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学视角分析《傲慢与偏见》的人物对话
2013-04-29董辉
董辉
摘要:语用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可以用来鉴赏文学作品,也是作者进行文学创作的重要理论支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解释性。它包含丰富的内容,主要有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对话理论及其包含的各种原则准则。笔者拟从两个角度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话会话是如何使用语用学的相关原理和理论,展现会话者与语言形式的各种关系及人物的个性、会话交流意图和社会关系圈落。
关键词:语用学 《傲慢与偏见》 语言行为理论 会话对话理论
语用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既可以用来鉴赏和评析文学作品,也可以用来指导作者进行文学创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解释性,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目前学者对其研究,形成了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对话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诸多会话对话的原则和准则。笔者拟从这两个角度去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话是如何使用语用学的原理和理论,探究会话者与语言形式的各种关系,剖析这些对话对人物的个性、会话交流意图和社会关系圈落的表现。
一、小说《傲慢与偏见》故事情节和写作风格的简介
简·奥斯汀是英国19世纪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之一,出于女性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她所有作品关注话题重点集中在一般乡村绅士家庭女性细腻的婚姻世界和生活世界,大量营造和创设戏剧性的和诱人深思的场景来展现和揭露人性丑恶的一面,以小见大。举世闻名的英国文学作品小说《傲慢与偏见》[1]就是由她精心构思巧妙创作的,赢得了不同时代读者的青睐和好评,其吸引力经久不衰,延续至今。
小说《傲慢与偏见》在结构安排上层层推进,将人物刻畫和描述得淋漓尽致,整部小说大部分均由人物不同的对话系统构成。写作内容上,大部分是描写人们日常生活杂事琐事、人物的情感心理和人物个性和习惯等方面,以人物之间的偏见为主线,展现了整个偏见的产生、发展、成型和消失离去等四个曲折感人的阶段。写作方法上,整篇小说采用大量人物对话和会话的语言艺术,通过这些精彩绝伦的对话会话场景,展现了人物的叙事、行事行为和成事行为等三种行为,彰显了作者深谙语言使用的独到之处,为笔者提供了采用语用学视角分析该部小说的大好机会。
二、英语语用学相关概念和理论的简介
英语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和概念丰富多彩[2],语用学就是关于语言使用的学科,是研究语言运用和发展的一个新视角,从语言的实际使用者角度去研究语言,其相关理论和原则如下:
一是言语行为理论。英国语言学家奥斯汀提出了著名的言语行为三分说,在她看来,一种言语行为实际上包括着三种行为:叙事的行为、行事的行为、成事的行为等,这种理论重点在行事行为,听者理解言语行为主要靠听者掌握的常识、双方共同知晓的一些信息和一定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等。评价言语行为主要看是否切合条件,不切合的形式就会出现会话和对话的障碍,违反切合条件的形式有三种:无效,指说话者本人不具有说话发言的资格或者不符合一定的规定和制约;缺乏诚意,指说话者缺乏承诺做好某事,却没有做该事情的打算、意图和意识等;抛弃合约,指说话者语言发出后所做的行为与已经承诺的意思相反。
二是对话含义理论和合作、补充原则。这是由美国有名的语言哲学家格莱斯提出的语言理论。他即认为对话双方之间存在一种既定默契和一种双方遵守的一些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两大语言实用原则——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美国语言哲学家提出了语言使用遵循的合作原则,他认为合作原则是对话双方为了保证语言交流顺利进行而必须要遵循的一定准则,这些准则包括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等。其中量原则是指会话中的信息量适度;质量原则是指会话只提供语言者的真实有效的信息;关系原则,要求会话者对话的信息与话题要相关;方式原则,要求会话者传递信息要简明扼要、清晰有序。在实际的语言对话中,作者往往安排的是相反的话语,让语言行为者违背这些原则,产生出种种言外之意,那就是会话对话的真实含义。听话者要准确地推断出这种违反原则的会话和对话的真实意图和含义,要具备几方面的知识和常识——会话对话的规约性内容、会话的具体语境、合作原则准则和对话双方共有的一些场景和背景知识等。语言的礼貌原则由另一个语言学家提出,这主要是用来弥补合作原则,语言使用者常用的礼貌原则一般包括六大分原则——称赞原则、策略原则、慷慨原则、同情原则、一致原则和谦虚原则等,这些原则就是人们在进行语言交流时故意违反合作原则而采取的一些准则,从而到达旁敲侧击的说话到达传送会话含义,这是另一种对合作原则采取反面形式的遵守。
