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与中国文学对人文特性的不同关注
2013-04-29马莉
马莉
女性文学是诞生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内涵,以女性为经验主体、思维主体、审美主体和言说主体的文学。在这一界说之下,女性文学的视野是开放的、发展的系统,而不是封闭静止的,应该是女作家基于性别主体意识、性别视角表现的关注女性命运、女性情感、女性生命的文学,或者是基于超性别意识(隐含性别主体意识)、超性别视角(隐含性别视角)表现的包括女性生存在内的、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文本。女性文学仍是一个有待探索和完善的命题。
摘要:“文学是人类的科学”,不同类型的文学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出相同或不同的人文关怀。古往今来,文学不仅用于对暴政的反抗,表现“哀民生之多艰”的社会政治,更在于强调人之间的友情、亲情、关爱和信任等方面的和谐,还有一些文学作品,反映了“天地道,道法自然”,“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崇尚和谐的自然观。中国文学和英国文学是东西方文学的典型代表,本文从女性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和通俗文学三个方面分析了英国文学与我国文学展现人文特性的不同。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借鉴英国文学的长处并对我国文学加以改进,从而实现我国文学的突破。
关键字:英国文学 我国文学 人文特性
人文,作为人类文化的基因,作为一个简单的习惯和存在,自古以来,无论西方文学或东方文学,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有各自不同的关注,受其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服务的对象不同,关注的角度不同,因而其内容也就不同。相比之下,我国的文学作品品种较少,形式单一,对人文精神的关注较为含蓄、浅显,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发生晚且进程缓慢,民族、地区文化单一,给我们民族历史进程留下许多空白和断层。
一、中国文学和英国文学的人文背景差异
中国和英国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社会意识形态,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人的思想和行为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世界文学作品之间的差异,自然形成了不同的精神面貌产品。受写作传统、文化背景、宗教传统和社会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英国文学呈现出视野广阔,题材丰富,内容大胆、形式多元的特点。
(一)宗教小说创作的不同
由于英国具有浓厚的宗教氛围,对宗教和道德等形而上的问题的思考逐渐反映到了文学作品上,到现在为止,宗教(道德)小说已经是英国文学传统的一部分。宗教改革对文学这种社会意识形态表现形式的影响是随着改革进程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在英国,首先表现在作品内容上时代信息的大量融入,反映宗教改革、政治斗争等社会现实及探讨道德、人性的作品屡见不鲜,这与改革前的清一色宗教题材相比无疑是文学的一大进步,亦即文学生命力的复归。宗教改革使英国的诗歌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得到了创新,十四行诗的英国化及哲学派诗人、宗教诗人、骑士诗人等的出现使英国诗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而相比之下,我国的文学作家在无神论以及共产主义理论的熏陶下成长,对宗教长期加以否定、拒绝和抵制,无法与英国文学一样创造这类作品。
(二)移民小说创作的不同
英国是一个民族和文化多元化的社会,其文学自然也带有这种特质。移民作家奈保尔(1971)、拉什迪(1981)、石黑一雄(1989)和奥克利(1991)等作家的频频获奖,改变了英国文坛的景观,也使“英国文学”的疆域和定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每个种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和生活习惯,这就决定了英国移民文学的繁荣,而在中国,尽管也是一个多民族大融合的国家,但绝大多数人是汉族,少数民族在多年的民族融合过程中也已很大程度上被同化,因此也就没有像英国那样的多种族问题,移民小说也就很难诞生。
(三)地方小说创作的不同
地方小说是英国独具一格的文学作品,因为英国是由苏格兰、英格兰、爱尔兰和威尔士共同组成的联合王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孕育了不同的民族性格,这些不同的民族性格在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作家笔下呈现出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
英国文学的多题材和广视野使文学作品的类型多样,更能有效地通过不同角度展现英国的人文特性。当然,中国有着五千年文化,我国古代文学也因此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所以,我国文学作家应吸取英国文学的长处之外,还应该借鉴我国古代作品的经历,从而使我国当代文学重获新生。
二、中英女性文学中人文特征的对比
女性文学是诞生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内涵,以女性为经验主体、思维主体、审美主体和言说主体的文学。
无论是中国文学还是英国文学,女性文学都是伴随着女权主义运动的产生而产生的。作为一种文化思潮的女权主义,在中英两国都不约而同地萌生于l8、l9世纪。但这个时期的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生工业革命并发展工业化的国家,是世界工业强国和海上霸主,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倡导者。英国的殖民主义和对外战争,开阔了国民的视野,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思想对人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资本主义不受约束,越来越暴露出它冷血的一面,使得有识之士不禁要为民请命。另外,新的发明接二连三地出现,也让当时的人对未来和新科技充满不安,也对女性争取平等的权利运动起了推动作用。同时殖民主义也使英国财富暴增,加上当时发行报纸的推波助澜,令有闲有钱阶级对诗词小说的阅读需求量大大增加,在这多重历史因素交相激荡下,这时期的英国文坛才女辈出。
