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情出发,有效开展地理课堂教学

2013-04-29王纪娟

关键词:环境效应热带雨林水循环

王纪娟

学情分析,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是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在课堂教学实施之前的精心准备阶段,就是我们常说的备课中一定要“备学生”。因为从某种角度说,学生的参与和配合往往决定着一堂课的质量和成败。做好学情分析,做到精细备课,设计有效课堂教学程序是首要应解决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1. 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语言表达等方面特长及不足,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使问题要有思考性、层次性、可解决性。

2. 解决在讲授过程中“怎样帮助学生建立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连接点,促进新知识快速纳入已有知识体系,建立前后知识联系”的问题方法。

3. 采用何种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作用。

4.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整合加工能够反映教学内容特点的教学资源,使课堂鲜活生动,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5. 對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目标的确定与前期学习内容的讲述要有衔接,层层深入,使学生有地理感,形成地理意识。

下面以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雨林的环境效应”这一条目为例,展示具体的分析与运用过程:

教学内容一:世界热带雨林的分布: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会了一些阅读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并且对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地形雨的形成原理、洋流分布以及性质、陆地自然带等知识有所了解。所以在分析了这些因素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1. 引导学生利用“世界热带雨林分布示意图”,找出世界热带雨林的分布地区,包含纬度分布区、集中分布区、最大分布区。

2.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在大陆东岸的向风地带可以延伸到南北纬15°~25°”,向风地带指哪些地区?为什么热带雨林可以延伸到这一地区?学生可以结合已有知识分析:这里位于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又有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所以会有分布,这也正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的非地带性分布特点。

3. 为什么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面积最大?指导学生从成因、平原面积大小等因素进行分析。这些内容可以独立解决,也可以小组讨论完成。这样的处理可以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既掌握了热带雨林的分布规律,又复习了相关知识,从而很快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体系中。

教学内容二: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学生之前对于森林的环境效应已有了解,并且已经知道关于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强调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学生很容易明白。引导学生阅读“热带雨林与水循环”示意图,思考以下问题:

1. 海陆间大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哪些?

2. 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有什么影响?

3. 热带雨林在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方面发挥怎样的作用?举出具体的数据。

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层层递进,学生能够结合地图和教材中的文字、已有知识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处理既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内容三: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对于这一教学内容,学生此前可能通过一些科普杂志、动画片、科教频道的相关节目,掌握了一部分内容,但不系统,有些还很模糊。为使学生对于雨林的生物基因库价值深入了解,课前我收集了大量反映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的视频资料,剪辑后在课堂上播放。播放视频资料,既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又能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做一个思维上的缓冲,更有利于接受新知识,关心所生活的地理环境。

教学内容四:阅读资料:雨林——人类医学的宝库。组织学生通过资料讨论雨林对于人类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全球环境来说意义至关重要。

教学小结:综合以上内容,引导学生形成共识——热带雨林不仅属于当地国家,也为全人类所共有。全世界都要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起到思想教育和学科教育整合的作用。

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注重学情分析,关注学情发展,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情感基础上进行教学,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程序,可以教会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素养,有效地开展地理课堂的教学。

猜你喜欢

环境效应热带雨林水循环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斑秃”之谜
硫酸法钛白粉水洗及水循环膜处理工艺
翠鸟博士的科学指南:水循环
为什么要保护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之虎
河流廊道景观的热环境效应分析
水循环高效矿井乏风热泵系统分析与应用
太阳能水循环空调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