三、从语用学视角分析《傲慢与偏见》的会话对话场景
小说《傲慢与偏见》中有很多语用学的典型案例[3],这些例子主要体现在对话双方使用会话对话原则和语言行为原则中。
(一)会话对话理论下分析《傲慢与偏见》
小说《傲慢与偏见》整部篇幅几乎五分之四都是有相关人物的对话和会话构成的,这些丰富的对话与会话为我们进行语用学分析提供了很好的素材[4],也彰显了作者对语用学技巧的熟练运用和重视。在整部小说中,会话理论和合作原则的使用俯首皆是。作家是一个典型的反向思维作家,大量使用反面对话材料,从不同方面去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具体情况如下:
1.故意违背质量的原则。在小说《傲慢与偏见》第一章,基本上都是班纳特夫妇的对话,其中庄园新来的单身汉和女儿们的婚姻问题进行了一番反讽语言对话,违反质量原则,说了很多自己认为不真的话语,明知道夫人想把女儿嫁给这个有钱的单身汉子,却故意反问装出不同意的样子;也说了很多缺乏具体依据的话语,比如班纳特说了你和女儿一样漂亮,单身汉也许最喜欢你等之类的话语,这些话显然是没有现实根据的。这些违反质量原则的对话会话促使整部小说的剧情冲突不断,鲜明体现了人物的个性差异。
2.故意违反数量的原则。这主要是指对话信息量的使用。在小说《傲慢与偏见》第三章中对话者故意使用违反原则的技巧非常多,比如关于拜访庄园新来者宾利这件事情上,班纳特故意不透露出其已经提前拜访了的信息,妻子和女儿反复讨论拜访宾利问题,由于缺乏这个前提知识,导致他们之间对话冲突起伏不断,这就是作者一贯使用制造小说悬念的叙事技巧,增强小说的吸引力。
3.故意违反方式的原则。这点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表现得也较多,在整部小说中,作者赋予班纳特的角色就是一个喜欢挖苦他人的人,作者赋予班纳特太太的角色是一个智商低下、喜怒哀乐变化没有规律的一位女性。班纳特在会话对话中常常用冗长、无序话语与妻子对话,违反会话理论合作原则的常规方式准则,展现了夫妇两者性格的巨大反差。
4.故意违反关系原则。这一点对话会话的写作技巧,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表现也较多。比如班纳特夫妇关于何时拜访宾利一事,班纳特对夫人的问题回答时经常采用所问非所答的方式,间接地表达了其对夫人一定程度上的不满,这也展现了夫妇两个人物性格的差异。
除了违反合作原则外,作者还使用礼貌原则进行故事的叙事,这体现在小说两大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求婚过程的一系列对话中,这些对话彰显了达西违反得体和谦虚的礼貌原则,导致其求婚的不成功。
(二)语言行为理论下分析《傲慢與偏见》
语言交流是一种特色的行为,该部作品有很多人物的对话交流,尤其是在班内特夫妻之间迥然不同的语言表达风格背后,其实表现了两者之间的习惯、个性、爱好等方面的冲突和紧张关系。
1.毁约的语言行为。比如小说第一章班内特太太向其丈夫汇报,家附近一个庄园被一个男人租借了时的一番精彩对话,就彰显了毁约型的语言行为。这段对话大致如下:太太报告了消息后,先生急切地问:这个男人是单身还是已婚,表达了对该男士婚姻状况的关心。太太说是单身,对咱们的女儿是件好事情。先生接着问:这与女儿们有关系吗?这迫使太太把心思全部倒出。先生接着逼问:那个男士租到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娶我们的女儿吗?这其实是批评的语言行为。从太太对话我们可以看出,太太的语言行为出自内心的,符合言语的切合条件。但是班内特先生却提出了相反的建议,但是这个反建议不符合社交礼仪的常规,因此其建议的前提和基础就不成立,由此可知班内特先生并非出自真心。从他后来的实际行动,完全验证了这一点。亲手毁坏了自己先前说的话,第一个拜访那个在附近租房的男士。这属于典型的毁约语言行为,话语表面上的意思和本身说话者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是恰恰相反的,这就产生了言外的力量。
通过这一段的对话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班内特先生是一个城府较深的人,同时也是其语言与行动自相矛盾的真实再现,这正是语言的无穷魅力。
2.无诚意的语言行为。小说中,班内特夫妇以家长身份干涉女儿的婚姻问题,其所展开的一系列语言对话和运用语言的对话技巧,展现了贝内特夫妇在对女儿婚姻问题上的矛盾,彰显了两者性格的差异:先生机灵、含蓄、诙谐和古怪,但是语言行为上常常违反日常礼仪常规,产生了很多言外之音,使得语言对话情趣大增,使得语言对话产生了巨大的戏剧效果;太太符合语言行为的对话会话,符合当时社会的礼仪常规,表现了其势利、世俗等的心态,虽是爱女却误导了女儿人生,毁坏了女儿幸福,彰显了太太的小丑角色。
总之,小说《傲慢与偏见》大量使用人物之间的对话会话素材,创造了一个个语用学的对话会话场景,借此刻画了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及其内心世界,彰显了作者对语用学技巧和理论的掌握,也从侧面提示了读者品鉴对话类小说应该运用的理论和思路。
参考文献:
[1]韩笑.语用学视角下《傲慢与偏见》的文辞艺术.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4).
[2]薛雅琴.《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话的语用学研究.西安社会科学,2009(5).
[3]佘婷.对《傲慢与偏见》的语义学与语用学角度分析.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常智勇.小说《傲慢与偏见》会话含义的语用学分析.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