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谷山调的艺术价值

2013-04-29郭海杰

青年文学家 2013年7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审美

摘要:谷山调是流传于我国山东省阳谷县境内的具有典型地域性的民间小调,具有很高的艺术与欣赏价值,我国宝贵的民间艺术遗产。随着中宣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政策的出台,像山东落子、山东琴书、山东快书、河南坠子等一系列民间曲艺都得到了很好的挖掘和保护,而谷山调这个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古老曲种却濒临灭绝。由于民间习俗的变迁及市场的低迷使谷山调处于后继无人和濒临灭绝的境地。因此,对谷山调的挖掘整理以及探索和研究刻不容缓。

关键词:谷山调;审美;思想教化;民间艺术;传承价值

作者简介:郭海杰,山东莘县人,现就读于聊城大学,为2010级音乐学院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7--02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为绵亘不绝的千秋后代留下了誉满环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谷山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中一朵艳丽的浪花,与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发展了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深刻内涵。谷山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深厚, 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给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新定义,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地域性的民间音乐具有深厚的历史传承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第一节、艺术审美价值

谷山调是一种动态存在,即存在于观赏者的接受过程之中。艺术给予人的只是一种审美愉悦、审美享受和审美评价,只在人的精神上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艺术必须具有美的品格,只有体现了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作品,才具有审美价值,也才能实现以审美功能为前提的各项社会功能。下面笔者将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下谷山调的真善美,让我们一起来愉悦的欣赏这幅“清明上河图”。

1、谷山调是一种音乐化了的曲艺

谷山调记录了人们的真情实感和喜怒哀乐,是娓娓道来的历史,是时代变迁的印迹,是了解社会形态的第一手资料。谷山调中有许多天才的艺术创造,无与伦比的艺术技巧,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深深打动人类心灵、触动人类情感。通过谷山调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当时的历史事件、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不同人群的生活习俗和他们背后的思想与感情、艺术的特点、艺术创作的方式、及艺术成就。例如山东省阳谷县是传说中笪一顺任职的地方, 2011年冬笔者在这里进行谷山调论文考察时,耳闻目睹了继承人王代云一家人,几乎个个张嘴能唱,且唱而有韵有调、有意有境。继承人不仅能唱祖辈们传授下来的小调,而且能即兴演唱身边的人和新发生的新鲜事,唱时代特色与时代变迁,唱新社会的风物人情与新时代的方针政策,把教育性的宣传方针变为一种说唱音乐进行说唱,是典型的音乐化了的民间曲艺艺术。

2、谷山调剧本具有很大的文学性

谷山调在创作中含有大量的文化素材、原著和艺术创作原型,为更多的文艺创作提供了渊源流淌的源泉,像《西游记》这种中长篇书目以及《唐王探病》《包公夸桑》等段子,现代许多小说、电影、戏剧等优秀的文艺书篇剧目都是从其中孕育而来的,极致地发挥了民间小调谷山调的审美再造功能,充分吸收和利用了谷山调的艺术审美价值。谷山调作为民间曲艺,不仅在表演艺术上有审美价值,在口头和民间的文学上也极具审美价值,就连谷山调的演出形式中根据社会习俗、红白礼仪等需要创作的各种曲目和演唱形式也普遍涉及美的内容,具有重要的艺术审美价值。

第二节、曲目的思想教化功能

民间曲艺中的某些传统文化内容,反映和表现了当地群众共同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内容,间接的规范了人民的生活方式、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大的群众间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社会和谐价值。社会改革开放之前,广大农村地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接受新鲜事物的机会很少,谷山调就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广大乡村的宣教义务。谷山调唱出了老百姓的心声,听一段谷山调能解除劳作一天的浑身疲惫,听一段谷山调能消除内心的忧愁。谷山调能随时随地即兴演唱,唱大事深入浅出,讲道理寓教于乐,在捧腹大笑之间,明白了真善美、假丑恶,懂得了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人们通过谷山调这一特殊的媒介构建了朴素而本质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谷山调正是在简朴中体现了高度,直白中表达了厚重,深刻地体现出黄河文化的审美意蕴。在当今张扬个性的社会中,人们更多的是追求现实的个人价值、利益以及欲望的满足,这就在一定程度败坏了社会风气,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为此我们要借助民间小调来倡导伦理道德,鼓励个人美德,谷山调的作品中含有大量道德伦理的资源。在谷山调的传承过程中,倡导、宣扬伦理道德标准,将会益于我国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

