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对小学习作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3-04-29王玲

考试周刊 2013年64期
关键词:有效培养

王玲

摘 要: 作文教学历来既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头戏,又是令师生双方头疼的事。许多学生讨厌作文、怕写作文,一到写作就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手;写出的习作也多是言之无物或者缺乏个性化特征。其实,作文是融观察与积累、思维与品味于一体的知行统一体,是厚积薄发的过程和结果,是学生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思五种能力的综合性反映。文章认为,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类教学引导手段,不断丰富学生的体验,有效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开辟写作教学的宽阔道路。

关键词: 小学习作教学 能力与素养 有效培养

有抽象资料显示:对某地区小升初语文试卷的1500份习作进行分析,得分在25分(满分为30)以上的仅占12%左右,介于20~25分之间的占近67%的比例,18~20分之间的占总生数的15%,而18分以下(相当于不及格等第)的占6%的比例。这种调研结果不能不令人担忧。小学教学是人生的奠基铺路阶段,而学生在习作之初就显得如此疲惫不堪和毫无信心,未来之路如何能稳当地坚持下去?形成如此局面问责于谁,究竟是“师之过”还是“生之惰”?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克服急功近利的不良心态,在激发学生习作情趣的同时,引导学生狠下“诗外诗内”工夫,博采厚积、沉淀素养、聚集能量,努力达到“读书破卷、大气习作”的效果。文章结合小学习作的教学实践,对此展开论述。

一、引导学生认真做好习作前的博积准备活动

古语云:“有进才有出,有米方可炊。”学生要想较好地完成习作任务,首要一条就是写作素材的博采和厚积,先有厚积才有薄发,否则不过是空想和幻想而已。这种吸纳仓储和处理加工的素材来源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阅读积累、生活积累和情感积累。如阅读积累,自古就有“千里跬步,江河细流”之说,更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古训箴言。对此,无论是阅读课内文本还是课外文本,教师都要教会和引导学生通过摘抄妙词佳句、精彩语段、学写阅读体会等形式,养成善于积累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习作活动充足“备料”。再如生活积累,“生活处处皆语文,观察思维即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社会参观、劳动实践、游戏活动、自然现象、电视观赏和日常生活之中,处处留心并学会观察和思维,通过长期的训练和培养,促使学生“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中发现出美来”的能力,以有效增强习作思维的独创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之类的社会哲理,对习作教学是值得借鉴的。

二、引导学生认真开展习作前的模仿练笔活动

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对于习作指导总感到苦无良策。这不免有“熟视无睹”之愚。因为语文教材中的编选本文,都能用作常态化习作教学素材,如文章结构、语言表达、说明方式、修辞手法、句段作用、习作顺序、立意深浅、准确选材等,无一不是习作教学的内容。况且教材中的有些课文,稍加调整和变化,就可以作为范文用于习作教学。如《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从内容结构来看即类似于“读后感”。把文本分为“书的来历”、“书的主要内容”和“从书本中获得的启示或感想”三大部分,而后者又可分为“对文本名言的感想”和“对人物形象的感想”。这正是“读后感”习作教学的较佳版本。当然,教学中应当提醒学生注意,真正的读后感习作在对“阅读本文来历和名称”的内容安排要力求简洁明,这一点与本课结构安排是大有区别的;而对于一般性的“感想”对象,除了“话语和人物”,我们还可以由阅读文本中的“事件”引发感想。所以,笔者在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之时,让学生进行读后感文体的学习模仿活动。

三、引导学生注重开展生活中的自我习作训练

在学校教学中,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课程教学绝对属于“慢热型”双向活动,对此有人把培养语文学习能力非常形象地比喻成“语文功夫茶的制作工艺”。笔者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体会中总结出,习作教学更是需要“工艺的焙制和捶打”,否则就难以奏效和成形。因此,在小学习作教学过程中,执教者要善于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小学生在习作命题、立意取向、素材选用、结构安排和布局谋篇等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学习、思维和自我训练。在这一过程中,千万不可急于求成,讲求“熟能生巧”和“功到自然成”的火候炼制。对此,笔者往往引导小学生从写随笔入手。因为随笔能给学生以“选材自由、题目自拟、文体自由、字数不限”等充分的自由,让学生在毫无压力的愉悦心境中激情而作。如课间游戏、校外参观、假期旅游、生活见闻等各类现象都可作为随笔习作的内容,保持在不低于每周两篇的量就行。实践证明,“自由命题—半命题—命题”的小学习作“三部曲”,还是较容易让学生接受、适应和走向成功的。

四、引导学生在激励中不断增强习作成功信念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把“鲜花和掌声”毫不吝啬地送给优等生,而总是用“批评和训诫”的口吻对待那些基础较差、成绩落后、能力不强的学生和“问题学生”;常常放大优等生的进步,而对后进生的点滴进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常常能够容忍优等生的疏忽和缺点,反而放大后进生的缺点和错误。这种“情绪化教育教学”更容易促成学习心态的“两极分化”——学优生更自信,后进生的学习信心越来越弱。因此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千万不可“用一根尺子量人”,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习作评改中,对于那些“能力靠前”的学生可以要求偏严些,追求“严师出高徒”的教学目标;而对于那些“能力后靠”的学生适度放松要求,只要他们的习作基本符合要求,可偏高一些予以评价。同时尽量挖掘他们习作中的提高之处和亮点,并及时给予认可、肯定、褒扬和赞赏,以不断激励和增强其成功信念,从而丰富情感教学的有效因素。

猜你喜欢

有效培养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培养
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兴趣
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培养
初中信息技术课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