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美”起来
2013-04-29吴一妮
吴一妮
摘 要:现在很多学生都不爱学语文,不喜欢上语文课,但只要让语文课“美”起来,让每一次学习语文的过程变成一种美的享受,学生一定会爱上语文课的。
关键词:教学实践;快乐;和谐;朗读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较之传统,改革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学生学习中不重视语文,甚至厌恶语文课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语文课缺少了“美”!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美的话,又怎么会有人喜欢呢?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美起来,从而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呢?笔者就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与做法来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美”在乐中
让语文课美起来,先得让学生乐起来,如能让学生乐起来,语文课自然也就“美”起来了。这正如佛家所言:“物随心转,境由心造。”学生的心情轻松快乐了,感受到的课堂自然是美好的,反之亦然。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使学生保持身心愉悦,使他们在快乐学习之余能充分感受“美”,享受“美”,从而喜欢上语文课。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乐”起来呢?
1.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而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创设和谐愉悦的环境,可以融洽师生关系,唤起学生欢乐的情感,使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令他们感受到语文课的“美”,使他们变畏学、厌学为想学、乐学。
在语文课堂上,要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采取民主、尊重的态度。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作品、美的话语、美的行为等,都无不体现对人的尊重。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当学生的自尊、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就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处,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尊重和信任。当学生有了进步时,应及时地给予表扬,满足学生的欲望,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注。批评学生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尽量避免在学生面前进行批评,不能一味地指责,更不能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保持身心愉悦,轻松快乐地学习。
同时,语文教师可以用爱心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之本,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认为,教师没有爱,就像池塘没有水。课堂上,教师一张真诚的笑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温馨的叮咛,一次真诚的交流,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令学生身心愉悦,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实现乐教与乐学的互相融合。
充满民主、尊重、师爱的课堂是和谐愉悦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上快乐如同汩汩喷涌的泉水润泽了语文,更润泽了学生的心灵,师生绽放的笑靥成了课堂上永不衰败的花朵。
2.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新课标、新理念的课改正在全国进行着,但传统的教学观念仍占据一些语文教师的头脑。课堂上教师如果总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一定会觉得厌倦腻烦。为了让学生能快乐地学习,作为语文教师,在不违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不必拘泥于一种或几种模式、套路,我们教师要敢于大胆创新,让课堂更开放、更富有生机和活力,从而让学生更轻松快乐地学习知识!
例如,有时,我会把学生分成几组,列出学习重难点让他们分组交流探讨,小组长最后发表探讨结果;有时,我还会让几个学生针对学习目标及重难点作课前深入预习,然后在课堂上请他们当“小老师”为学生讲课。这些“反客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觉得语文有情趣,从而喜欢上了语文,爱上了语文。
又如,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孔乙己》时,我让学生编写剧本,由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台上的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台下的学生看得啼笑皆非,学生沉浸在快乐的海洋中。学生在这样生动有趣的课堂中,学习到了作者精妙的情节设计技巧以及高超的人物表现手法,更感悟到了语文的美妙之处,这样新颖愉悦的语文课堂,每一个学生都会爱上它。
3.借助多样的教学手段
趣味的课堂因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而异彩纷呈。寓语文课堂教学于乐,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是借助录音机、录像机、实物、挂图、多媒体等,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直观的刺激,创设情境,变成一种美的享受。如,在教学《周庄水韵》这篇文章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周庄的精美图片,使学生陶醉在“水乡”的美景中,接着播放由名家配乐朗读的录音带,听完之后,学生再和着音乐的节拍,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这样虽然课文还没开讲,但是学生早已陶醉在周庄的美景中,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这些精彩纷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上语文课时能得到视觉、听觉等多感官的刺激,他们从中得到快乐,得到美的享受,自然也就会爱上语文课。
作为语文教师只要事事为学生着想,想方设法地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采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享受、得到快乐,我们的语文课就能真正“美”起来!
