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地教学操作课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2013-04-29刘成菊
刘成菊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把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联系起来。数学操作活动正是联系具体到抽象之间的桥梁。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科学;操作;有效;能力
“听过的,忘记了;看过的,记住了;做过的,掌握了。”没有亲身的体验、没有积极的动手活动,很多知识便如同“过眼烟云”,很难扎根在学生脑海中。把“书本的数学”变为“活动的数学”,让学生在活动与应用的过程中去体悟与理解知识,是新课标所大力倡导的理论,也是我们一線教师必须积极实践的课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因此,上好操作课对学生学习数学非常重要。
一、数学操作课的作用
1.动手操作是孩子成长发展的基础,是开发孩子智力的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副教授胡玉顺说:多动手就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头脑体操”。孩子在动手做事情的过程中,手的动作是在脑活动的支配下进行的,是孩子观察、注意等能力的综合运用过程,同时,手的动作又刺激脑的活动支配能力,促进观察、注意等能力的发展,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灵手巧”。所以,动手操作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2.数学操作活动中有学生必须学习的操作技能
如,学生在利用测量工具测量角的度数、测量物体的长度,用作图工具画几何图形等活动中的技能就是这种操作技能。
3.操作活动可以让学生感悟新知
4.操作可以激发学生自我学习和主动探究
5.操作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怎样提高数学操作课的效果
1.学生要明确操作的目的
操作是要有目的的,也就是说学生必须要知道他们在做
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只有明确了目的,学生才会主动地去做。在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前,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对
探究方向进行思考。否则,操作只是盲目、低效的。
2.避免操作内容过于简单或操作过于花哨
在数学课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的知识就不需再操作,操作中不能花样太多,学生只图好玩,不知道干什么了。
3.改善数学操作活动秩序,提高数学操作活动的实效
操作中要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进行有效的操作,而不流于形式,就应该让学生参与方案的设计和策略的选择。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可以先让学生分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12个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塑料片,拼成一个长方形,看有几种拼法。并分小组填写实验记录。这样各小组学生分组合作,有的拼摆,有的记录。最后,对实验记录进行观察分析、讨论。
总之,数学操作课对学生学习数学非常重要,引导学生操作,就一定要正确认识“数学操作”这一理念的实质,明确教学目标,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仔细设计操作过程并能适当指导。教师只有把握好了操作课的各个环节,认真组织好了学生,结合操作活动内容,着眼一个“动”字,贯穿一个“趣”字,突出一个“实”字,就能使操作活动课更加科学、完善、实用、易教、乐学,使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有效的培养。
参考文献:
曾宝俊.在理性操作中提升探究的效益.探秘:科学课,2012(4).
(作者单位 重庆市渝北区回兴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