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拨学生思维 点燃创新火花
2013-04-29奚鑫美
奚鑫美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巧拨学生思维,可以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激发兴趣,思辨质疑,适时点拨,领悟解疑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关键词:巧拨思维;创新;探索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只是手段,不教才是目的。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之达到“无师自通”,乃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点拨学生思维,能激发其求知欲,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质疑,去欣赏。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学生只有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有学好语文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1)让学生诵读经典文学作品。如,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身的伟大抱负,杜甫不愧被誉为“诗圣”。还有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千百年来为人传诵,成为经典。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写雪后小山“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等描写手法,都是激发学生兴趣,熏陶学生热爱文学的极好材料。(2)让学生间开展竞赛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认真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竞赛活动。如,与语文教材相结合,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以“我爱文学”为主题,分小组合作编辑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首先给报起个有文学色彩的名字,如“火花”“萌芽”“新视窗”等,然后设计“我与名著”“名家简介”“文学新星”等多样化的栏目。让学生学有所用,能够使学生进一步加强语文素质的修养,在竞赛中互相切磋,共同提高,激发学生自学竞争的积极性。
二、思辨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实践证明:好的设疑是思维的“启发剂”。它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能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其求知欲及聪明才智由潜伏状态进入活跃状态,从而有力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如,在教学《为你打开一扇门》时,我在带领学生分析标题含义时问:标题中的“你”指什么人?作者要打开的是怎样的一扇门?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学生迷惘了,打开课文急于解读心中的疑问,这就巧妙地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再如,在教学《学问和智慧》时,作为一篇议论文,在教授新课时,必须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文章表达的主要观点。这些问题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而进入教师所设计的学习情境之中。
三、适时点拨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过程就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学生要在短时间内获取知识、开拓思路,离不开引路人教师的适时点拨。教师的“适时”非常重要。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的点拨启发,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如,在教学《幽径悲剧》时,为了把问题引向教学的难点“古藤萝的美被什么而毁灭?从中看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用一句话概括在怎样的幽径上发生了什么悲剧?(2)幽径的神奇体现在哪里?(3)为什么竭力表现古藤萝的美?文中从哪些角度写古藤萝的美?这样一步一步地点拨启发,学生的思维迅速打开,逐渐进入思考佳境,并在问题逐步解决的过程中尝到了乐趣。适时点拨启发,环环抓住学生心理,层层揭示问题,可以使课堂教学真正达到“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沐春风,双方都其乐融融”的境界。
四、领悟解疑
领悟解疑就是要联系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情感、语言的环境等方面体会文章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领悟解疑不是对文章的被动接受,而是在教师适时点拨的基础上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是一种在教学中融入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想象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主动发现过程。教师在解疑时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式,跳出“框框”,突破原有结论、观点。如,在教学《曹刿论战》时,我们习惯以鲁庄公的“鄙”来衬托曹刿的“远谋”。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探讨一下鲁庄公身上还未被我们认识到的优点。作为一个封建君主,他能接受一个普通平民的意见,从谏如流,就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明君。他能明白“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知道取信于民的道理,其实已经预示着那场战争的胜利。通过对鲁庄公优点的探讨,我们发现了一个崭新的鲁庄公。这是师生共同探讨的结果。因此要鼓励学生敢为天下先,标新立异,解疑时提出与众不同的新思路、新方法,以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兴趣,思辨质疑,适时点拨,领悟解疑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只要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点拨,就会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胡晓凤.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01.
[2]于漪.新世纪教师素养专题.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1.
[3]习培萼.智慧型教师素质探新.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05.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启东市海复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