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课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2007-12-26武晓玲

未来英才 2016年2期
关键词:有效培养参与意识信息技术

武晓玲

摘要: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中,更多是娱乐、游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视线,应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很好地参与到信息技术的课堂互动当中,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信息技术;参与意识;有效培养

随着计算机软件及硬件的飞速发展,在中小学开展的信息技术课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计算机的发展。而在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中,更多是娱乐、游戏吸引了他们的注意视线,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很好地参与到信息技术的课堂互动当中,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呢?

一、了解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现状

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有十几年了,仍有一些遗憾。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学生容易对电脑产生陌生感、畏惧感,往往一个步骤操作不起来,就束手无策了。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不够。二是有些地区经济欠发达,使学生与电脑很少接触。三是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经验相对缺乏。

二、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1、利用好奇心理,培养学习兴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各种新生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根据调查,许多中学生学计算机都是出于对计算机的好奇而学的,作为计算机教师,更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经常”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好课,来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使他们乐学,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的兴趣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这节信息技术课程的实例和效果很感兴趣,他们就会表现的很兴奋,很想知道如何才能制作出这种效果呢?就会全神贯注、兴致勃勃地学习这节课的知识,自然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就高了,但是在有这种好的教学效果之前,信息技术老师要在上课之前花很大的精力备课,对学习的内容和实例反复的实践,使每一堂课都有兴趣让学生学习。

2、以游戏带练习,强化基本操作。初中学生,课后接触到电脑的机会较少,所以大部分学生很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是一遇到要求自主操作的内容,就觉得信息技术课艰深枯燥、繁琐难学。怎样才会让他们觉得不烦呢?怎样让学生在课堂45分钟里,掌握并强化电脑操作的基本技法呢?玩耍是儿童的天性,寓教于乐是最理想的教育方式。根据中学生身心特点,根据信息技术这门功课特点,玩,恐怕是最合适的了。孩子们玩得高兴了,带给他们的欢乐就多,学到的知识技能也多,而他们感觉到的学习负担就少,继而他们继续学习的欲望就强,期望就高,也就是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不用调动自然高涨了。同时,在游戏过程中,教师的组织管理必不可少,要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节奏,不能随意“放羊”。另外,无论课里课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监督和品德教育,告诫学生不要玩“网”丧志,不要涉足大型游戏,防止沉迷。

3、促进独立思考,培养实践能力。独立思考不是异想天开的胡思乱想,而是应该遵循正确的规律和方法。在学生动手设计邮票之前,首先要引导他们回顾和“现实版”的邮票,构思邮票的样式、邮票的票面构图以及所要表现的主题等,然后再去尝试设计邮票,这就要求学生要回顾和“现实版”的邮票有什么不同,仔细观察邮票的票面构成,思考如何设计邮票等问题。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不宜过细,将更多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空间留给学生。

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过程。信息技术教学要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从“不会学”到“会学”,从“会学”到“会用”,实现了从“知识”到“能力”再到“素质”的转变。

4、尊重学生主体,培养创造思维。初中的信息技术课中,学生水平两极分化的现象尤为明显。我所教学的班级中,大约90%的家庭没有购买电脑,学生在初学阶段,对电脑几乎一无所知,与购有电脑家庭的学生相比,差距是惊人的。这样,在同一个班级中,如果教学内容太浅,有操作基础的学生会表现浮躁,认为在浪费时间;讲深一些,没有操作基础的学生就会觉得在云里雾里,不知老师在说什么。为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课程进度、深度的把握就成了一个研究的关键。教学过程中,我既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机实习时,我总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开始个别学生有畏难情绪,依赖性很强,希望老师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故意不理他们,也不许相邻的学生帮忙,这些想“偷懒”的学生只好自己摸索,当他们自己最终解决了问题时,特别兴奋,有一种特殊的成就感,以后也就乐于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启迪了学生创造的思维。综上所述,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及年龄、心理、生理的独特性,方式要灵活多样,内容要丰富多彩、活泼实用。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和发挥的空间;课后,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多一些互动交流,他们才会感到信息技术课真的很实用,上信息技术课,真的很快乐。

猜你喜欢

有效培养参与意识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