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的美丽
2013-04-29刘鑫
摘 要: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其风格鲜明、匠心独具的创作手法使她被公认为杰出的现代短篇小说大师。《布里尔小姐》作为曼斯菲尔德代表作之一,因其出色的现代主义特色而受到评论家们的青睐。本文将以文体学家利奇(Leech)以及肖特(Short)的理论为基础,拟对《布里尔小姐》中的模糊语做全面的分析,阐述其如何彰显布里尔小姐真实的内心世界,并赋予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独特魅力,达到了形式与内容合一,形式为表达主题而服务的目的。
关键词: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布里尔小姐 模糊语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 1888—1923)是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史和英国短篇小说史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和同时代的著名作家伍尔夫、劳伦斯等人被誉为英国20世纪初文学领域的改革者和创新者。曼斯菲尔德的作品中没有跌宕的情节,她只是把握住平凡人日常生活中的某个人生场景,以其灵性的笔加以描绘,将文字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致,从而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她以辛勤的劳动收获了文字的精细,正如她给丈夫约翰·默里(John Middleton Murry)的信中写的那样:“你知道我是如何斟字酌句,已经没有修改的余地。”《布里尔小姐》这部作品,体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营造出一种可供阅读的语言氛围,展现了曼斯菲尔德重视细节的独树一帜的风格。本文将以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布里尔小姐》为研究对象,拟对《布里尔小姐》中的模糊语作全面的分析,从而展现出布里尔小姐孤独、幻灭的内心世界,达到形式与内容合一。
《布里尔小姐》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布里尔小姐是一个平凡而孤独的女人,长期穴居于阴暗的斗室,过着寂寞凄苦的生活,但她从未丧失对生活的热爱,她内心极度渴望能生活在人群里,所以她每到星期日必到公园小憩,听听他人的谈话,借以分享他们的生活,抚慰自己那颗孤独的心。她幻想自己在参与一场盛大的演出,最终幻想被无情地熄灭,她又躲到那个黑暗狭小像个壁橱一样的家,但即便是在自己的家里,她心底深处那被压抑的幻灭的痛苦也未能痛痛快快地宣泄出来。作者通过巧妙地运用语言文字,将主人公细微的心理活动渗透于字里行间,进而表现出女主人公布里尔小姐从幻想到幻灭这一主题,既充分实现了形式与主题的统一,又显现了模糊语言的魅力。
文学与文体学有直接或间接解释语言与艺术功能之间联系的作用。文体学家利奇(Leech)以及肖特(Short)在《小说文体学:英语小说的语言学入门》一书中提出把文体特征分为四个大标题下:词法类别、语法范畴、修辞格、连贯和上下文语境,每个大标题下又细分有小类别,以便于对文本的文学效果与文本自身的联系有更详尽的解析。这四大类分别是:词法类别,其中包括名词、形容词以及动词;语法范畴,包括句子类型、句型复杂程度、从句类型、从句结构、名词短语、动词短语以及其他从句类型;修辞格,包括语法组合、词法组合以及音系组合;连贯和上下文语境,包括连贯性和上下文语境两方面。在众多突出的文体特征中,最容易引起关注的便是词汇层面了。在该部作品中,最显而易见的便是曼斯菲尔德对模糊词语和表达的选择。本文将结合以上文体学家的理论以及《布里尔小姐》的文本特点,着重从词汇方面,尤其是对词语的模糊性加以分析,以揭示模糊语对揭露小说主题的价值以及其赋予作品强大的艺术魅力。
模糊词语,通常语义比较模糊,能引起模棱两可的感情。重复使用这类表达能带给整部小说漂浮不定的情愫,仿佛能遇见故事悲伤绝望的结局。伊丽莎白·鲍恩(Elizabeth Bowen)在评价曼斯菲尔德小说创作上的造诣时指出,曼斯菲尔德有运用模糊语言的独特天赋,“正是她招牌式的模糊性语言丰富了她的叙事,推动着她的故事向前发展”{1}。
纵观全文,作者并没有对女主人公的窘境进行直接的描写。对于布里尔小姐的住所,作者并没有花大量笔墨去凸显其“狭小”“阴暗”,“像小橱柜一般的小屋子”。直到故事的结尾才恍然大悟,不仅仅是女主人公,读者亦然。正是在心中的秘密被揭穿的瞬间,在读者,更重要的是女主人公自己痛苦地意识到原来布里尔小姐谁也不是,只是个年长的、孤苦伶仃的、痛苦的老妪。重读一次,即使是最麻木不仁的读者也能感受到小说叙事中渗透出的不安。事实上,一种不安的气氛自始至终贯穿于整篇小说中:
尽管阳光明媚——蓝天涂上了金色,巨大的光点犹如泼洒在公共花园里的白葡萄酒——布里尔小姐很高兴自己还是决定戴上了狐皮围巾。空气中一丝风也没有,但当你张开嘴时,却有那么一丝丝凉意。那感觉犹如你要吸一小口冰水时从杯子里冒出的凉气那样。不时有一片落叶从无人知晓的地方飘来,从天空飘来。(Although it was so brilliantly fine…The air was motionless, but when you opened your mouth there was just a faint chill,like a chill from a glass of iced water, before you sip, and now and again a leaf came drifting—from nowhere,from the sky.){2}
