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科背景为支撑 超越大学语文新诗教学困境
2013-04-29王淑萍
摘 要:诗歌氛围在营造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然而由于社会的浮躁和诗歌教学的薄弱,使现代诗歌面临来自时代和文类的双重困境而成为一个奢侈的话题。为超越困境,本文强调现代文学背景支撑下的诗歌教学,追求“深度教学”。
关键词:新诗 困境 超越
一、大学语文新诗教学双重困境
大学语文教学在大学课程的设置中,不仅是具有工具性的一门学科,更是一门兼容思想性、文学性和文化性的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育人以德、育人以智、育人以美的功能。同时大学语文也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基础课,在高校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作用至关重要,特别是诗歌氛围在营造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
诗歌在中国文学的独尊地位,导致诗人总是最先感受到时代对语文的压力。早在新文学初创时期,诗歌就承担了文学革命的急先锋。当年的文白之争,完成了从国文、文言到国语、白话的转变。在文白对立中自然强调了白话的语文通俗化的原则,但长期以来人们却忽视了国语之“语”的口语语言的文质彬彬的一面,导致语言缺乏应有的精致凝练而通俗散漫。学校教育特别是大学语文中的诗歌教学理应承担起传承母语优化母语的重任,但是诗歌教学在当代大学语文中占有的重要位置,却长期以来受到不应有的忽视,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困境;诗歌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本就是个较为薄弱的环节,加上社会的功利性导致学生普遍具有浮躁情绪,使诗歌成为一个奢侈的话题。
1. 来自时代的困境
这是一个诗意匮乏的时代。在物质世界丰厚多彩的同时,本应是一个心灵丰富多姿的精神高扬的年代,灵魂的升华远远滞后于社会的浮华。科学虽然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增加了我们的满足感,并且解决了我们许多现实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自身所特有的种种危险。知识的进步和控制力的增强会冲昏我们的头脑,使人们失去眼力,失去历史感,失去哲学观,失去对各种有关的文化价值的洞察力。很多学生认为,学了十几年的基础课,现在总算可以学一门技能,为自己即将走出校园面对社会做准备,因此不愿学习大学语文,认为诗歌也是脱离功利现实的一个虚无缥缈的文类。有的学生认为书本的大道理离现实太遥远了,没必要花太多的时间、浪费太多的精力在故纸堆里,上课时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看自己的专业书、英语,或是翻阅各种杂志,而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从网络上拼贴抄袭应付了事。专业技能成为高校的唯一。作为大社会折射的大学校园,不再是不为金钱所迷惑、不被权力所掌控的理性的、非功利主义的圣地,而成了浮躁与功利的就业教育的基地。而人文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在慢慢丢失。一个国家没有科技,一打就垮;没有人文,不打自垮。急功近利、缺少人文诗意关怀,使大学丧失了其作为“精神家园”的崇高定位。在这个诗意匮乏的时代,大学生诗歌氛围早已消淡,大学生“不务正业”的读诗被视为跟不上时代的酸酸的呆子,人数少之又少的诗歌爱好者,大多数难以坚守,有几人还能坚守自我那一块纯洁的心田去读诗、谈诗、论诗呢。
2. 来自文类的困境
诗歌作为文学四分文类之一,在教学中最难把握。它不像小说有人物、情节和环境,我们容易去把握它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环境渲染;不像散文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散漫而有序的娓娓道说,让读者从中领悟生活的意义;也不像戏剧那样充满了戏剧的冲突,在我们在各种矛盾中感受的人生的交织与各种张力间的互参。相比之下,诗歌教学最不易去把握。诗歌似乎给人们的错知就是抒情、空泛的呼喊、空洞的表白,或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没有历练的所谓的烦恼。殊不知,诗歌的另一面向——“知性”在等待我们大学语文教师去开拓。如何去把握它的象征、意象和韵律,如何体味字与字之间的巧妙组合可以变幻出无穷感觉世界,如何营造充满诗意的课堂空间氛围,如何去实现诗歌教学令人产生美感的教学目的是我们大学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应该追寻探索的终极目标。
为此,大学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不仅要爱好诗歌、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而且要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不仅要博采众家,厚积薄发,而且要了解和掌握学科最前沿的学术动态,把诗歌课堂教学作为陶冶情操的主要途径,在感知美、传播美的目的中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变革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较少人去读诗歌的背景下,大学语文诗歌教学必须结合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以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通过阅读、思考、共同讨论辨析、导引和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青年学生,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二、现代文学背景支撑下的诗歌教学,追求“深度教学”
