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3-04-29王民中王忠志
王民中 王忠志
摘 要: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指图画式思考能力和操作性思考能力,前者偏重于辨认静止图形形态的能力,后者则侧重于移动或操作图形与物件的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观点作为“核心地理观点”,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目前,国内外关于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并不多。国外为数不多的文章中涉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文章主要是关于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内涵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性别差异研究等方面。在基于前人的研究和自己的思考上,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训练;概念;应用;创设;梳理
一、加强散和聚的思维训练
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说明思维活动始于疑问,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质疑,适时进行交流探讨并释疑,以达到发展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目的。散: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解决某一问题后能举一反三,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培养发散性思维时,有必要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逆向思维,指的是与正向思维相互联系但方向相反的思维过程。例如:讲到地球的运动时,一些学生对公转产生的意义理解不清楚,这时可以提出假设:如果黄赤交角变为0°、30°、70°时,会带来哪些变化?从而解决了学生的思维瓶颈,活化了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通过发散型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聚:即聚合思维,指的是在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共存的问题的根源,得出最优方案。
地理学科的地域性决定了教师要不断变换思维的角度,转换思维方式,以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二、利用经纬网,建立空间概念
经纬网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确定地表示任何一地的地理坐标,确定两点间的方位,这也是培养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基本方法之一。掌握经纬网定方位和地理坐标的技能,并能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不同的情景下进行转换,以训练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进而解决各种各样的地理问题。
三、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现代教学工具、教学手段通过其独有的表达方式和表现能力,可以把自然界许多抽象的地理事物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可以极大地开阔人们的视野。一些难以形成理性思维的地理事物,如:地球、地震、海啸等也同样能以易于感受的方式,真实的面目出现在学生的眼前。现代教学手段依据其“化大为小”和“化抽象为直观”的本事,为学生认识地理事物、形成空间概念和发展空间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是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引进”的东西。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直观生动地为同学们模拟出地球的公转和自转速度的变化,近日点、远日点的知识能让学生更加清楚的理解。因而,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具可以让学生理解更加深入、透彻,利于学生形成空间概念,发展他们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四、注重教学意境的创设
创设教学意境是一种看似比较费时费事的事情,但对于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一个好的教学意境的创设,收到的教学效果却是教师以独角戏方式讲授所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在教学条件不好的学校,通过创设课堂意境讲授比较抽象的知识是很合适的选择。
五、加强对已获得知识间的梳理
地理知识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整个地理知识构架下,知识间总有横向、纵向、多层次的联系,这就要求广大地理教师要善于发现规律、引导学生建立思维线索,并尽可能多地运用思维技巧,把地理事物、地理知识巧妙地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从而获得更深刻的理解。梳理知识间相互关系的时候,还要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知识中相类似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即横向思维。持续的横向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拓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知识面,实现思维的“迁移”。此外地理教师还可以采用讨论、竞赛、演示、演讲、自学等形式,进行反复训练,逐步发展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连续而漫长的过程。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培养,从教学策略看,要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需要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因而,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需要从地理教学过程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加强开发和训练,通过不断的积累,发展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洪玉,林崇德.中学生空间认知能力结构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2):6.
[2]闻祝达,陈慧芳,石庆得.国小高年级学童地图能力分析与学习能力指标拟定之研究[C].第四届海峡两岸测绘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4,8:7.
[3]于永德.高中生地理空间能力现状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7.
[4]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8.
[5]黄习.高中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系统培养[J].教育教学研究,200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