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委婉语和典故引用

2013-04-29石勇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典故交际语言

一、委婉语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源于日常交际,同时也服务于日常交际。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功能,它是为了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而采用的一种表达策略。在英语交际中,委婉语被广泛地运用,掌握一些委婉语的表达、熟悉其使用的场合,有益于我们的英语学习与日常交际。

我们使用委婉语经常是出于以下原因:

1.“避讳”,避免刺激,给人以安慰。

虽然各国语言文化存在差异,但在各国文化中还是有些话题是“讳言”,这一点直接就体现在语言的表达上。英语的这种“讳言”文化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那时科学尚不发达,许多当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或神秘力量,人们都把它寄托在神的身上,而由此产生了一些语言表达共通的“雷区”,久而久之也就成了语言的禁忌。凡涉及这一类话题,交流中人们逐渐学会了用其他隐讳的说法来表达同样的意思。不管哪种文化,人们普遍忌讳的词之一就是“死”。当人们不得不提到它时,往往使用一些比较委婉、不那么刺耳的说法来代替。于是,出现大量关于死的委婉语。比如:to go to the heaven (上天堂去了),to go to a better world (到极乐世界去了),to go to another world (到另一个世界去了),to pay ones debt to nature (向大自然还债了);to pass away (去世了),to be gone (走了),to breathe ones last (咽气了) 等等。死,对人们来说是一种不愉快的事情,用委婉语在陈述这一事实时多数用了比喻的手段,表达了人们的良好愿望,要去天堂,要去极乐世界。另外,认为死是一种解脱,受完了罪还完了债,一切就了结了

2.“礼貌”,消除粗俗,给人以文雅。

在日常交往中,特别是双方还不是很熟悉的时候,为了出于一种礼貌,会用一些模糊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双方的尴尬。这种委婉表达既表达出了说话者的立场观点,又不会让对方觉得难堪。比如:年龄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尤其对老年人和妇女而言。在美国,人们认为old (老) 是useless (不中用) 的代名词,因为人老了,他们的职业生涯结束了,失去了经济来源。于是,由此生出很多好听的委婉语:老年人被称为高级市民 (senior citizens)、年长者 (the elderly)、the mature (成熟),用来指代老。甚至一些美国人,尤其是妇女对中年(mid-aged) 这样的字眼也很反感,于是,诸如处在某个年龄阶段of a certain age的表达也就应运而生。再如,美国人忌肥胖身材,但皮包骨也令人烦恼。所以说到人瘦,人们忌用骨瘦嶙峋或皮包骨头 (skinny),而说身材苗条 (slim or slender)。说到生理有缺陷者,人们忌说瘸(crippled)、瞎 (blind)、聋 (deaf)、哑 (dumb),而是统称他们为残疾人 (the handicapped or disabled)。说到相貌,人们忌用丑陋、难看 (ugly),而说长相一般 (plain-looking or ordinary looking)。

3.隐饰,摒弃陈腐,给人以新颖。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形势的日新月异,很多新情况、新形势也在不断涌现。使用委婉语的动机已不单纯是避讳或照顾听者或读者的感情,而往往是为了达到说话者自身难以告人、无法直言的目的。因此在政治事务中,多借用委婉语来混淆视听,歪曲真相,掩盖某些事情的本质。例如把invasion (侵略) 叫involvement (进入) 或military action (军事行动)。把战争中成千上万的人流离失所叫做transfer of population (人口转移)。空袭利比亚为surgical strikes (外科手术式的打击),这类拐弯抹角、歪曲事实真相的委婉语的使用掩盖了战争的残酷性并为侵略战争提供合法的理由。在经济领域委婉语也比比皆是,如英语中把economic crisis (经济危机) 说成depression (萧条) 或recession (衰退)。英语里看不到穷国poor nations,有的只是backward nations (滞后国家),underdeveloped nations (欠发达国家),developing nations (发展中国家) 和emerging nations (新兴国家)。总之,英语委婉语在实际交际中起的是一种润滑剂的作用。

中学生还应该了解一些社会生活方面常用的委婉语。

1.与职业、行业有关的委婉语

现在服务性行业常用industry来代替trade。如:the tourist industry旅游业、the hotel industry旅馆业、the clothing industry服装业、the garbage industry垃圾清运业、the womans beauty industry美容业、the motor vehicle industry摩托车行业等。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常冠以engineer来代替worker,像pipe engineer实际上就是plumber管道工,sanitary engineer是garbage collector或dustman清洁工,packing engineer是porter搬运工,dwelling engineer是保姆等等。

2.与日常生活、行为有关的委婉语

生活中我们常用wash ones hands (洗洗手),relieve oneself (让自己轻松一下),get some fresh air (去呼吸点新鲜空气),answer the call of nature (应付本能之需)等来表示“大小便”。 汉语中有“拮据”、“手头紧”、“囊中羞涩”表示贫困,英语中表示贫困的委婉语有: badly off (短缺的)、less well off (不太宽裕的)、indigent (缺少钱物的)、down on ones luck (时运不济)、hard up for money (缺钱)、in difficulty (处于困境)。

3.与疾病委婉语

委婉语中常用法文、拉丁文和希腊文代替粗俗的英语本族语。如stomach 这个法文词在16世纪中期取代粗俗的belly (本义为袋子),所以凡是有关肚子的疾病皆委婉地说成stomach ache (胃痛),stomach awareness (恶心),stomach disorder (呕吐)。再如 trouble本义为“烦恼”,是对疾病的淡化,如:childrens trouble (儿科病),eye trouble (眼疾),kidney trouble (肾炎),liver trouble (肝病);用incurable illness (不治之症),long illness (久病),moonchild (月宫之儿) 等来指cancer.

巩固练习:把下列短语翻译成中文

1. character line 2. powder room 3. in the family way 4. appearance engineer 5. ground operation

参考答案:1. 皱纹 2. 上厕所 3. 怀孕 4. 美容师 5. 地面攻击

二、典故引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画蛇添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词来形容特定场合的某些事情。而这些词后面都蕴藏着有影响、有意义的人物和事情。这人物和事件就是典故。英语中也有大量口头流传和文字记载的典故。例如:

1.to burn ones boats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源自凯撒大军乘船渡过卢比孔河后烧掉船只,以此向士兵指明后路已断,不能后退的故事。现在此语比喻“不留后路,下定决心干到底”,同汉语中破釜沉舟一样的意思。

2.as cool as a cucumber 冷静、沉着

这个是与生活用品有关的俗语。美国人喜欢吃沙拉,而黄瓜是沙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黄瓜给人一种清爽凉快的感觉。而且在西方巫术里黄瓜可以唤醒被魔法作用沉睡的人。所以这个典故通常用来描述人们遇到困难时,也能保持冷静 (calm),从容不迫的,泰然处之。

3.birds of a feather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源自谚语“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指代“同一伙人、一丘之貉”。

巩固练习:结合教材M11U4 Grammar& usage,把下列句子翻译成中文

1.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2. Its no usecrying over the spilt milk.

3. I had never thought that I would openPandoras boxwhen I accepted the task.

4. We should hold on and never give up, for I believethe path to glory is always rugged.

参考答案:

1. 学习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也变傻。

2. 覆水难收。

3. 当我接受此任务时,压根儿没想到会因此麻烦不断。

4. 我们应该坚持住永不言弃,因为我相信前途光明的道路总是曲折的。

(作者:石勇,沭阳县如东中学)

猜你喜欢

典故交际语言
情景交际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交际羊
语言是刀
读成语典故偶得六首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七夕节有什么典故呢
我有我语言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