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西藏幼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2013-04-29丰娴静
丰娴静
摘要:针对内地西藏班学生的具体特点,不断调整工作方法,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增强思想政治实效,赢得了西藏班学生的尊重,提高了班级管理水平。
关键词:西藏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2-0132-03
为适应西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加快培养西藏的技能型高素质人才,2010年起,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统一部署,决定在天津、河北、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南、广东等12个省市的42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设立内地西藏中职班,首批计划招生3000人。所学专业包括学前教育、现代农牧、资源与环境、水利水电、交通运输、乡村卫生等十大类。自治区教育厅分管职业教育的副厅长多吉才旺说:“这是出于西藏实际的需要,填补西藏发展的人才缺口。”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开办内地西藏中职班都十分重视,各级领导多次强调其重要性,切实认识到举办内地西藏中职班对加快西藏各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高藏族学生就业及产业发展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徐州幼儿师范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作为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重点学校,几年来承接了近300名西藏中职班学生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任务。对于我校来说,开办内地西藏班既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也是在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课题。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更是一个全新的教育领域,跟内地学生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需要我们去分析西藏学生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遵循教育规律、西藏学生的特殊特点和成长规律,才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一、内地西藏班学生的问题分析
1.完全不同的教育背景
众所周知,在和平解放前,旧西藏是长期的封建农奴制社会,“政教合一”的僧侣专制,封闭保守的自然经济思想的桎梏束缚了西藏人们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教学方式和方法内容都受到宗教的严重影响,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藏文经书是学习的必修科目。教学内容以藏文等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知识只有初级筹算、藏医、天文历算等,没有就近代的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知识科目。落后的教育,长期的宗教影响,使西藏教育处于极端落后的水平。1951年和平解放后,西藏从反动的封建农奴制跨越了几个社会发展阶段,直接从寺院教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教育的行列。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教育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各地区发展水平是不一致的,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水平不一,造成学生来到内地后表现不一。例如,语言差异,有的西藏学生在家乡是双语学习,汉语用得较多,这样的学生思维灵活、反应能力好;有的学生在家乡以藏文为主,虽然在校也学汉语,但不常用,因而语言成了第一道难关,学习知识就有很大难度。又如,思想差异,西藏学生确实很单纯,有着很深的宗教影响。笔者曾与西藏学生谈心,问他们怎么到学校来的,非常虔诚地回答:“是佛叫我来的。”
2.家庭贫困,物质匮乏
在制定本次内地西藏中职班计划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从西藏实际情况提出需求。招生录取按照农牧民子女所占比例不低于70%,较少民族考生、边境县考生优先录取的原则。考生报考内地西藏中职班将免收报名费,被录取后,在落实中职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的基础上,学习、生活等费用还将由国家财政予以补贴。在这样的情况下,2010级学前13班一共39人,有33个来自西藏的农牧区,绝大多数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有12个是特别贫困家庭的孩子。有的是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少;有的是父亲病逝,年迈的母亲带着孩子生活;有的是无父无母,跟着哥哥生活;有的甚至家庭20口人,有9个在上学;有的上中学时就贷款上学,等等。家庭的贫困导致物质的极度匮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教育、文化、精神领域都显得极为匮乏,需要国家的帮助和我们的帮扶。
3.基础不牢,信心不足
我校的西藏班学生是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以双语教学为培养目标,将口语、钢琴、舞蹈、幼儿卫生学等作为第一年的专业课,这些都是学生未曾接触的学科,没有这方面的基础,尤其是学生的学历背景差别又很大。以笔者的班级为例,学生生源可分为四类:高中毕业生,有17人;初中毕业生,有12人;还有7人是中专毕业生;3名小学毕业生。共同特点是,都没有接触过专业技能课,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学习信心明显不足。究其原因,一是西藏的教育基础较薄弱,绝大部分小学以藏语为教学用语,农牧区甚至全是藏语教学;二是学生出藏后面临全新的汉语教学,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另外,我校给西藏学生配备的中专教材并不适合于内地西藏幼师生学习。虽然任课教师都很努力备课且自选适合西藏学生的教材,但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因材施教的科学性,西藏学生学习起来有难度,与内地学生相比更显得基础差,导致信心不足。特别是幼儿卫生学、钢琴、乐理、美术这样的专业技能课,学习起来难度很大。
