因素也是左翼文学重要的审美特征,强调作家感情革命化、无产阶级化。对情感因素的不当定位和过度推崇导致左翼文学创作中出现明显的失误。其一是情感的泛滥,充斥作家自我情绪的宣泄,不考虑文学作品应有的理性规约;其二是情感的浮夸,将文学作品等同于政治的宣传品和传声筒。在题材方面,左翼文学主张写“社会生活的本质”,写积极的和重大的题材。在人物形象方面,左翼文学提倡塑造英雄群像和无产阶级典型形象。丁玲按照左翼文学要求创造的《水》,受到冯雪峰的肯定,“作者有了新的描写方法;在《水》里面,不是一个或两个的主人公,而是一大群的大众,不是个人的心理分析,而是集体的行动的开展,它的人物不是孤立的,固定的,而是全体中相互影响的,发展的。”⑤
“新左翼文学”与1930年代的左翼文学在审美特征上表现出相通之处。“新左翼文学”提倡战斗精神,曹征路的《那儿》描写了公有制条件下工人阶级的矛盾处境,包含着对社会的公平、正义的诉求,因其文本中具有象征意义的符码(如镰刀和斧头),而被评论家视为一部具有“左翼”精神气质和血统标识的作品。对于“新左翼文学”,何言宏认为新左翼文学实际上是体现了“新左翼精神”的文学思潮,而这种精神可以被概括为“知识分子直面现实,直面时代的战斗精神”。由此出发,他认为新左翼文学不仅包括一些直面现实的“底层写作”,还应包括那些充分体现“新左翼精神”的面向历史的文学创作,如张广天的实验戏剧,韩少功的小说《暗示》、《兄弟》以及张承志的散文等。“新左翼文学”提倡战斗精神,文本中也暗示着革命因素,它与1930年代左翼文学都包含人道主义现实关怀的因素,但仍需注意的是,“新左翼文学”的战斗精神旨归不是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下诉诸现实的暴力革命,其中暴力革命的象征符号,是一种因想急切改变社会阶层差距过大产生的心理焦虑的文学表达,更多的是一种修辞和隐喻,并非真实的革命行动。在情感因素方面,“新左翼文学”是作家出于社会良知和人道主义情怀,自觉自发对在社会资源分配中处于劣势的群体进行的现实关照。作者不是居高临下俯视众生的叙述,而是设身处地的体会底层人物琐碎的生活。但也有部分作家为追求风尚而写底层,无生命体验的写作充斥着模式化的苦难堆砌和浮夸的情感表达。在题材与人物形象方面,“新左翼文学”与1930年代左翼文学的共同之处是都关注处于社会底层的细微生活。在新世纪社会经济背景形势下,“新左翼文学”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照主要集中在对下岗工人、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留守农村的老人和孩子身上,因其对底层的关注所以与“底层文学”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三)
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的主潮,1930年代的左翼文学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影响深远。产生于新世纪的“新左翼文学”依然有1930年代左翼文学的战斗精神,但它是在新世纪阶层分化的情况下知识份子自觉的人道主义关怀。要特别注意“新左翼文学”的缘起和旨归并非暴力革命,应警惕对“新左翼文学”做暴动起义的现实性批评研究。在研究“新左翼文学”时,应注意对左翼文学已有成果的借鉴,如30年代左翼文学的内部差异以及后来左翼文学的变异等,注意其多样性和复杂性,发现其独特性。
注释:
[1]吕周聚.1930年代左翼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纠葛[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2]鲁迅.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J].未名,1929(8).
[3]何言宏.当代中国的“新左翼文学”[J].南方文坛,2008(1):5~11.
[4]李云雷.《问苍茫》与“新左翼文学”的可能性[J].南方文坛,2009(2):52~53.
[5]冯雪峰.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J].北斗,1932(1).
【参考文献】
[1]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刘继明,旷新年.新左翼文学与当下思想境况[J].黄河文学,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