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闻视角与新闻聚焦角度浅析《西行漫记》
2013-04-29盛洁
盛洁
【摘 要】《西行漫记》作为西方记者第一部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描述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性专著,它的问世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在西方新闻界乃至整个新闻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本文试图从它的新闻视角与新闻聚焦角度,理清本书叙述框架,找到书本切入点,找准其报道的侧重点,分析《西行漫记》的成功之处,加以借鉴。
【关键词】《西行漫记》 新闻视角 新闻聚焦
《西行漫记》是埃德加·斯诺于20世纪30年代所著,这是第一本由外国记者撰写的系统化地介绍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革命运动的专著,这本书一经问世就引起了整个西方新闻界的轰动,在整个新闻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极大地支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作为第一位深入中国苏区政权核心地带,零距离采访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等众多革命领导人,与这些所谓的“赤匪”面对面交流,探寻红色中国的西方记者,斯诺用其所看所知所想化作文字为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正名”,打破西方媒体对于中共消息的封锁以及蓄意丑化,第一次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共产党的声音,还原出一个真正的中国共产党,让中国乃至全世界能够感受到那些可爱可敬又可畏的共产党人。
斯诺在他四十多年的记者生涯中,写了数十本著作,且这些作品大多与中国有关:《远东前线》可谓为一部真正了解亚洲的专著;《活的中国》让世界看到中国;《为亚洲而战》是斯诺对中国的深沉见解;《人民站在我们一边》阐述反法西斯终将取得胜利;《今日红色中国》讲述的是新中国时期呈现的新面貌;《大河彼岸》则是称颂新中国。在他的作品之中,最成功的当属《西行漫记》,一部用事实真相“呐喊“的巨作,斯诺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不畏艰险,历时五个多月,在西北红色区域实地采访,向世界做了最为真实的报道。而《西行漫记》作为一部新闻报道纪实类作品,它的成功并非偶然,除了本身的强烈的问题意识,独特的新闻视野,娴熟的写作技巧等外,为展现最为客观的一面,增加其说服力与可信度,通过精准选取视角,全局把握重点,找出事件“核心”,通过“说“与“看”,影响公众视野。
一、何为新闻视角与新闻聚焦
曾庆香对叙事视角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他在《新闻叙事学》一书中将其定义为“时间无论何时被描述,总要从一定的‘视觉范围被描述出来,要挑选一个观察点,即看事情的一定方式、一定角度,无论所涉及的是‘真实的历史真实,还是虚构的事件。”这与何纯关于这两个概念系统的分析与说明不谋而合,他认为,视角“在一定程度之上决定了新闻的叙事框架,即一篇新闻的观察点与视点”。它代表的是一种意识形态,以及强烈的价值介入和话语霸权,总而言之,就是关于“说什么”与“不说什么”的区别。而关于聚焦问题探讨的就更为全面了,热奈特开创性的采用较为抽象的“聚焦”代替了以往过于专业的视觉术语,他强调的“看”不仅包括视觉眼光,更加重要的是包含了价值与道德判断。而在何老师的《新闻叙事学》中,他也引用了杨义先生的一句箴言即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告知受众什么,重要的是受众需要什么来生动地描述新闻叙事聚焦问题。报道的“侧重点”不同呈现出的在同一“视角”下千姿百态的新闻现象。聚焦使得叙事眼光投射到新闻事实的“有意味”处,从而叙述出一个“意义的世界”。
二、《西行漫记》,多重视角,多类聚焦
1、视角独特运用,奠定书本大框架
斯诺在苏区这几个月走访多个地方,实地考察当地风土人情、人民生活情况、红军日常活动,采访大量的人物,通过与之攀谈,观察他们的生活生产作息,做了许多笔记,他访问的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值得我们借鉴。
(1)以“我”为视角还原真实世界。《西行漫记》与传统的新闻报道类报道传记有所区分,偏向于游记却比游记更为严谨且多于思考,整部著作通篇以第一人称来阐述所观所想,包括沿路观感、人物访谈、细节描摹等等,这样的选题视角决定了它严谨的叙事框架,可以这么说,《西行漫记》致力于用最为真实的笔墨来还原一个事实真相,即一个真实的中国共产党和它坚守的信念。
(2)多重问题,多方考量,确定思维走势。在《西行漫记》开篇,斯诺加以反思一口气提出了81个问题,内容全面且涉及多个领域,多角度的发问确定了整本书的观察点与视点,并在本章之后逐步加以解答。这些问题不仅涉略于共产党党建领域,如“中国的红军是不是一批自觉的马克思主革命者,服从并遵守一个统一纲领,受到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指挥的呢?”、“他们的纲领是什么?”;也有涉及于共产党人自身问题,如“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同其他地方的共产党人有哪些地方想象,哪些地方不同?”;同时还包括对于共产党领导人的诠释,如“他们的领导人是谁?”、“他们是社会先知,还只是为了活命而盲目战斗的无知农民?”。当然,除了对于上述问题的思考,关于共产党员日常生活状态斯诺也产生浓厚兴趣,“共产党员怎么穿衣?怎么吃饭?怎么娱乐?怎么恋爱?怎么工作”等等。综上而述,斯诺所提出的问题都是重要的、人们感兴趣的但是没有加以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充分看出,当时的国际大背景下,西方世界由于对于中国信息尤其是中共信息的全面封锁且丑化,导致西方大多数媒体对于中国共产党处于一片空白甚至是莫名仇视中,中国大部分地方尤其是西方媒体对于中国共产党都处于一边倒的态势,予以抨击,称之他们为“赤匪”,为一帮“新式流寇”,寻找事实的脚步让斯诺不畏阻挠踏入这片空白地,最终撰写出一本足以轰动世界的巨作。