首先,谷山调的传播范围较广,欣赏人群较多,具有深厚乡土基础和人文基础。谷山调说唱的剧目是现实社会的艺术反映,书目中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印记,是构成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除了文学剧目《猪八戒背媳妇》《包公夸桑》以外,还有一些反应社会背景写照的段子:传统剧目《去任留犊》现实生活的段子《趣谈紫石街》《婚育新风》等,它记录了人们的真情实感和喜怒哀乐,《去任留犊》告诉大家做人要厚道、位官要清廉、为官要为民,《婚育新风》就反映出现实生活中要优生优育、男女平等,以曲艺表演娱乐的形势向信息闭塞的农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法制及计划生育的宣传,间接的教育农村妇女要维护好自己的利益,正确使用自己的权益等等。谷山调“走四乡、串八方”是娓娓道来的历史,是时代变迁的印迹,是了解社会形态的第一手资料。

其次,谷山调是民间文艺的集大成者,是综合体,它对表演者的要求极高,它对现场发挥最为讲究。老艺人会走进大户人家的深宅大院,为喜庆寿诞作场,根据当时的现场反应自编、自导、自演大吉大利的节目,在一些白事礼仪上根据子女的孝顺程度和过世者在方圆百里的口碑来向世人传达做人的基本原则,将会呈现出艺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人表演,千人俯首帖耳的画面,可想老艺人的现身说唱对当地群众做事做人所起到的重要影响,正面教育了当地没有受过文化教育的人们,明白真善美、假丑恶,懂得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要懂得伦理,把握道德底线和做人做事的标准原则,侧面的倡导了传统伦理道德,鼓励向善的个人美德。

总之,谷山调的表演较为简便,对生活的继承人作为人民群众感情的代言者,形成了刚健、清新、简练、明快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塑造出了纯朴自然真实的人物形象,寓教于乐。它的艺术价值还体现在对艺术的兼容和解构,这对于自身的传承和发展都是独具价值、独具高度的。

第三节、民间艺术的传承价值

谷山调是民间的、口传的,他的历史价值及其思想教化功能再次提醒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传承价值中的文化多样性价值,充分重视保护文化多样性。民间曲艺谷山调中深深蕴藏着当地的社会文化和精神特质,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与生产劳动中所积淀形成的民族精神,是世代相传沉积下来的当地群众的思想标准和文化理念。谷山调正着手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中,在即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分子有义务将其民族精神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有义务将其民族的文化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从而造就一个有独特文化个性和崇高民族精神的伟大民族。

首先,谷山调“一人多角”的表演方式,简便易行的特点极具传承。谷山调一人可以模仿多种人物,通过说唱把各种各样的故事和形形色色的人物表演出来告诉听众,或带一三弦,一副竹板,甚至什么也不带,走到哪说到哪,与听众相互交流。谷山调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应继续传承这种传统的表演形式,随时现编最新发生的事儿,再现一人精彩表演,千人俯首帖耳的场面。

其次,艺人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能力,后代传承人应加强自身的音乐素养,来传承老艺人们的这一绝活。老艺人在表演过程中会根据叙事和听众最佳接受效果来掌握故事的场面安排、场景转换、故事情节的结构、气氛的渲染、人物心理的刻画、语言的运用、节奏的快慢强弱、声调的把握等等,来展现一个令听众啧啧称奇的精彩节目。这一现象就是在专业院校都是很难见到的一个场景,一是由于专业院校取材的限制,二是由于专业音乐学生对音乐框架的局限。因此,政府应该加大扶持,挖掘这一方面的人才,进行一些定期的专业培养,让继承人加强自身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来辅助老艺人所传承下来的精髓。

第三,传承老艺人们坚实的功底—说功、唱功以及高超的模仿力。老艺人在走乡串户表演时,听众们都能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这说明对叙述故事的情感的正确掌握,对人物心理刻画的唯妙唯俏等等,做到这一点演员必须要深入基层生活,对现实生活观察、体验和积累,对历史生活的研究、分析和认识,这也就从侧面说明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继承者的基本素养要求越来越高。

第四,地方性语言应坚实的传承下去。方言的说唱是谷山调的一大亮点,在普通话普及的现代社会,我们必须传承阳谷地方性语言,来保持谷山调的地域性特点,借以来宣扬山东的地方性语言和地域性的小戏,使谷山调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同时与时俱进,走向更大的曲艺舞台。

总之,民间的就是民族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的国际交往有助于文化的交融和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也是同样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交往作用,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推动国际交往与合作,促进地区和谐与稳定。此外,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建立合作和互助的国际技术、财务机制,动员国际社会履行共同的义务。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社会和谐价值,可以成为国家间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民族间联系沟通的粘合剂。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挖掘谷山调的文化价值,使其走出阳谷,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栾桂娟.中国曲艺与曲艺音乐[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3

2、任鲁雁.浅谈“谷山调”阳谷县文化馆,2007.12

3、刘恩水.聊城百年民间说唱窥览[M]. 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1.1

4、李松.民族民间文艺保护和传承[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5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审美
民间艺术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民间艺术篇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敦煌艺术考察所感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