进入20世纪以后,英国女权运动蓬勃发展,曾掀起两次浪潮。这两次女权运动的直接结果不仅动摇了父权制的根基,提高了英国妇女的社会政治地位和个人权利,而且为英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被誉为“完美的三位一体”。跟奥斯汀有点类似,三姐妹也出生于牧师家庭。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女作家,曾被马克思誉为“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她的长篇小说《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伊丽莎白·勃朗宁诗歌创作的主题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抒发生活之情;二是争取妇女解放,反对奴隶制,暴露社会的弊端,表现了进步的理想。她的诗具有炽热充沛的感情和扣人心弦之力量,语句精炼,才气横溢,大都带有较浓的感伤性质。这一时期英国女作家的创作题材主要是日常家居生活、个人情感、乡村生活,较少涉及社会大题材。这与妇女的生活天地有关。妇女被限制在家庭,她们的创作在当时不被社会普遍承认。她们处于边缘文化的地位,常常受到男性评论家的嘲笑。女作家將自己的生活体验写进小说,这本身是一种争取妇女的话语权利行为,她们的个人体验成为被遮蔽的妇女的集体记忆,以及一个时代的日常生活记忆。
女性主义或是女权主义(feminism)原本属于舶来品。按照学术界的一般界定,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西方知识女性用以反抗中世纪封建的男权压迫,争取人身独立与思想解放、政治权力与经济权益,乃至婚姻与性的自主权利的主张及其实践。中国的妇女解放问题是在辛亥革命前后以及“五四运动”中第一次被提出的,可见,中国妇女的觉醒是与中国的社会变革和社会思潮相生相伴的。中国女性文学正是在父死子承、子承父位的父权统治结构出现断裂,以及维护这种统治的意识形态体系出现裂缝之后产生的,因此,中国“五四”时期女性文学是建立在反传统意义上的个体觉醒。与英国的女权主义相比,中国的女权主义或许只能称作女权思想或女性意识,因而中国女性文学不是庞大的女权运动的直接派生物,所以也没构成那种“混含着泪水与唾沫的喧嚣与骚动,摇撼了以男人为准绳的价值观念所形成的整个世界”的震颤,更无法以“潮流”、“思潮”或“主义”这样的说法来命名。也就是说,中国的女性文学后面没有独立的女权运动作背景,也没有特定的理论或哲学的导引和支撑。数年积攒下来的社会革命思维方式将女性的特点,包括生理及性格,认为是非无产阶级化的表现,女性爱美、柔和等特征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意识。这样,女性被迫处于一种“无性别”的生存状态。女性极力淡化女性特征,向男性中心的社会尺度自觉认同。女性试图获得男权社会的认同,往往以诋毁和漠视自身性别身份为前提。
另外,英国女性文学的创作既出于性别的自觉,更是出于人性的自觉,这种既基于女性的特殊性别地位又对单纯女性意识有所超越的超性别写作正是中国女作家需要借鉴的地方。
三、中英浪漫主义文学中人文特征的对比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是由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定的。同时18世纪英国的伤感主义文学、哥特式小说以及德国狂飙突进文学,都推崇主观情感,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出现提供了条件。而康德哲学的“唯心主义哲学”、费希德的“唯我论”赞扬了人的主观作用,也为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主观色彩和个人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一样,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和一种文学的表现方式,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一种文学表现类型以及一个明确的文学理论概念,却是后来逐渐形成的,浪漫主义文学直到18世纪末才产生,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时期,是西方近代文学最重要的思潮之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如果说浪漫主义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的话,那么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最初的文学活动中,就已经存在这种形态的文学了。
我国的远古神话、先秦文学中的《楚辞》,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还有李白《将进酒》、《蜀道难》、李贺《李凭箜篌引》、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等,我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创作自由,描写自然,注重民间文学艺术上尊创新反模仿,重奇特而轻平凡,想象丰富,幽深奇谲,以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描写奇特的情节,塑造非凡的,独特的性格等特点。浪漫主义诗歌形式新颖,格律自由,辞藻富丽,比喻动人,句锻字炼,色彩瑰丽。
(二)中英浪漫主义文学的本质差异
尽管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与中国浪漫主义文学都高度重视情感在文学中的重要作用,然而,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对文学的感情有着本质的不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在突出强调情感的同时,并没有忽视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而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则过于强调情感、情绪在文学上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主观和客观的辩证关系。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相比,较缺乏理性思维,虽然闪烁着明亮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外观,但它不成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浪漫文学。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英国的浪漫主义运动经过充分酝酿和准备,再加上文艺复兴时期的物质条件,有着启蒙运动和现代文明的基础,并迅速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则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是在外部因素的推动下迫使被动的行动。它缺乏必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带有盲目性。这种盲目性和创作中的意外表现过分强调了情感的作用。
