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教学为“职业特色”服务

2013-04-29孙健

课外语文·下 2013年2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孙健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旨在为社会输送实用技能型人才,语文课程作为高职教育的必修文化基础课,应看到高职教育下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重在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人文素养,突出实用性,创新教学方法,赋予语文教学“职业”生命力使教学为“职业特色”服务。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文素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当今,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适应生产力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为社会输送实用技能型人才,推进社会经济发展。语文课程作为高职教育的必修文化基础课,应看到高职教育下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使教学为“职业特色”服务。

一、实用技能型人才应具备的人文素养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职业院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对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及学生的继续学习和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温家宝总理曾说:“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不仅要培养求知,而且要培养思想道德、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可见,高职语文课应充分体现其“知识实用性”和“高等职业性”,重在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人文素养,即符合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水平所要求的“听、说、读、写”综合语文能力及情感精神内涵,具体包括社会交际能力、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学习能力及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内涵修养。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下的语文教学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培养目标,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科学调整教学方法,符合“职业教学”特色。

二、赋予语文教学“职业”生命力

高职教育下的语文课程其生命力就是突出“职业特色”,发挥语文的实用功能,切实提高实用技能型人才的人文素养。

(一)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语文课程地位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特殊性,往往是经普通高校录取筛选遗留下的群体,知识基础较薄弱,学习兴趣低,学习态度缺乏严肃性,学习目标及期待较低,缺乏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综合素质较低。教育部也指出,目前,我国正处于技能贫穷期,职业技能型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教育质量和专业结构不能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使行业发展受到制约。可见,如何通过教育切实提高职业人的综合素质使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水平的需求是职业教育的首要问题。职业教育体系下的课程设置应认真研究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人的素质要求,找准定位,提高培养质量。

职业院校的大多数学生存在着重专业课,轻基础课的倾向,使得基础课地位十分尴尬;大多的语文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普通高等语文教学模式上,难以摆脱精英教育的束缚,内容和方式拘泥于传统学科化系统的类型,缺乏对学生职业教育的考虑,忽视学生的职业差别,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可见,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不高,亟须提升;职业教育下的语文课程改革刻不容缓。

(二)选择符合地域职业特色的教学内容

由于高职语文课的学时有限,无法像义务教育及文学专业的学生那样长期、系统学习,因此高职语文教学应注重实效性,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地域特色、贴近本地区行业特点、岗位特点和学生专业特点;应以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水平和可接受能力为起点;注重适用性、人文性、时代性和趣味性,体现职教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认同感;关照学生的就业需要、个性需求和发展需要。同时细化教学内容,开设形式多样能够培养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选修课及语文活动。

(三)突出实用性,创新教学方法

高职学生语文根基薄弱,但思维较活跃;对理论知识点的学习兴趣低,对联系生活的事物较感兴趣。针对学生的这种特点,把语文知识贯穿于多种教学方法之中,保持学生对课堂的新鲜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讲到应用文写作模块,“计划”与“总结”是使用率高,较实用的必讲文体,按传统教学计划设置,计划文体2课时,总结文体2课时。两种文体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可采用对比式教学方法,把黑板一分为二,计划与总结同时对比讲解,让学生一目了然“计划是要做什么,如何去做”;“总结是做了什么,做得怎样”,这种设计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去对比学习,加深记忆。进一步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就业方向提供不同的范文参考。高职学生一般懒于动脑,教师就要时刻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教学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思维训练,发散思维、辐射思维和对比思维等等,并引导他们如何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运用这种思维,使学生看到语文的实用性,自觉成为语文的“乐之者”。高职下的语文教学方法要体现四个贴近,即贴近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兴趣、贴近学生专业和贴近就业方向,每节语文课都应是这四个贴近的有机融合。

(四)科学设置语文课程考核体系

高职语文的考核方式应突出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性、实用性,注重学生能力要素与精神要素的融合,参考社会行业考核标准,科学设置考核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考核体系应包括平时出勤、课堂表现、参与语文活动情况、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等,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

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应找准“职业”定位,关注学生职业人的身份特征,侧重于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语文教学真正融于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中,创新真正从职业教育出发的更加人性化、多元化的语文教学方法,让语文很好地为“职业特色”服务,让语文真正走进职业院校学生的心里。

参考文献

[1]吴满珍.大学语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于叔杰,张谷平.语文应用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龙大为)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