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不难
2013-04-29隋波
隋波
摘 要:把作文教学和阅读课文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仔细观察,培养学生习作兴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关键词:阅读;观察;培养兴趣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接过一个四年级班,我满怀激情,想把在师范学校所学的知识全部奉献给学生,让自己的教学生涯充满神奇,充满七色阳光。可事与愿违,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还好,语文却令我吃惊:学生写字功底差;阅读水平低;作文更是提不起笔来。第一单元结束后,该写作文了,当我布置习作题目《一件难忘的事》之后,同学们在下面大眼瞪小眼,不会写。那时我也不会教,只好把事先准备的范文念给学生们听,告诉他们,可以仿写。第二天,54份作文交齐了,统翻一遍这些作文本,我感慨万千的同时更是一脸茫然……好一些的作文能按我读的范文大意叙述一遍,一般的写一下梗概,差的只写几句话。字数多的不过300字,少的50字不够。尽管这样,我还是认认真真地给他们批改。以后的作文课,我基本就这样上,直到把第一批学生带到了毕业。
这件事让我深感愧疚,同时也激发了我探索作文教学新途径的热情。闲暇时间,我潜下心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研读新的课程标准和中外名家教育教学经验。我不断学习着、积极思考着、努力实践着,最后形成了自己的作文教学思路。
一、作文和阅读课文相结合
语文课上,每学一篇课文,我都有意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写法上的特点,从找词性到标点符号的使用;从记叙文的六要素到说明文的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从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到修辞手法的运用,只要文中涉猎的,学生都能找出来。在学文过程中,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学以致用:用词造句子,用标点符号说话,用人、地、事、时、物写一篇小短文,用一种说明方法说明一个事物。学习课文时都能有这样的小练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说话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二、仔细观察,培养写作兴趣
常听身边的一些小学生抱怨“作文难”。我在作文教学中常鼓励我的学生,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会说话就会作文,而要想有话说,就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切忌胡编乱造,闭门造车。所谓观察不光用眼睛看,要调动多种感官感受。哪怕写一枝小小的铅笔,你留心,用心观察了,通过看、听、摸、闻、想,你笔下的这枝铅笔也能写得生动而有用。因此,我平时经常布置一些观察作业,比如:观察学校的花坛里银杏树一年四季的变化,家乡的春雨,夏天的大宁街,秋天的田野,冬天的东洋河。汇报课上,学生都能把观察到的东西娓娓道来。这样,学生有了观察的兴趣和方法,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自然就养成了爱观察的习惯,作文能力也就在这些观察过程中形成了。
三、开展各项活动,提高作文能力
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每天抽出3-5分钟时间演讲,可即兴,也可提前准备,内容积极健康,旨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都积极参与,认真准备。在这个小小的舞台上,同学们尽显才华,既陶冶了情操,也锻炼了能力。每周一节课的辩论会,题材广泛,内容健康,主持人从题目的设计到主持稿的撰写,主题鲜明,还能做到与时俱进,如:“沉迷网络好与不好?”“现在社会妈妈累,还是爸爸累?”课堂上同学们针对这些有趣的话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他们旗帜鲜明,观点明确。在这样的活动中,他们快乐着,成长着。有时我还利用一些课外活动来培养他们的作文能力,如:带领学生去附近的菜市场参观,领学生去图书馆阅读,冬天领学生打雪仗,春天带领学生放风筝,秋天带学生去看果园,每次活动都让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来。
在毕业前夕班级举行的告别典礼仪式上,学生写到:“在这个集体里,老师用各种方式方法培养我们做好人、写好字、读好书、作好文。身为其中的一员,我感到无比幸运与骄傲。在这里,我们不仅学会了知识,享受到了快乐,更懂得了做人的真谛。在此,我代表同学们感谢亲爱的隋老师!”听到这样的话语,面对这些懂事的学生,我自豪,我激动。今年送走的这批学生十分出色。二十多年来,我得到的同时,也付出了许多,其中有辛酸,有泪水。此时此刻,这些付出是多么的渺小。上级领导、学校也给了我许多荣誉,要感谢我的学校,我的领导,感谢我可爱的学生们!还有我的良师益友——书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感觉我的教学之路才走出一小步,我决心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用我的热情,用我的毅力,用我的智慧,把我的人生之路铺就得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张云鹰.开放式习作教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 辽宁省岫岩县岫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