其次,没有进行全面、彻底和大规模的人类精神的洗礼,对个性解放的了解相当含糊。从“五四”时期浪漫主义文学运动起,中国现代浪漫主义作家就缺乏清醒的认识和坚定信念。一方面,他们崇尚个人解放,反对功利主义,一方面将自己视为解放的战士和人民的拯救者,他们都在狂热地郁闷地发泄压抑的情绪,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个人抑郁症能反映社会萧条,反映了全人类的痛苦”。这种个人的解放,承认在表演艺术家对艺术的态度模糊,是他们的二元论。
另外,我国和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同样大多描述爱情,但是二者展现爱情的角度却很不相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历程中,我国年轻人的婚姻大多是听命于父母等长辈的命令,追求门当户对,而西方所谓的“爱情”对他们来说简直太困难,抑或就算有这种想法也不敢表露出来,因此爱情很难在这种条件下萌生,“儿女私情”相形见绌。文学作品同样应该“忧国忧民”,不能被“儿女私情”的双手捆绑。而英国虽然在中世纪宗教统治下严格限制和血腥镇压已出版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但是,15世纪的思想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思想开辟了道路,再加上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人们思想开放,封建束缚较少,爱情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人们心目中崇高、神圣不可侵犯的女神,文学作品中更是大胆地讴歌爱情。从这种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侧重点的鲜明对比上,我们可以看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往往提倡个人价值,更大地尊重个人的自由选择,而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则提倡遵守封建道德,自我束缚自我牺牲。
同时,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上,均采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体裁,运用夸张手法,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充满异常的情节、神秘的色彩和奇特的异域情调。在艺术创作中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卢梭“返回自然”的口号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统一。将自己的心灵置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
四、中英通俗文学中人文特征的对比
通俗文学除了历史上的民间文学以外,还包括现实创作的通俗化﹑大众化,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以满足一般读者消遣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又称大众文学﹑俗文学。与严肃文学﹑雅文学相对而言。英国文学是通俗文学,包括科幻小说、哥特式小说(恐怖悬疑小说)、侦探小说、浪漫小说等重要组成部分。英国当代通俗文学除了继承传统特色,以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理为原则以外,文章的思想与英国的当代社会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表达了作者对经济现状、社会生活、宗教等问题的思考,从而使其摆脱纯娱乐性而成为严肃文学的思想和艺术,并且因为它有更广泛的受众而比严肃文学有着更广泛的影响。
而中国除了浪漫的小说,没有其他通俗文学的写作传统,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通俗文学才开始在中国大陆勃然兴起。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是指以清末民初大都市工商经济发展为基础得以滋长繁荣的,在内容上以传统心理机制为核心的,在形式上继承中国古代小说传统模式的文人创作或经文人加工再创造的作品。形成了以广大市民阶层为主的读者群,是一种被他们视为精神消费品的,也必然会反映他们的社会地位。通俗文学就在我们的周围,最贴近我们的生活,最能迎合大众的口味,最能反映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最能展现人民的审美观,也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上接唐传奇、宋话本、明清的章回小说,中承晚清之谴责与黑幕小说,到张恨水、程小青、李寿民等等,再到是金庸、古龙和琼瑶,如果算到如今这个“网络时代”,而今的安妮宝贝等也都是我国通俗文学的代表。
五、结语
总之,由于具有“乌托邦文学”和“反面乌托邦文学”的特有传统,英国文学的人文特征激烈而明显。当然,中国文学也有着“人文关怀”的优良历史文化传统。通过以上与西方文学尤其是英国文学的对比分析,有利于我们找出我国文学在传递人文精神方面的不足,找到突破口,利用其合理的内核进行价值重构,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建立起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新型人际关系和自然观,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克.中國语言民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100-103.
[2]邹赞.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以英国文化主义为参照[J].社会科学家,2011(1).
[3]刘国清.当代英国文学中的人类生存困境书写[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4]马学良.民俗学、民间文学和语言学[A].民俗学讲演集[C].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
[5]申小龙.文化语言学[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