2、多样聚焦多种运用丰富文章内容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除了敏锐的新闻视角,斯诺娴熟准确的新闻聚焦能力同样令人钦佩。为了最大限度的还原新闻作品,斯诺通过对人物全方位的采写,包括样貌、神态、举止、习性等方面都有着深入且细致的描述,而为了再现他的亲身经历,斯诺对于他沿途的风景特征、风土人情都有相当文字的阐述,在阅读过程中呈现出一幅西北风光、红军景象,从而更为丰富整本书的文章内容。
在《西行漫记》中,斯诺先后采访了几十位人物,上至领袖领导下至平民百姓都有所涉略,斯诺对于人物特征的描述颇具心得,细腻且独具慧眼,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人物形态。他描述邓发 “一头黑油油的浓发下面,一双闪闪发光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我,他的青铜色的脸上露出恶作剧的笑容”,“他把脸凑近我,露出笑容”,“摇摇脑袋,滑稽的撅起嘴,向我眨眼睛”简短几句对于眼神、笑容的聚焦就将一位长期潜伏于国民党内部,中共秘密警察头子的形象活灵活现呈现于读者眼前,从侧面展现出一位即使身处险境仍然乐观积极向上的共产党员的形象。同样的,在斯诺会见了苏维埃政权的掌权人物时,也不忘对于毛泽东有细节性的描述,“面容瘦削、看上去象林肯一样的人物……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一个让世界都投以好奇目光的一代领袖在斯诺笔下成型。随后,斯诺还有意刻画了随和亲民的领袖形象,“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做手势”,“他毫不起眼的坐在观众中间,玩的高兴”等等细节描述将领袖形象亲民化, 在描述毛泽东和夫人在发现一只飞蛾勇于扑火时,用“俯过身去”“看到他奄奄一息,高兴地叫起来”,“毛泽东认真打开一本书,把这片彩色的羽翼夹进去”等等同样让我们看到了其童真的一面,在他的眼中,毛泽东并不是所谓的神,他也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个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的性格”、“没有自大的征象”、“相当深邃感情的人”。
同时,斯诺对于新闻聚焦十分多元,表述相当到位,除了对于人物形象、性格的掌握精准巧妙外,对于细节的描写也十分细致,他描述了陕西的农田“倾斜”且“滑溜溜”,描述西北大荒野,红军在荒野上开垦农田的日子,他也描述了红军艰苦的日常生活,在他的笔下,彭德怀的司令部“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而他平常“只有两套制服,不配军衔领章,”将以往的已成意识的挥霍成度、蓄意糟蹋百姓的恶劣形象有利推翻,展现给世人一个朴实的具有中国最广大普通农民的民主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斯诺不但喜爱用眼睛去观察周围事物,同时也热爱通过面对面的聊天,多方面了解事情,在这本书中他与大量普通红军、百姓的谈话也占有重要比重。他与路途中碰到的最为普通的喂马夫李长林攀谈,聊他的过往,聊他的信仰,更多的是无名无姓的普通百姓,聊天内容多种多样,有的会涉及到中国共产党,更多的是日常的生活,他会寻问粮食的种植、牛羊的喂养,也会被问到“美国有没有鸡?”这样的问题,会接触到“红小鬼”,从他们质朴的对话中看到少先队员对于红军的热爱。通过一次次谈话,不但将朴素的、善良的广大劳动人们形象展现在世人眼前,同时经由多样新闻聚焦将中国共产党对于人们生活的改变娓娓道来。这一个个聚焦,让人们历历在目,印象深刻。
结语
从《西行漫记》可看出,作为一名记者所应具备的种种素养在斯诺身上都有出色的体现,对于新闻视角与新闻聚焦的把握,让一部本来沉重的负担的新闻报道变得生活有趣,意味深长。尽管斯诺所处的时代已然过去,但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所表现出来的记者素养,对当今的新闻实践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新闻人的成才之道,使新闻时代的新闻从业者得到激励和借鉴。
参考文献
①何纯:《新闻叙事学》[M].长沙:岳麓书社,2006
②谭君强:《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③曾庆香:《新闻叙事学》[M].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④安危、杜夏译著:《我在中国的岁月——海伦·斯诺回忆录》[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6
⑤武际良:《斯诺传奇》[M].华艺出版社,1995
⑥檀外元、郭六元著:《斯诺》[M].辽海出版社,2005
⑦斯诺著:《西行漫记》[M] .三联书社出版社,1978
⑧王永伦,《从〈西行漫记〉看斯诺的记者素养》[J].《中外交流》,2011(3)
(作者: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