二、“美”在动中
要让语文课“美”起来,就要让学生动起来。课堂上最美的行为是学生积极的参与!郭思乐的《教育走向生本》中说道:“在美丽的教育世界里,两个生命——儿童的生命体和语文的生命体嬉戏激荡,也就构成了整体领悟语文教育的动人乐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些表明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应让学生动起来,以创新、实践为主线,让灵动成为新课程课堂的主旋律。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他们最大的自由和空间、最多的时间和信心,让他们每一个都动起来,从而让语文课充满灵动“美”。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动起来呢?
1.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意识
“课堂里出现生命的涌动,一个个学生或争相发表意见,或侧耳倾听,或小声嘟囔;发亮的目光,专注的神情,伴随着抑扬顿挫的语言,简直就是充满诗意与灵动的求知交响曲。”这是于漪老师对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诗意的描述。而这也表明,我们的语文课堂要想“美”起来,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也就是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为他们的发现和创造提供最大的开放空间。学生发表见解的过程其实就是个性得到发展的过程,我们应该使语文课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摇篮,鼓励他们发言,允许他们说些“废话”,甚至对教师的见解提出不同的看法。“对于灵机一动的想法,教师不要不屑一顾;对于出乎意料的想法,不要有先入之见;对于不恰当的想法,不要轻易否定。”要引导学生把各种想法轻松自然地表达出来。这样的语文课才能解放学生的心智,才能让学生的能力尽情地释放出来,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这样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让语文课“美”起来!
2.培养学生的自主调研能力
学生的自主调查研究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要让学生动起来,应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活动的舞台,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把课堂中进行学习实践活动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学生学什么内容、用何种方式、哪些人一起,全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只当旁观者,给学生做指导,提看法。当然,教师也应适时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深入生活,联系语文学科,多做一些调查研究。如,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语文,收集民间语文形式,从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体味民间语文的智慧与魅力。让学生搜集有关月亮的故事、诗句、歌词等,感悟中华民族对月亮的深情与寄托。带学生漫步古诗苑,学唱古诗,给古诗配曲,给古诗编舞,学生在自主探究实践中深刻地领悟诗词内涵,含英咀华,领悟到诗词的旋律美和节奏美,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这样灵动的语文课堂就像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它是智慧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是充满活力、激情奔放的课堂,更是充满美的享受的课堂。
每一位学生都会爱上这样的语文课。
三、“美”在读中
让语文课“美”起来,还得让学生读起来。课堂上最美的声音是学生朗朗的读书声!“三分文章七分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名言表明了朗读在语文课堂中具有非凡的作用和意义。没有朗读的课堂,只是“满堂灌”“满堂问”,课堂的气氛会是沉闷无趣的,更无美感可言!学生又怎么会喜欢?
朗读的过程是一个欣赏美、鉴赏美的过程,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可以使枯燥无味的文字变成秀美的山水、迷人的画卷,变成优美动听的欢歌,变成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有感情的朗读又如一味“兴奋剂”,撞击着学生的耳膜,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雪》这首词时,我指导学生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充满感情地进行反复朗读,学生真切地感知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毛泽东的伟大抱负和毛泽东词风的雄健豪迈,这就是朗读的魅力!
朗读,可以让学生领会、领悟语文的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朗读,可以让学生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培养创新精神,提高人文素养。朗读,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少了些热闹与浮躁,多了一份深刻与深沉;少了一份匠气,多了一份美感!
要想让语文课真正“美”起来,我们必须还语文课堂朗朗书声,让学生大声地读起来!让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总之,要想使语文课真正“美”起来,必须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真正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每个人都在语文课堂上乐起来、动起来、读起来。如此一来,语文课堂自然便“美”从中生,“趣”从中来,我们的语文课堂便会情趣盎然,美不胜收。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尚健丽.享受理想的语文课堂.长兴一中,2007.
[3]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 广东省茂名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