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学视角看新浪微博的社交功能
2013-04-29徐超超
徐超超
【摘 要】借助互联网上的社交平台,人类可以超越传统交往的时空限制、主体范围限制、交往方式的限制。从社会学视角来看,网络的社交功能可以用“社会互动”一词描述。微博作为新兴的社交平台,既有传统的网络社会互动的特点,又实现对人类互动行为的重构。本文通过概述新浪微博作为网络互动平台所具有的共性,结合新浪微博互动呈现出的新特点解析网络中的社会互动,并探讨网络互动与现实互动的关系。
【关键词】新浪微博 网络互动 现实互动
互联网的产生,深刻而迅速地改变了社会互动的面貌,使网络互动与现实互动产生了交叉和融合。正如卡多索所言:“我们处在一个新空间概念之中,亲身的和虚拟的彼此影响,为新式的社会化、新生活方式和新社交组织形式提供成长的土壤。”在微博平台上,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个体在网络上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链接,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社群。这个活跃而富有生命力的社群影响着线上和线下的社会互动。
一、微博社会互动是网络互动的形式之一
微博社会互动是间接性的虚拟化的网络互动。所谓间接性,是指必须以电脑作为互动的中介,而虚拟性则指人们再也感受不到在物理空间中感受到的方位,也无法触摸到屏幕中所显示的网络事物。也就是说网民依赖电脑,并通过控制其输入和输出设备交互作用,在互联网平台上构建了一个完全悬浮于虚拟空间的人际交往圈。这种互动的间接性与虚拟性让网络互动的开放性大大增强,因此在互联网上,每个人既是观众,亦是演员;既是参与者,亦是组织者。微博用户既是信息的发布者,又是传播者和接收者,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喜好与别人交流和交往。
超时空性是网络互动的最大特点。它超越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在人的身体缺场的情况下,通过网络的多向互动机制,照样可以实现正常的交往。威廉·米切尔指出:“网络把交流空间予以分解,从而摧毁了地理代码这一法宝,并不存在哪一个地址更好的问题,即便人们看到你行走于合适的地方、同合适的人在一起,你也不能试图据此来定义你自己”。此外,网络互动中的语言性特征也不容忽视。与传统的社会互动不同,虚拟空间的交往主要依靠特定的语言符号。这种符号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传统的语言符号,如汉语、英语等;第二种是计算机语言,如JAVA等;第三种是网络语言符号,这是一种仅限于网民用于网上互动的新的语言符号。新浪微博以文字,图片,视频和为网民熟知的表情符号作为网络互动的载体。
二、微博社会互动呈现新特点
相对于QQ,人人网等社交平台,微博呈现出社会互动的新特点。从互动的主体看,微博互动主体打破了传统人际互动的模式,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更包括人与组织的互动,实时性更强。人们可以持续地展开一对一、一对多以及多对多的社会互动。微博方便快捷、反馈及时、碎片化等优势,被政府部门看好,两会代表委员可以通过微博接触到民众,进行议政,老百姓也能实时参与交流。这种个人与组织的互动充分体现出网络时代互动的新特点。
微博的社会互动更具有个性化的特点,突出的表现就是交往对象的高度选择性。因受到时间、空间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传统的交往只能在有限人群中选择交往对象,狭小的交往空间让传统社会互动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化。凯斯·桑斯坦认为网络交往需要两个条件,其中之一是“有一定程度的共同经验,假如无法分享彼此的经验,一个异质的社会将很难处理社会问题”,“共同经验,特别是由塑造的共同经验,提供了某种社会粘性。一个消除这种共同经验的传播体制将带来一连串的问题人格与网络互动的差异”。微博充分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既有现实世界早已产生的交往群体,也包括靠“机”缘和“趣”缘联系起来的从未谋面的群体,关注名人微博,我们成了与他们进行互动的参与者。个性化的另一表现是微博既能匿名注册,又可实名注册。通过匿名参与,我们可以借助微博发泄现实生活中的不满情绪,减轻生活的压力。这与米德的符号互动论中的“自我也存在着互动的过程”相吻合,匿名注册中的“主我”层面远远超过“客我”层面。微博上的大多数互动都采取匿名的方式,呈现给对方的只有个人爱好、情趣等精神属性,而涉及个人隐私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等社会属性在互动过程中并不能够体现。
