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文的特点及其修辞作用
2013-04-29张亦伟
摘 要:互文,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被广泛地运用到诗、词、曲、赋、联的创作之中,具有独特的修辞效果。其特点为“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其形式有同义互文和互文见义两种。了解并掌握互文的特点,既便于准确地诠释古典文献,又可以作为丰富创作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互文 特点 修辞学 训诂学
互文,既属于修辞学又属于训诂学的范畴,被广泛地运用在诗文创作中。如今,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作为创作诗、词、曲、赋、联的一种格式,因其独具特殊的修辞效果,互文亦成了研究的新课题。因此,探讨互文的来龙去脉,加以梳理和诠释,这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繁荣创作会有所裨益。
一、互文的概念
互文,最早出现在《易经》以及《诗经》《楚辞》《左传》等经典中。汉代经学大师郑玄率先发掘了汉语这一独特的表达方式,并将其命名为互辞、互相备。①它适用于散文和韵文等不同文体,而在诗、辞、曲、赋、联中应用尤为广泛,因为它具有使语句凝练整齐、错综有致、音律协和、语势矫健的修辞效果。而界定互文,则肇始于唐代。贾公彦说,凡言“互文”者,是“二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②。贾公彦说到两点,一是指出了互文的结构特点(“二物各举一边”),二是指出了互文的修辞作用(“省文”),但是此定义并不全面。到了宋代,罗大经又指出了互体—互文的另一形式,他说,杜少陵诗云“风含翠筱娟娟净,雨■红蕖冉冉香”,上句风中有雨,下句雨中有风,谓之互体;杨诚斋诗“绿光风动麦,白碎日翻池”亦然,上句风中有日,下句日中有风。③今人王德春在《修辞学辞典》中如此界定:“互体,上下文的内容相互包含,相互补充。”另据新《辞源》解释,互体是“旧体诗的一种技巧,指一联中上下文意互相补充,彼此映衬”。南朝梁刘勰曾借卦爻的“互体”现象来比喻,说明文章中有未直接表达的内在含义:互体变爻,而化成四象,④谓一卦之内含有两卦的相互关系称为“互体”。《易经》64卦,互体变化爻象,每卦都有实象、假象、义象、用象,以表示各种有关的现象。
那么,互文和互体有何区别呢?总体上说,互体属于“意境上相互渗透”的互文,但仔细对比,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首先,互文和互体运用的范畴有别。互文适用于古体诗和散文,而互体适用于讲究平仄、对仗和叶韵的近体诗。
其次,互文和互体的内涵不同。互文,是把本应合在一起说的词语,分开出现在上下文里,参互成文,含而见义;而互体则是上文的话里含有下文说出的词在内,下文的话里含有上文说出的词在内,即上下文的词语是互相包含、互相补充的。例如: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2)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筱娟娟净,雨■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杜甫《狂夫》)
例(1)“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边防筑城,起于秦汉。秦、汉本来要合在一起说的,因受格律的限制(字数、音节、平仄、对仗),前省“汉”字,后省“秦”字。实际上秦、汉都兼及“明月”和“边关”,换言之,“明月”和“边关”为秦、汉所“共用”,这就体现了互文的结构特点(“二物各举一边”)和互文的修辞作用(“省文”)。沈德潜说:“边防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⑤“明月”“边关”这两种不同的事物,本是描写边塞的乐府诗中极寻常的词,可是一旦在“月”和“关”前面用了表示时间的限定词修饰,便给人带来寥廓、萧条、辽远的时空感觉,从而引入雄浑的意境,令人深思。于是“月”“关”“秦”“汉”四个意象便有了内在联系。作者写秦汉时月下的边塞势态,用的是一种特殊结构,旨在表达对飞将军的怀念,也对当时边塞的将领中没有像李广那样的人才深感惋惜。例(2)“风含翠筱娟娟净,雨■红蕖冉冉香”是互体。上句写微风中的“翠筱”(绿竹),下句写细雨中的“红蕖”(红荷花)。“风”的句子里所含的雨意,从“娟娟净”中可以体会出“细雨润湿”来;“雨” 的句子里所含的风意,从“冉冉香”中可以体会出“微风吹拂”来。所以,此联让我们既看到细雨中绿竹的洁净美好,又闻到微风中红荷花的冉冉清香,具有很高的写作技巧。
周振甫先生在《互文和互体》一文中指出:“互文和互体相类似而稍有不同。”互体的句子,不知道它是互体同样可以解释,如说风中翠竹美好洁净。互文的句子,不知道它是互文有时就不好解释,如“秦时明月汉时关”。⑥
第三,互文和互体的种类不同。互文的种类繁多,互体的种类单一。
二、互文的特点
(一)互文的种类。在中国古典文献中,互文的种类可以概括为两类:其一为同义互文,即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互相对应的两个字(词),字面相异,含义相同,可以互相训释。其二为互文见义,即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互相对应的字(词),要想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语义,必须将字(词)的含义互相补充,即参互成文,合而见义。
以上两者有同有异:其共同点,都是一个互相对应的言语结构,便于析义的表达方式;其不同点,前者是“据互文以求同义”的训诂手段(例如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后者则是行文“省略词语”的修辞方式(例如王德春《修辞学辞典》)。学术界将同义互文称为“互训式互文(互训型)”,将互文见义称为“互补式互文(互补型)”,分别作为训诂学和修辞学的研究范畴。
