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斋志异》鬼小说中的“以人为本”思想

2013-04-29田春艳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聊斋志异以人为本

摘 要: 一本幽冥之录,讲述了多少离奇;一部孤愤之书,寄托了几多理想。《聊斋志异》鬼小说描述了形形色色的鬼,却突出了人的地位,彰显了人的情感,体现了对人的重视;刻画了光怪陆离的鬼界,却始终重视生命,尊重人的生命权,倡导生命的质量。作为谈鬼之作,《聊斋志异》鬼小说没有简单地停留在原始灵魂信仰的层面上,也未单纯地停留在传统道德的支点上,而是以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深深铸就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 《聊斋志异》 鬼小说 “以人为本”

《聊斋志异》初稿名为《鬼狐传》,鬼小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世纪20年代,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就曾对《聊斋志异》予以高度评价,认为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郭沫若亦认为,《聊斋志异》鬼小说不仅“写鬼写妖高人一等”,而且“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不仅如此,《聊斋志异》更深刻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正是这一点,使得这些鬼小说脱离了传统鬼小说中宗教和道德的窠臼,在历史长河中展示了顽强的生命力。

一、对人的重视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尊;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本”。《礼运》云:“人者,集天地之德……五行之秀气也。”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云:“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聊斋志异》鬼小说继承并发扬了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精髓,充分肯定了人的地位和价值。小说中形形色色的鬼各具才艺、力量超凡,但是,无论如何出众,他们并不以鬼为荣,而往往在言谈举止中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对生而为人的向往。

(一)对人的地位的尊重

人鬼孰轻孰重?鬼在面对人时,常以“异物”自称,表现出对人的地位的认可和尊重。小惠归家省亲,不得不借邻女之躯——“我今异物,父母觌面,不啻河山”(《珠儿》);李氏身为女鬼,“尔日抑郁无聊,徒以身为异物,自觉形秽。别后愤不归墓,随风漾泊,每见生人则羡之。昼凭草木,夜则信足浮沉”(《莲香》); 莱阳生见到死去的朱生后,“大骇却走”,朱生拉住他说道:“仆与君文字交,何寡于情?我虽鬼,故人之念,耿耿不去心。今有所渎,愿勿以异物猜薄之”(《公孙九娘》);宦娘虽然多才多艺,对温如春心存爱慕,但却“恨以异物不能奉裳衣”,于是暗中为温如春寻求佳偶,以报眷顾之情”(《宦娘》)。以活生生的人为正常的状态,以死后为鬼为异常状态,人之为重,一目了然。

随着人们对原始灵魂信仰认识的不断深化,人的智慧和力量更加强大。在展示人与鬼之间的关系时,鬼常常显得“智不如人”,凸现了人的智慧。鬼外在看似很强大,但内在知识修养却远远比不上人。因此,人可以教鬼读书,成为鬼的老师。在《秋容小谢》里,女鬼秋容、小谢精灵古怪,书生陶望三却可以教她们(以及小谢的弟弟三郎)读书,使之明理;《爱奴》里徐生被死去的施叟聘请教外甥读书;《元少先生》中,韩元少甚至被冥界王者聘请为子师。人可以去鬼的统治地任职,甚至可以当阎罗,如《李伯言》中的李伯言、《阎罗》(卷五)中的李中之、《阎罗》(补遗卷)中的徐星和马生;还可以任勾魂使者(也即“走无常”),如《棋鬼》里公圉役马成。小说中很多人都可以自由出入冥界,甚至“杀鬼犯法”而安然无恙,极为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人对于“异域”——鬼界的藐视,对于自身力量的自信。

(二)对人的情感的彰显

《聊斋志异》鬼小说表面是写鬼,但书中的多数鬼与人一样,有着人的感情、人的性情。一个个“重情”的鬼比人更让我们感动和赞叹;一个个具有人性的鬼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人的性情。

鬼具有人的情感,极其重视亲情。《聊斋志异》的第一篇《考城隍》写宋公被任命为河南城隍,但以“老母七旬,奉养无人,请得终其天年,惟听录用”请辞,感动诸神,终于如愿。还有一些鬼为庇佑子孙而出现,陈锡九的父亲死后被任命为太行总管,他帮助儿子度过危难、夫妻团圆,并助其摆脱了经济困境(《陈锡九》);荆卿、玉卿的鬼祖母刘夫人为之物色经纪人廉生帮助他们重创家业,并使兄弟亲戚“往来最稔”(《刘夫人》)。另外,《龙飞相公》《申氏》《鬼作筵》中的鬼都曾为庇护后代而做事。

鬼不但重亲情,还重友情。人生不可无朋友,患难之交最能显示真情。乐云鹤、夏平子相交莫逆,“夏遘疫卒,家贫不能葬。乐锐身自任之。遗襁褓子及未亡人,乐时恤其家,每得升斗,必析而二之,夏妻子赖以活”。死后的夏平子并没有忘记这份真情,所以他怀着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的感戴,成为其子嗣,以报大德(《雷曹》);陆判和书生朱尔旦因酒结缘,成为好友,这位冥界的判官可谓是朱尔旦的“益友”,他帮助朱生洗肠易心,使之文思大进;还帮助朱妻换首增美,以满足朱生的贪心。在朱生死后,两个鬼朋友的关系更加密切,陆判还推荐朱生“督案务”,使朱生在冥界“受有官爵,亦无所苦”(《陆判》);另一篇突出友情的小说当为《王六郎》,由初次见面到熟识,溺水鬼王六郎与许生成为“情逾骨肉”的好友。一鬼一人感叹相见恨晚,对友人的无私帮助以及那份长久绵延的思念,怎能不是人间真情中的极品!

