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学习支架 还给学生快乐
2013-04-29范秀英
范秀英
一、学习支架的初步认识
“学习支架”,简言之,就是建构主义者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比喻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搭建的支架。它强调教师必须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架,从而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知识与资源主动积极地进行有效探索。
学习支架的类型有很多,但在思想品德课中有效的学习支架有情境支架、问题支架、体验支架等。
二、学习支架的具体应用
(一)导入——情境支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支架是以情境创设为基础的,是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发现、建构、共享学习的“教学场”。情境支架的选取有很多种方法,如,音乐渲染、时政热点材料、学生的困惑等等,使学生在有效的情境支架下,产生学习与探索的兴趣。
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情境支架的选取就要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储备等基本学情,是创设情境支架的根基。教师要“以生为本”,创设情境支架导入新课,让学生在轻松、快乐、活泼的氛围中开始享受学习的快乐。
(二)探索——问题支架,呈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
1. 自主学习——初步了解学习内容。要实现有效的课堂,首先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离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效课堂”就无从说起。
在该课中,这一环节,我出示了如下问题支架。
(1)参照教材P79,查看“自己的意志品质”?
(2)阅读教材P80,知道“成功与意志的关系”?
(3)阅读教材P81-83,找出“磨砺坚强意志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完成自主学习部分。自学中,学生只对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内讨论解决,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及时点拨。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
2. 合作探究——有效交流生成资源。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也说过:“没有小组合作就没有生本。”合作探究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合作探究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支架,以小组的形式共同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合作探究,可以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同时也能让他们互帮互学、相互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获得更大程度地发展。
首先,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上设计问题支架,引领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储备基础上积极主动地探究。而且一定要给学生交代清楚合作探究的要求,让学生明白讨论什么、怎么进行操作等等,教师在巡视中指导学生具体方法及疑点。
學生在合作探究、讨论交流中,达到心灵的碰撞、情感的升华,从而提高独立思考,学会合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参与意识和成就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其次,因课的内容不同,问题支架的采取也不同,如在讲“名师录像课”时,这一课的重难点是“共筑师生情感桥梁”,我用了发生在教室里的故事:“一天老师正在投入地讲一道重要的数学题,突然发现下面有好几个学生交头接耳地说个不停,其中还有他一向器重的班长小强。一怒之下,老师要求小强坐到教室最后面的一个空位置上去……”。
出示的问题支架是这样的:
问题1:这场冲突会怎样发展?
问题2:老师只惩罚了小强,老师是怎么想的?
问题3:猜想被老师器重的小强为何会参与其中?
这些问题一提出,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这下教室里可热闹了。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还不罢休。
可见,问题支架的设置要深深地吸引学生,并要有梯度,给学生搭建思维的“脚手架”。教师只需要做到充分信任学生,大胆放权,真正依靠学生。在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有效交流过程中,不时涌动生成资源,课堂会因这种生成而变得精彩,学生也真正成为快乐学习的主人。
(三)提升——体验支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体验支架,就是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它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感受,体味、领悟,达到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内化情感的目的。
我认为,体验支架可以将文字的平面叙述,巧妙地转化为全方位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知识,体验收获,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能力;同时,也让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并外化为行为方式,实现“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