微博上的社会互动呈现规范化态势,虚拟社会互动中的真实感增强。加V用户的言论更多的呈现一种社会责任;为净化微博平台,所有言论要进行技术过滤。此外,微模式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微话题,微相册,微群等,可以看成一种集体行为的模式,趣味相投的网友或有共同需求的博友,通过这种聚拢方式进行网上互动,进一步完善了微博的互动体系。
微博社会互动也呈现出一些弊端。首先微博上互动群体出现窄化趋势,据调查,微博用户大部分是年轻人,80%受过高等教育,处于社会底层的人较少使用远程社交。微博上的社会互动因社会地位和人格特质等的社会因素,呈现不平等态势。微博通过粉丝量来表明受欢迎程度,一般普通人的粉丝远远少于名人的粉丝,在一定程度上意见领袖掌握了微博话语权。微博社会互动的真实性也有待提高。长期采用网络互动,会使民众的行为方式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社会化脱节。很多人是因为在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互动受阻,才会转向虚拟社会寻求安慰和满足,消极地面对现实的人际环境,形成恶性循环,从而造成现实社会中人际互动的简单化和片面化。
三、网络互动与现实互动
网络互动并不能取代现实社会中的互动。一方面,网络互动是现实互动的扩张和发展,两者都对社会交往有重要意义。网络互动在空间、时间上是有一定重叠的。研究表明人们可能同时运用虚拟和现实两手社交策略,在网上表达不清晰、交往对象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包括性格、学识、阅历等)且缺乏技术条件支持的情况下,网民一般会选择亲身参与方式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而在预知面对面沟通可能会产生不愉快情绪、或是处理的事物过于琐碎时,网民一般倾向用网上沟通来避免一些无谓的烦恼。在互动方式不影响交际效果的情况下,很多人选择网络传达的沟通方式,以此与他人保持社会距离以取得更大的隐私空间。一些用户只与陌生人互动,将微博作为“日记本”,将现实生活中不便言谈的秘密记录在微博上。有学者对熟识关系的网络化给出了社会学意涵:“第一,它意味着在真实社会中,因客观原因被迫中断的熟识关系,在网络社会中,可得以继续维持。例如家庭中亲人的分隔,对于社会学者而言,这是否意味着‘家庭这个传统的社会组织,将因网络之助,而有了新时代的意义。第二,网民借助网络将可扩展社会网络的触及层面。也就是说,网民所拥有的‘生存的空间理论上应比一般平民来的宽广许多。”
另一方面,网络互动受现实互动制约,有向现实互动回归的趋势。根据戈夫曼的拟剧论,长期盘踞在微博等的网络互动中,民众就不可避免的根据别人的期望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努力压制别人不欣赏的某些方面,长时间这样,就易发生人格的扭曲,要求社会互动的参与者进行角色转变:从“网民”到现实中的“社会人”。在改变着传统的交际方式、交际场域、交际范围的同时,网络互动受到现实社会众多因素的限制,如个人的性格、所处的社会结构、文化水平等。网络互动是现实社会互动的交叠与延伸,在一定程度上还重构当前的社会结构。
结语
依靠碎片化的语言模式和广泛的人际交往圈,微博已经成为网络世界的一匹黑马。网民通过微博这个窗口,在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人际交往规范的同时,也在调整着自己的行为模式,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构建良好的人际网络。网络互动不能取代现实互动,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便利,进行人际交往的实习,那些放弃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而沉溺在虚拟世界中难以自拔的做法值得反思
参考文献
①杨品荷,《赛博空间中的社会互动研究现状——以新浪微博为例》,《中外企业家》,2011(4)
②贺佐成,《网络社会互动——一个基于结构与行为视角的文献综述》,《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10(1)
③郭丹茹,《以两会微博热现象谈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魅力中国》,2010(14)
④谢新洲,《互联网重构了当代社会的互动模式和组织模式》,《光明日报》,2010-5-27
⑤李芹:《社会学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