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形势下初中美术情境教学刍议
2013-04-29闫若非
闫若非
摘 要:新课改形势下美术情境创设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美术课堂既活泼又生动,让学生快乐学习,从自身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自己的几点做法,希望能够得到广大同仁的批评指正。
关键词:新课改;美术教学;情境创设
让每一个学生快乐地学好美术课,是每一位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美术课堂既活泼又生动,让学生快乐学习呢?我一直在不断的探索,在实践中找寻答案。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总结自己的认识与实践经验,我个人认为:情境的创设对上好美术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据如下:
一、新课改从宏观上要求教师要注重情境创设
新课改要求“把主动权放给学生”“在宽松的气氛下学习”,民主学习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给学生一个情境,一个自由民主积极向上的学习情境。这种情境如何创设,创设的如何直接导致了新课改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实现效果。只有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才能实现把主动权放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这是因为,良好的学习情境与氛围才是学生吸收知识的丰沃土壤,也是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义不容辞地为其创设适合的、优秀的教育情境。
二、中学生的心理机制要求教师必须创设教育情境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纪律性差。他们通常不能较好地坐下来耐心理解抽象的概念(特别是艺术理论大多是哲学性的),而对图像、声音、实物、环境等较为敏感。所以,情境创设成功的课堂,大家发言、理解、思考以及注意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学目标也比较容易达到。而且声、像、实物一体的情境,会大大地提高学生的认识及感受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也符合“寓教于乐”教学理念的贯彻。
由此看来,美术教育作为教育的一支,情境创设的确不容忽视,那创设艺术情境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通过自身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看法:
1.美术教学中情境创设自由多变,但要符合教学目标
为了更好地将美传递给学生,我们可以制订多边自由的情境条件,以符合课题目的,并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比方说:我们可以在“内容”上下些工夫,广泛收集材料,拓展认知范围,增加趣味性环节,避免平铺直叙的老式做法。在实物处理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贴近他们的生活,并注意特色及当下的社会热点。任课教师平时应注意自身的学习与发展,主动拓展见识,丰富视野。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融入时代感、生活感强的材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并提高自身业务技能,熟练各种制作方法,寻找新思路、新技术。
例如,在学习《我喜欢的卡通形象》这一课时,我就用了动画片《三毛流浪记》中张乐平先生手绘三毛形象的一个片断作为导入,带领学生走进了漫画天地,其视觉美感同样能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动力,产生创作欲望,表达自身感受,促进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活动。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吸引课堂注意力,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现有资源,挖掘校本教材,发挥群力,促进自我水平的提高。
我们还可以利用其他资源,比如,多采取课堂外教学的方法,打破传统课堂思维定式,走出课堂,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用社会这个大情境来教育学生。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采用外出写生、校园课堂、街头课堂、影院课堂、田野课堂等多种形式,来丰富我们的教学。我曾经在《手绘线条图像——多视角表达》一课中带领学生通过对自己生活的校园实地考察来进行创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仅学到的绘画技法,而且还增加了对学校布局的了解,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对学校的热爱。
2.情境创设要新颖,避免雷同,努力创新
求新求异是我们艺术教育中必要的追求,艺术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独特之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把“创新”放在发展的角度去重新審视。
教育情境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理念的创新。主要是指我们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从思想上转变旧的课堂习惯,积极利用新思路、新方法、新观念,没有创新便没有价值。首先要解决思维方式,扩展思路,敢于引进新模式,敢于制造新现象,敢于接受新理念。例如,我在教学《艺术的多元化》一课时曾尝试让学生认识“行为艺术”,并设定了练习,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随意画的创作,学生情绪高涨,随意发挥,以一个初中学生的心态恣意体会了一把行为艺术。很多学生这样评价这次创作:一次情感的释放。
(2)教师语言的创新。教育情境创设中教师语言也是比较关键的,没有好的语言组织,再好的实物、多媒体课件、环境也不会发挥自身作用,教师语言求新、求畅、求美,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艺术韵味,学生也容易接受。实践中多数教师普遍存在重视可见制作、忽视语言组织的现象。语言艺术值得每一位优秀教师认真揣摩与学习。
3.注重有美感的创设
艺术教育情境更应该用艺术的眼光与手段去创设。让学生在融入情境的同时,顺利体会美的愉悦。美术教学通过插入适宜的音乐,可以营造转松、愉快、活泼的氛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例如,在《森林之歌》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就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欣赏《维也纳森林圆舞曲》,并展开联想,让学生放飞自己想象的翅膀,描绘出一个个生机盎然的森林之境,体现了学生不同的审美理解和审美感受,学生的思路更宽了,创造力更强了,绘画创作的热情更加高涨。没有一样东西能比音乐更能打动人。以音乐配合美术教学,创造情境,激发联想、想象有利于促进想象力。美术和音乐在节奏、韵律、意境、情感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声音对人的情绪有强烈的激发作用,能迅速地、直接地引起人们的情感反应,支配人的感情。以音乐激发联想,用美术形式表达联想的结果,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例如,我在教学《传神与魅力》一课时,播放琵琶曲“十面埋伏”,教学《中国山水画》时,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同时讲述相关典故,创设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置身于音乐氛围中的学生思维十分敏锐,往往能产生出生动的作品。
新的课程改革为我们的教育之河注入了“源头活水”,历史的机遇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怎样使我们的艺术教育长新常青,是一个充满艰辛、充满快乐与挑战的工作。笔者结合在一个县属实验中学的几年教学经验,或许不够全面,也不能说明所有的问题。但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需要人们去探索、求知,我们肩负的是民族明天的素质,这责任一样重大。经过实践积累下些许经验,现整理成文,望同行们批评指正,共同为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献策献言。
参考文献:
[1]贺志朴,姜敏.艺术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
[2]杨恩寰,梅宝树.艺术学.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