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情感教育,让快乐走进数学课堂
2013-04-29李应凤
李应凤
摘 要:在教学中,从情感教育出发,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兴趣,让快乐走进数学课堂。
关键词:情感教育;学习兴趣;快乐学习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是快乐和幸福的源泉。为了实现快乐教学,让快乐走进数学课堂,形成愉悦的课堂气氛,就要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享受学习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幸福,感受成功的快乐。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和有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猜测、操作和合作讨论的机会,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数学中有许多快乐。教学时,一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情况,将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物体的表面积,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让学生观察、测量教具长方体的长、宽、高,再让学生计算出做这个长方体的盒子需要多少纸板,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教室的长、宽、高,并让学生计算出粉刷教室的面积和所需要涂料的数量及所用的费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对一些新知识进行理解,体验学习中的快乐,思考中的乐趣。又如,学习“分数的认识”后,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用单位“1”表示,这样巧妙地创设学生熟悉的、有趣的生活情境,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不是单调枯燥的过程,从而更加热爱数学,喜欢数学。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浓郁的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爱上数学,学习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准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课堂教学变得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感受数学美
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教师引导学生仔细梳理教材就会发现,小学数学中的美还是处处可见的。只有发现了数学美,才能去欣赏数学的美,感受数学的美。比如,“黄金分割”可以算的上是和谐美的典型,而“圆”就是对称美的楷模。例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让学生自由发言,讲一讲在生活中、在校园里、在教室里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学生从中领略了对称美,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自然就能把学习当作一种美的享受。
四、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做数学”的乐趣
动手操作是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实践出真知,实践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对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认识”时,先拿出一个圆柱复习圆柱的知识,让学生说一说“做一个圆柱需要哪些材料”,接着,教师再出示一个圆锥,问学生:“你见过这种物体吗?在哪些地方见过?”同桌议议,学生列举了生活中的很多圆锥体。此时,教师再激发学生动手探究的欲望:“你们能动手做一个圆锥吗?”先分组讨论,再指名汇报,学生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这时,教师发给每组学生一个纸盒(里面装有各种各样的平面图形),要求学生根据刚才的讨论和猜测,拿材料动手做一个圆锥,比一比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然后,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上台展示本组作品并讲解制作方法,最后评出优胜组。
五、情感教育是快乐教学的增效剂
教师要以情感为纽带,用丰富的情感投入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掌握好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显得十分重要。其实,人都会因受奖励而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精神。所以,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气氛,在面对学生时,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看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说服教育要有语言艺术,不要有过多的埋怨情绪;教师不良的表现只会伤害到学生,不利于课堂教学。
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快乐地学习。在数学教学中从情感教育出发,关注每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调动一切情感因素,达到情感和谐的理想境界,快乐地学习,让数学课堂从单纯的知识讲解转变为学生的主动求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品质得到了塑造,真正达到了教学目标,使快乐教学走进课堂,从而高效地学习数学。
(作者单位 新疆石河子121团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