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的任务

2013-04-29周明敏

新课程·下旬 2013年6期
关键词:阐述心灵教育

周明敏

摘 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这个命题似乎是对本职工作的阐述。然而,这是个非常值得教师去思考的问题。当今的社会,由于人类的欲念:攀比,虚荣,物质以及一劳永逸的思想等等,已经让最初的那一颗纯净的心灵蒙蔽了,至少回头再想想,最初对孩子的期盼和希望已经越来越朦胧了。

關键词:教育;阐述;心灵

放眼看向现在的孩子,所有的休息日都被各个辅导班、兴趣班填满,家长们忙得不亦乐乎:送,等,接。不管孩子是否有兴趣,别人上了,我们家就一定不能落后。再看向房价,自从学校招生机制改革后,学区房就蹭蹭蹭地往上涨价,南京学区房都三万七一平,还是70、80年代的老房子。那么北京十万一平也算是“合理”。就这价格还有无数的家长贷款,借款,找关系,挤破头往里钻。明明白白反映了目前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难道只要孩子上了好学校,就一定有前途?曾经看过一期谈话节目说老师给孩子留下的作业是:回家给爸爸妈妈洗脚。大多数孩子从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深刻感受,可却遭到了很多家长的强烈反对:“洗什么脚啊?你把学习搞好了,就是对我最大的孝敬!”难道孩子一生的成败就是由分数决定的?又有一篇报道:中国的高考状元,受冷落于美国名校是常见的事。耶鲁大学校长在中国某著名大学演讲时曾说道:“我们招收和培养的是能改变世界的学生。我想说中国的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更没有时间去做改变社会的实践,因为他们的时间都用来补习功课,为高考考出高分而奋斗着呢。”这应该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偏差。

然而,只问成绩,不问心灵,造就出来的基本上都是高分低能,缺乏交往技巧,以自我为中心,冷漠麻木,承受不了任何失败和打击,这样的人,怎么能够适应现代化的社会生活,怎么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呢。再回到我们初为人父人母的那一刻,我们渴求的是什么:是孩子健康!当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我们渴求孩子除健康以外,一定要快乐!然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我们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可是这些要求,并不是建立在理智的、有益于孩子身心快乐的层面上,而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财富、地位、名望、虚荣心驾驭了一切。然而,这些仅仅能带来短暂的欢娱,而真正给予人们持续而长久的幸福感的是爱的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那才是幸福的基础。

所以,老师、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孩子心灵的健康、认知和情感。好比一架天平,一边放着认知,一边放着情感,只有两边都得到充足的滋养,天平才是平衡的,可惜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情感没有得到滋养,而是萎缩了。而认知却被提前发展了,这种失衡,会导致众多的心理问题。所以我们在要求孩子学这学那,获得充分认知的同时,多注意孩子情感的培养。给孩子自由,很多事情可以让孩子做主,培养他们独立的能力以及自信。放手让孩子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别扼杀孩子的创造力以及对美的理解感受,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真正的学习是建立在孩子主动要学的基础上,通过亲身体验而获得宝贵的生活经验。绝对不能跳过这个环节,直接灌输现成的“答案”或“知识”。即使孩子暂时记住了,却遗忘得更快,而且丧失了一次自主思维的机会,长此以往,主动探索答案的能力以及求知欲就会下降。那就是我们所说的机械式学习,不会从中获得快乐的体验。

我认为,教育首先要注重孩子每一次的情感体验,内心的充实和性格的发展比分数更重要。让孩子从要我学主动变成我要学,有自己的思想,敢于去思考,去尝试,去寻找答案。在人际交往方面大方,热情,乐于赞美别人。每一天都是快乐的。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我们家长老师本身就要以身作则。俗话说:“身教大于言传。”用我们的行动把正能量传递给我们最爱的孩子们吧!

猜你喜欢

阐述心灵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唤醒心灵
做勇于担当、善于传播的新闻人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情景式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