1. 同义互文,可以分成同句的和对句的两种。例如:
(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2)甘心投辖引,肯作置书邮。
(杜甫《晚秋蔡侍御饮筵》)
(3)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不实外厩。
(李斯《谏逐客书》)
(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例(1)为诗中互文,用在同句中。“舫”犹“船”也。例(2)为诗中互文,用在对句中。“甘”“肯”,犹“甘愿”。杨树达《词诠》:“肯,表意志之助动词。”例(3)为文中互文,“充”“实”均作“充实”“充满”讲。例(4)为赋中互文,“与”“共”均作“和”讲。
2. 互文见义,也可以分成同句的和对句的两种。例如:
(1)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3)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屈原《楚辞》)
(4)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例(1)“桃”“符”为诗中互文见义,用在同句中。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家家户户在大门两旁挂上画有神荼、郁垒两个神名的桃木板,称作“桃符”。例(2)“迷”“托”为诗中互文见义,用在对句中。表达出作者既舒适又哀怨,对蝴蝶既迷又托,对杜鹃既托又迷,一方面用来寄托情思,一方面又用来隐喻情思。例(3)“畦”“杂”为辞赋中互文见义。畦与杂即按垄夹杂栽种。闻一多《离骚解诂》:“留夷揭车与杜衡芳芷隔区杂种。”例(4)“水”“山”为文中互文见义。意为聪明仁德之人喜爱山水。
从以上所举诗、赋、文中的互文见义的例句来看,互文对语境的结构要求是必要条件。一般来说互文只出现在结构对称或大体对称的语境里,因为这样往往形成对偶句式,因此在诗、辞、曲、赋、联中广泛运用。对于互文见义的句子,不能照字面直解,而必须将对应的“各举一边”的分置部分“合而为一”,梳理成为一个。否则,会造成释义、译文欠妥,甚至与文义悖谬。一言以蔽之,互文的修辞作用是“省文”,即言简意赅,词约义丰。所谓“互文见义”,是说对举的上文里包孕着下文要出现的字(词),下文里含蕴着上文已出现的字(词)。由于措词之变化,组句之奇崛,因而产生了委婉而经济的特殊效果。互文之妙,妙在互文与见义相备相足,虽“各举一边”,但实际上却是字去而意存。
(二)互文的句法结构。从互文运用的语言单位看,互文既可以用在一个单句里,也可以用在一个复句里,还可以用在一个排比句里。
1. 互文用在单句里。例如:
(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2. 互文用在复句里。例如: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北朝民歌《木兰诗》)
3. 互文用在排比句里。例如:
(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例(1)“烟”“月”是互文,意谓烟一样的雾气和迷的月光笼罩着秦淮河水和岸边的沙地,写出秦淮河上月色烟光的朦胧、迷茫,以及气氛的凄凉寂寞。例(2)“开”“坐”是互文;“当窗”“对镜”是互文。前者是说开我东阁门,坐我东阁床;开我西阁门,坐我西阁床。表现了木兰从军十年后,回到家中极其兴奋、喜悦的心情。后者是说木兰既当窗又对镜理云鬓、贴花黄,描写了木兰换上女装后梳妆打扮的情景。例(3)“席卷”“包举”“囊括”“并吞”是互文,都有“夺取”义。这种互文,使语句骈散错综,避免呆滞,整俪有力,气势逼人,形象地表达了秦孝公并吞天下,统一全中国的勃勃雄心。
三、互文的误读
互文是汉语独特的语言现象,然而,关于互文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都还远远不够。在阅读中,笔者常常发现,古往今来有不少人对于互文,还是不太理解,甚至误解。例如:
(1)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杜甫《北征》)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北朝民歌《木兰诗》)
例(1)很多人说杜甫犯了常识性的错误:“褒、妲是殷、周,与夏无涉。”清代文学家、诗论家叶燮认为此等说法是不解古人行文之法,并对此提出批评。⑦顾炎武也指出:不言“周”,不言“妹喜”,此古人互文之妙。⑧即上句省略“周”字,下句省略“妹喜”。“夏殷”与“褒妲”互文。褒,是西周幽王的宠妃褒姒;妲,是商纣王的宠妃妲己;妹喜,是夏桀的宠妃。此例先言夏殷,后举褒妲,实是概括夏、殷、周三朝史实。例(2)有的译成:不因外界事物的影响而高兴,也不因个人的得失而悲哀(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学古诗文译释》,四川人民出版社)。有的译成:不因为环境的遂心就高兴,不因为自己的失意而悲伤(韩峥嵘《古汉语虚词手册》,吉林人民出版社)。均失之。“喜”与“悲”是互文,正确的译文应是:不因为外物(环境)的好坏和自己(遭遇)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或者:不因环境的好和个人的得而喜,也不因环境的坏和个人的失而悲。例(3)此例误释者相当多。概括地说,均有两点失误:其一,不了解“扑朔”与“迷离”是互文句式,直解扑朔者为雄,迷离者为雌。其二,将“傍地走”的“地”误解成实词,即“地面”,不了解此处“地”是虚词,当“着”讲。概言之,此例是互文见义,雄兔举“脚扑朔”而省“眼迷离”,雌兔举“眼迷离”而省“脚扑朔”。实际上是说,静止时雄兔雌兔都是脚扑朔,眼迷离的,具有共同特点,难于辨别雌雄。钱锺书《互文相足》一文精辟地说:“貌式相同的两句,互相补充,说出彼各涵的言外之意。”⑨若直解“扑朔者”为雄,“迷离者”为雌,便胶柱鼓瑟;与下文“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句不能呼应,且文意相悖,成语“扑朔迷离”更无从解释了,此其一。再说“傍地走”的“地”字是助词,相当于时态助词“着”。王力《汉语史稿》指出,中古时期,动词后边的“地”字是助词。“傍地”,就是依傍着、紧靠着的意思。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一书列举大量语例,结论说:“地,语助词,犹‘着也。”须知《木兰诗》巧用两兔“傍着跑”的时候,难辨出雄雌的形象比喻,是用来发议论的。这样既写出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取得成功的喜悦、自豪的心情,同时表达了民歌作者对木兰英雄凯旋的赞赏态度,又说明了在“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沙场之上和奋勇杀敌的征战事业中,又何必分辨什么男女呢?⑩
