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语文教学中情感功能的实现
2013-04-29陈林
陈林
摘要: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体,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阵地。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挥情感的教育功能,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蕴涵的情感因素,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实现语文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功能; 实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139-01
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然而,在实践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注重知识信息而忽视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以致限制了教学潜能的发掘。这从反面启发我们: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须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力求知情合一,增强教学效果。
1 努力发挥教师自身情感的作用,以榜样育人
传统教学中,教师考虑的是如何教好自己所教的学科,而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对所教学科的情感对学生的影响。其实,教师的情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热爱自己学科的老师,他的学生也充满热爱知识、科学、书籍的感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语文教师要与学生接触交谈,一是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二是能促进教学中师生情感的交流,三是能使师生的知识、才能得到互补(课余交流可谓是开展语文第二课堂的形式之一)。如我班王静同学,患有慢性肾病,常常因病请假,我就利用休息时间为他补课。老师的爱生之情成了他学习语文的动力,原来对语文并不感兴趣、语文基础较差的他对语文兴趣颇浓,成绩提高得很快。
2 创设富有情感的教学环境,以境育人
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特别是课堂氛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能使他们更深入理解课文。如何进行?第一、发扬教学民主,建立良好的课堂师生关系。学生是一个有着丰富情感和各种需求的活生生的人。作为教师,首先要运用情感感染功能,以自己的快乐、饱满、振奋情绪来影响和引导学生的情绪,使整个课堂气氛充满应有的生气和活力,使学生敞开心扉,更好地接受新信息。其次要爱护、尊重、理解学生,尤其是不可歧视后进生,为他们倾注更多的爱,给他们"雪中送炭",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上要平等施教,不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应把学生当作朋友看待,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他们以亲切感。学生发言时,多用鼓励性语言,允许他们答错,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语文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并虚心接受学生的建议与意见。教学中,每隔一定时间,我便召集不同类型的学生座谈,或让学生填写《语文教学反馈表》,以便了解学生需要,沟通师生情感,及时改进教学方法。第二、精心设计导语,把学生领入作品的情景中去。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语往往既能紧扣课文内容,又能把学生诱导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之中去。如上《飞红滴翠记黄山》时,我先朗诵几首前人咏赞黄山的诗词,并简析其写作的角度与景物特点,然后提问:本文又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既让学生感受到了黄山之美,又激起了阅读兴趣。第三、重视表情朗读或学生表演,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语文教师要重视朗读,千万不可以滔滔不绝的讲解代替必要的朗读。课本中有不少朗读的好教材。像第一册中《往事依依》一课,朗读者声情并茂的朗读,定会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于漪老师对读书的热爱之情,对往事的怀念之情。第四、借助音乐、图画等创设情境或再现美的意境。通过音乐创造场景和氛围能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形象,理解体会到美的意境。如讲《沁园春·雪》时,先播放这首歌,通过歌声让学生进入冰封雪飘、粉妆玉砌的美景之中,再配乐朗读,则更有效地让学生品味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感情。
3 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蕴涵的情感因素,以情育人
现行语文教材文质兼美,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情感世界。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把握并运用文章内在的"激情",有目的地去激发学生在感情上与作品的共鸣,撩拨学生"入情"、"悟道",从而发现并体验美好的情感。具体操作时要做到:第一、挖掘"情感"。(1)要充分展示语文教材中的显性情感因素。因为要使自己在教学中用教学内容所含的情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自己必须首先被这种情感打动与感染。其次,要在备课时设计好表达情感的言语。(2)要善于挖掘隐性情感因素。如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性文章的教学,重在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說明顺序、方法、语言的准确性,但教师也应努力渗透思想情感色彩。如上《宇宙里有些什么》时,在学生理解了宇宙的特点后,我因势利导,插入了一段简短的谈话:宇宙里还有很多的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我们从小要爱科学、学科学,争取将来向杨利伟叔叔那样去探索宇宙的更多秘密。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补充与课文有关的课外材料,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语文教材中所选的篇目中有些课文,学生未曾感受到当时的情景,故有必要介绍作品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体会。如上《扶摇直上九天》时,让学生收集我国火箭与卫星发射材料,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把握"形象"。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之所以感人,重要的就在于它成功地反映或表现了生活中的具体形象,集中、典型地再现了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有着生动的感情力量。如:生命不止、奋斗不已的大禹,为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的毛泽东,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替父从军的木兰,登上国际科学殿堂、为国争光的竺可桢等。抓住这些形象深入分析,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第三、品味"语言"。语文教材就是通过文字向学生传输语文知识的,若忽视了课文中的语言,形象便是一种空架子,又怎能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呢?故语文教师要以语言为切入点来分析处理教材,重点是引导学生赏析文情并茂的精彩语段、关键词句,体会蕴涵在内的深刻人生哲理与丰富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