4.习惯不同,心理特殊
西藏班的学生大多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如有礼貌、很单纯、个性直率、容易冲动等,男生有多年的抽烟、喝酒习惯等。从学生的吸烟情况看,99.6%的女生不抽烟,而不吸烟的男生则是少数,吸烟的男生占89.2%;饮酒在学生中比较普遍,男生饮酒者高于女生;学生的学习时间大部分在8小时以内,女生用于学习的时间要比男生多。他们的思想逐渐成熟,观念也在更新,性格也基本形成。来到内地,他们一方面渴望融入汉族这个大家庭,带来的藏服基本不穿,发型、服装都逐渐与内地学生一致;另一方面又想显示藏族的鲜明特点,如豪爽、大方、遇事拍案而起、很讲义气等。西藏学生来到内地,人际交往范围扩大并复杂化,特别是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各种环境的改变,因而部分藏族学生难以适应。加上远离父母和亲人,没有归属感,情感空虚,孤独,遇到困难不能及时得到家庭亲人的支持与帮助。这些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引起西藏学生情绪的不稳定,同时给班主任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笔者特别希望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关注这个问题,以求得更好的策略来应对思想政治工作。
二、内地西藏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索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重点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积极主动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内容上,扩充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知识,增加知识的传授量,内容不能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要有针对性地回答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及学生关心的思想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提高荣辱观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并结合藏族学生的特点,把枯燥的理论融入现实生活。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让来到内地求学的西藏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念。例如,先进人物的事例,往往能对青年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其激励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可在润物细无声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2.社会实践
(1)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重要阵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仅是认知灌输,更重要的应该是实践体验,着力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知行背离现象。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习实践基地的作用,开展民族节庆教育、仪式教育,如西藏的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还要在内地西藏学生中广泛开展以爱班爱校志愿者服务,藏汉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结对子等实践活动,让内地西藏学生明白党、国家对自己的爱护和关心,更明确自己对国家、对民族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要对学生开展爱国爱党、藏汉和谐、知恩感恩等文明道德教育,注意点点滴滴的文明熏陶。
(2)营造健康向上的文明氛围。在学校、班级、课堂里,都要营造一种育人环境,让西藏学生每时每刻都感受到内地的学校就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同时,把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体现在学校的各个方面,如校刊、广播、校园网、板报和宣传栏中,体现在学术讲座、文艺演出和社团活动中。特别是要大力宣传关怀、帮助西藏班学生的师生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这也会在西藏班学生的心灵深处烙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印记。
3.课外交流
关心同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对不同学生、不同环境有不同的效果。作为班主任,应经常在课堂上、课间时、宿舍里、休息日与学生交流,在交流中常用鼓励、赞赏的态度来对待每个学生,做到关注学生、重视基础、联系实际、培养能力,科学运用成长伙伴制,让挑选出来的成长伙伴不仅在生活上,更在学习上鼓励帮助他们,这些策略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取得新的进步。特别是专业技能课,鼓励学生多写汉字、多练钢琴、多画儿童画,找专业好的同学辅导帮助,多与任课教师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的状态,多检查学生作业,多督促,多鼓励。与学生交流时,注重心理健康的疏导,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加强教育和引导,提高生活方式对健康影响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自主调整心理平衡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及周围的人际关系,缓解紧张情绪,及时调整心态,健康快乐地生活。笔者除了日常面对面的交流谈心、手机电话短信的日常提醒关心外,还给每个学生买了一个漂亮的日记本,让学生畅所欲言,记录每日的生活点滴。每次收上来都一字一句地认真批阅,包括错别字、语法的疏漏、感情的表达,以及对每个问题和生活细节的感受认识,都会与学生真心交流,从心灵深处的对话关怀他们,帮助他们在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作为班主任,有责任尽心尽力地照顾远道而来的西藏孩子,也有感情、有信心履行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尽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