四、互文的区分
(一)要紧紧把握互文对语境的要求,划清互文与非互文的界限。既要注意互文的结构特征,又要注意互文的语义特征。一般地说,互文的必要条件只在两种语境中使用:其一,语境是同一词类的词语;其二,语境是结构对称或大体对称的词语。如果没有结构形式上的保证,即使是同词类的同义词语,也不能构成互文。例如:
(1)“寡人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
(司马迁《史记》)
(2)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蒲松龄《促织》)
(3)孤臣危涕,孽子坠心。(江淹《恨赋》)
(4)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江淹《别赋》)
例(1)“奏”“鼓”,例(2)“而”“汝”并非互文,虽说词类词义均相同,但只不过是词语的递用而已。例(3)“危涕”“坠心”,例(4)“心折骨惊”也不是互文,而是江淹出于“好奇”所使用的倒装(倒置)的修辞手法。“危涕”“坠心”实为“危心坠涕”,“心折骨惊”实为“心惊骨折”。
(二)注意互文的不同类型,正确地译解互文语
句。对于互补式互文的语义,务必将“各举一边”的分置部分词语“合二为一”,梳理成为一个句子。
(三)互文是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源远流长,生命力强,这与汉字的表意性有关。从本质上说,汉字属于表意体系,形、音、义三位一体,而一词多义、同义词多又是汉语词汇方面的重要特点。某一个词可能有若干个义项和不同用法,但在一定的语境中,这个词的意义却具有单一性和稳定性,即只能有一个意义和用法是最恰当的。因此,对于互文来说,分置于句子前后对应位置上的词,我们便可以取其不同的词义相互训释,这正是“有同义互文者,从互文之学以定其义”训诂方法的缘故。所以研究互文,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判断和理解词义。例如:“安邦定国”,“邦”“国”名词互文同义,为“国家”。“文过饰非”,“文”“饰”动词互文同义,为“掩饰”。“求全责备”,“全”“备”形容词互文同义,为“齐备”。
(四)互文句式结构相同的语句,其中某些成份的语法功能亦相同。例如: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司马迁《史记》)
(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辞》)
(3)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骨肉也。
(左秋明《左传》)
(4)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王勃《滕王阁序》)
例(1)“见”“被”是互文,均是被动句。例(2)“以”“而”是互文,均是连词,连接状谓结构。例(3)“生死”“骨肉”是互文,“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肉”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二者均是词类的活用现象。例(4)“襟”“带”是互文,名词用作意动词,意谓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腰带。
① 《仪礼·乡射礼》,见《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08页。
② 《仪礼·既夕礼》,见《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53页。
③ 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2页。
④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见《四库全书》147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5页。
⑤ 沈德潜:《说诗语》,见丁福保《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42页。
⑥ 周振甫:《诗词例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版,第311页。
⑦ 叶燮:《原诗》,见丁福保《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94页。
⑧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二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058页。
⑨ 钱锺书:《管锥编(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5页。
⑩ 参见吴鸿逵:《“双兔傍地走”考释》,《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
作 者:张亦伟,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编 辑:赵红玉 E?鄄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