虽然天气晴朗,但“一丝丝凉意”无不透露出一种无法言喻的不安。“faint”本义是“模糊的,虚弱的”,用在此处指的是布里尔小姐潜意识里感受到的那种微弱的凉意,以及由于这一丝丝凉意引发的隐约的不安,因此寒意也包含了多层意蕴,从文学角度看,“faint chill”反映了主人公对这股凉意略带不满。大多数字典也从精神分析以及社会语言学的维度解释“chill”这个词:“一丝让人不悦的凉意,尤其因为恐惧或气馁”,“态度冷淡,不友好。”{3}当然,作者在创作文章时并不会告知读者到底取该词的哪个意义,即使到故事的结尾,作者也没提及,全靠读者去思考,去联想。曼斯菲尔德热衷于留些空间,通过这种意蕴模糊的技巧,读者可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凭借自己的理解去解读某个词语甚至主体深刻内涵。这样的开头为后面悲剧主题的升华奠定了基础。“chill”容易让读者产生这样的场景:深秋,略凉,落叶纷飞,这也是为什么布里尔小姐决定戴她的狐皮围巾的原因。又或者读者会这样理解:“chill”一词影射了布里尔小姐的孤独、绝望,是她心情的真实写照,只是她自身并未意识到也不愿意承认。这个词不断地出现,主人公的心情也随着乐队的节奏此起彼伏,这丝“凉意”似乎已经深入她的骨髓,看似幸福的时刻却隐约流露出一丝伤感。
除了“faint chill”一词以外,“And now and again a leaf came drifting, from nowhere, from the sky.”中的“nowhere”、“It must have had a knock, somehow.”中的“somehow”、“And when she Breathed, something light and sad—no, not sad, exactly—something gentle seemed to move in her bosom.”中的“something”等词无不让不确定性充盈整篇文章。(And what they played was warm, sunny, yet there was just a faint chill—a something, what was it?—a something that made you want to sing.)”④正是这些模糊语的使用,读者能隐约感受到无名的伤感,随着文章的发展,这种伤感愈发凸显,到小说最后,一个孤苦伶仃、孑然一身,又被无情摧毁希望与梦想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
事实上,对于模糊性语言的使用,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传统的观点认为应避免模棱两可、表述不精确以及指涉宽泛的词的应用;但语言学家舍乃尔(Channell)认为客观世界存在着一些感知意义上的模糊事物。从某种程度上说,模糊形象能更好地表现主题。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说道:“用一副犀利的画来代替一副模糊不清的画是优势吗?难道模棱两可的这幅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⑤
综上所述,通过对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布里尔小姐》中模糊语言的分析,我们进一步领略到了这位优秀女作家高深的写作艺术,尤其是其驾驭文字的本领。《布里尔小姐》就像一幅模棱两可的画,作者使用大量模糊语言以及表达,未加一句评论,以激起读者的想象,留给读者自己去解读,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冷漠,浸入肌肤地体验布里尔小姐所受到的心灵重创,领略曼斯菲尔德的文字带给我们的苦涩的味道。正是模糊语言的使用赋予这部作品一种特殊的、捉摸不透的美感,也正是语言的模糊性让我们能够品味曼斯菲尔德语言文字的魅力,同时让我们更真切地体会到了幻灭这一主题,实现了形式与主题的统一,具有永久的鉴赏价值。
① Bowen, Elizabeth. “Introduction” in Stories by Katherine Mansfield. Boston: Vintage Books, 1956,p9.
② Chiu, Aman & Al.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2nd ed. Shanghai: The Commercial Press, 1998,p241.
③④ Katherine, Mansfield. The Collected Stories of Katherine Mansfield.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1,p330,p334.
⑤ Channell, Joanna. Vague Languag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and Education Press House, 2000,p11.
参考文献:
[1] Channell, Joanna. Vague Language[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and Education Press House, 2000.
[2] Daiches, David. The Critical Response to Katherine Mansfield[M]. London: Greenwood press, 1996.
[3] 陈红.曼斯菲尔德的叙事策略和语言风格[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3(2).
[4] 顾冀梅.从《布里尔小姐》看曼斯菲尔德的语言艺术特色[J].时代文学,2010(2).
[5] 利奇(Leech,G.N.),肖特(Short,M.H.),申丹著.小说文体学:英语小说的语言学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6] 曼斯菲尔德.曼斯菲尔德日记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
作 者:刘鑫,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在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国文学。
编 辑:杜碧媛 E?鄄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