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洛因戒断者事件相关电位的临床研究
2013-04-29陈坤
陈坤
摘 要 目的:分析事件相关电位在海洛因戒断者认知功能评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9月在昭通市戒毒所的89名海洛因强制戒毒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居民8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事件相关电位检查。结果:观察组N1、P2、N2、P3峰潜伏期均较正常对照组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P2、P3峰波幅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事件相关电位潜伏期中N1、P2、N2、P3成分可反应一定的认知功能,可作为初步评价海洛因戒断者认知功能的客观手段。
关键词 海洛因戒断者 事件相关电位 认知功能
海洛因是目前国内滥用的主要毒品之一,也是毒性很高的毒品之一,吸毒者多表现为依赖性[1,2]。据统计,全球每年因吸毒而死亡的人数10万人左右,其中50%死于吸食海洛因[3]。海洛因滥用者有海绵状白质变性、皮质体积缩小、额叶血流量明显降低等病理症状,导致高级神经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4]。事件相关电位(ERP)是一种特殊的诱发电位,其反映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改变。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来评定海洛因戒断者的认知功能情况,从而反映事件相关电位在海洛因戒断者认知功能评测中的意义。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9年9月在昭通市戒毒所的89名海洛因强制戒毒者为观察组,全是男性,吸毒年龄平均24.5岁,强制戒毒1个月~1年,复发吸毒10名。文化程度:初中及其以下70人,高中10人,中专8人,大专1人,平均受教育年限9.31±1.52年;成瘾时间0.5~13.0年,平均2.93±1.96年;滥用方式均为吸入,剂量范围0.5~3.0g/日,平均0.92±0.52g/日。同期选择在健康居民中选取与观察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相匹配的健康人89例作为对照组。
事件相关电位检查:在安静的电生理屏蔽室内进行,采用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ERP检测。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电极,作用电极置于Fz、Cz、Pz,参考电极放置于A1、A2,电极与皮肤阻抗<5kQ。ERP叠加1000次,两组受试者平卧、安静、放松、闭目、注意力集中。使用听觉oddball法,通过耳机给予1000Hz的低频纯音及2000Hz的高频纯音刺激,强度80dB。1000Hz的低频纯音为非靶刺激,概率80%,2000Hz的低频纯音为靶刺激,概率20%。要求受试者能明确分辨这两种不同频率的刺激音响。当听到靶刺激时,用手按键盘,并默记次数,电子计算机会准确显示受试者的反应时间,正确反应率及错误反应数。先进行试验性检查,待其掌握后再进行检查。以Cz点数据进行分析。记录事件相关电位的N1、P2、N2、P3波的潜伏期及P3波波幅。
统计学处理:应用计算机统计软件包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事件相关电位测定值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经过测定,观察组N1、P2、N2、P3峰潜伏期均较正常对照组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P2、P3峰波幅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讨 论
海洛因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滥用的主要毒品,成瘾更快,使用3次左右便可上瘾,成瘾者一旦停止使用,就会产生严重的戒断症状,除普通症状外,严重的可对呼吸中枢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引起患者中毒而死[5]。
事件相关电位能够客观地反映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改变,为认知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方法与路径。事件相关电位记录具有直接性和客观性,其技术的无损伤性和高时间分辨率,均为脑功能活动的检测提供了更适宜的手段[6]。事件相关电位包括外源性成分-P1、N1、P2和内源性成分-N2、P300(P3)等。
事件相关电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可作为反映认知过程的客观生物学指标。Papageorgiou对20例戒断6个月的海洛因戒断者、18例强迫症患者以及2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研究发现,海洛因依赖患者与强迫症患者右额叶区P3波幅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的降低,观察组在右枕叶区P3潜伏期显著延长[7]。本文观察组N1、P2、N2、P3峰潜伏期均较正常对照组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P2、P3峰波幅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
总之,事件相关电位潜伏期中N1、P2、N2、P3成分可反应一定的认知功能,可作为初步评价海洛因戒断者认知功能的客观手段。
参考文献
1 刘登堂,江开达,徐一峰.工作记忆的脑功能定位研究[J].国外医学·精神病分册,2003,30(1):52-55.
2 覃世盛,张瑞岭,彭新贤,等.海洛因戒断者记忆功能的对照组成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8(3):175-176.
3 向虎,黄宣银,郭琼,等.海洛因戒断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对照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03,16(4):217-218.
4 郝伟,张瑞岭,谌红献,等.吗啡依赖的神经可塑性[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11,30(2):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