在《聊斋志异》鬼小说中,鬼的“情”字更突出地体现在爱情上:很多小说中的女鬼就是因为爱情而出现于阳间的。如《公孙九娘》《鲁公女》《巧娘》《土地夫人》《伍秋月》《金姑夫》《鬼妻》《吕无病》《温姬》《薛慰娘》等,几乎所有美丽多情的女鬼身上都体现了对爱情的渴望、向往和维护。在原始信仰中,人本来是很畏惧鬼的。但是,在《鲁公女》中,情况大为不同。鲁公女突然暴卒,鲁公寄女灵柩于张生所读书的寺中,张生不但不害怕,反而“敬礼如神明,朝必香,食必祭”,日夜祈祷与鲁公女能人鬼相见。半月后,终于感动了鲁公女,其鬼魂前来与张生相会,并成就了美好姻缘。有什么能比爱情的力量更伟大呢?它能让人不惧怕鬼魂,勇敢冲破阴阳界限,成为眷属。真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使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鬼亦有情,有着和人一样的感情,有着和人一样的美好心灵,让人能冲破“异类”的束缚去爱,并且发自内心地付出自己的爱。这些美丽多情的女子,用她们的真情收获了人间至纯至真的爱情。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爱情,是天下多少有情人盼望的结局!

二、对生命的重视

人为贵,生命自然可贵。《聊斋志异》鬼小说重视人的生命权,更重视生命的价值和质量。

(一)重视人的生命权

按照原始的信仰,冥界往往掌握着世间人的生死。但在小说中,即使是阎罗也不敢忽视人的生命权。很多人死后,经过重新审核后,如果被确认为“误勾”则可重新生还。张某暴卒,随鬼使去见冥王。“王稽簿,怒鬼使误捉,责令送归”(《僧孽》);杜翁被小鬼勾魂,途遇友人张某,经过张某帮助核实,“持牒人来,自认其误,释令归”(《杜翁》);孙五粒的僮仆恍惚被人摄去,阎王见到僮仆后发现勾错魂魄,“因遣送还”(《郭安》)。对于被小鬼错误勾魂而来的人,一般都要经过阎王审核后才可定论。即使不能及时遣送还阳,被误勾的人也会得到相应的善果。王兰被误勾而暴病死,阎王“责送还生,则尸已败”(《王兰》)。于是,鬼使帮助王兰夺取了狐狸的仙丹,使王兰成为鬼仙。重新审核一些鬼魂的生命权,体现了对生命的重视。

(二)重视生命的质量

重视生命,更应该重视生命的质量。这是《聊斋志异》鬼小说所积极弘扬的。拥有生命固然重要,但如何活着,在哪里活着能更好地享受生命,却是每一个生而为人的生命所必须面对的。如果活着,在阳间不好,不妨换个地方。为了生命的质量,最大限度地享受生命,人可以作鬼、可以去阴间,而不在乎生命的形式。《锦瑟》中的王生,因不堪忍受其妻,自谓生不如死,宁愿在地下给锦瑟服役也不愿生还。戚生之妻死去后与丈夫鬼魂相聚,悠然自乐。被冥界发现并阻止后,自言“情之所钟,本愿长死,不乐生也”(《章阿端》);心爱的姑娘连城死去,乔生也随之魂归地府,为了和相爱的人在一起,宁可放弃珍贵的投生机会(《连城》);济阳祝村的祝翁,死而后返,就是因为担心年迈的老伴在自己死后生活得不舒心(《杜翁》)。小说不仅让我们想起作者蒲松龄,其妻子去世,他倍觉伤感,写下“魂若有灵当入梦,涕如不下亦伤神。迩来倍觉无生趣,死者方为快活人”的诗句。这位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伟大作家,在小说中印上了自己的生命印记,最终感伤而病,离开人世。对生命质量的追求,是生命意义的升华。

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的是当之无愧的经典。在《聊斋志异》鬼小说中,处处可见“以人为本”的光影。在这个洋溢着人间烟火的鬼魂世界中,生命是如此可贵,鬼是如此温情。这份浓浓的人文精神,不仅温暖着古往今来读者的心,更照亮着四方上下人民的路。

参考文献:

[1] 蒲松龄.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M].济南:齐鲁书社,1981.

[2] (清)赵起杲.青本刻聊斋志异例言[A].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M].中国古典小说名著资料丛刊(第五册)[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3]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

[4] 汪玢玲.鬼狐风情——聊斋志异与民俗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5] 姜生.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伦理论稿[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6] 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7] 蒲松龄.聊斋自志[A].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作 者:田春艳,文学硕士,天津职业大学社科部讲师,南开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典小说与文化。

猜你喜欢

聊斋志异以人为本
《聊斋志异》:不一样的魑魅魍魉
《清史稿》灾异卷及《聊斋志异》的形象设定
STRANGE TALES INDEED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论《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