1. 重新界定“语”“文”,追求“深度教学”
如何理解“语文”关系着如何处理教材中不同选篇的文类处理。从现代文学的学科背景出发去理解,“语”应该是口头语言表达,而这个表达不仅是通俗,更应该注意“文质彬彬”,“文”应该是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的综合。不同的教育阶段有所侧重地解决相应的能力问题,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小学阶段,语文两个字应该理解为“语言、文字”,在这个阶段把字写好,打好基本功,培养好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是第一位。到中学阶段,则是“语言、文学”,除了对文字有准确的理解,还要求对文学有所感悟。大学阶段升格为“语言、文学和文化”,当然是在对字词句的精确把握的基础之上,同时对应该把文学放置在广阔的中西方文化的背景之中来观照,这样才能收获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渐进过程,基于“语文”之本,在语文教学中,不抛弃“文字”,不放弃“文章”,由文学上升的文化层面,突出“大学语文”的文学性,追求文学中的文化色彩,使学生感觉到大学语文学有所用,能够指导人生,彰显人生的意义和美好。具有了这样的“语文”理解,才有可能具有大语文观。
对于大语文观倡导并非今日才开始,而如何理解这个概念却较少有人去关注。大学语观不仅仅是读、说、听、写诸方面的能力的分解,而是一種综合的能力、综合的语文素质,而要使学生的扎实的基础能够发展壮大,就必须要提升大学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超越传统的教学窠臼,不仅仅是讲每篇课文的内容和艺术特点,还要进行相关的中西方文化背景的链接,也可以是课文出处相关书籍的介绍,还可以是课文中人物、景物、事物等的相关链接,也可以是与此相关的书籍、人物、文化。尽可能扩大和补充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点,以点带面,以古带今,以篇带史,西学中化,深入浅出,既突出重点,又要扩大知识面。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更深地体会到学习这门课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大学语文教师,针对的大学生,而且是刚刚高中毕业迈入大学校园的大一学生。在“大学语文”等于“高四语文”的对位中,我们理应反思我们教学本身:我们是不是在层次上的提升不够,如何追求“深度教学”成为我们当前追求的目标。从文学本体出发,回归文学本体,彰显文学性教学是实现与实践上述教改理念的最佳途径。
2. 重建学科专业背景,超越新诗教学双重困境
每位大学语文教师其实都有自己的中文专业背景,只不过由于教学任务的不同安排,长期单一从事大学语文教学而缺失了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的纵深研究。如果是有着学科背景的有力支持的大学语文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循着一条线索可能会走得远一些。无论是哪一种情形,作为一名教师都应该有书房和课堂两个空间,这两个不可或缺的次第空间构成一位优秀大学教师的两个独特的精神空间。这也是大语同仁的共同追慕。没有阅读的写作是空洞无味的抒发,没有阅读的课堂是乏陈死板的教学。有自己独享精神自由的书房,买书——读书——品书,于此享受阅读的快乐,提升自我,使自我具有渊博的知识、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广博的文化视野。充满不断更新书籍的书房是我们作为一名教师的必需的精神独立与自由的象征,它应为我们自信地走向课堂做了最丰沛的精神的储备,也只有在课堂中我们才能完成一个充满灵感的教师的精神飞跃与愉悦。当然,我们并不是倡导回归书斋,而是为了更加自信地走进课堂自如地尽情发挥。
要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大学语文教师首先就要努力拓展、重建自己的学科专业背景,使大学语文教学有文学背景为依托,获得专业敏感度,力争在教学中体现学者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上升到文化与人生,增进与大学语文精神的情感距离:教师长于阅读并于阅读中博览群书增进心智,有助于课程内容的无限的开放性;其次是要热爱学生,热爱教学,具有奉献教育的思想与激情,立足师生共享的课堂。特别是诗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有诗意的情怀。这情怀其实既是教师自身投身大学教育激情的折射,又是长期阅读积累的厚积薄发。只有这样“深度教学”才会出现在我们久已渴慕的深深期待之中。所以我们教师理应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愿意、乐意上大学语文,使学生感受到大学语文是其人生不可或缺的一课。
作 者:王淑萍,硕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化传播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