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的命运书写与反抗意识

2013-04-29毛琴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10期
关键词:呼兰河传女性

摘 要: 在萧红的《呼兰河传》中,“三从四德”“男尊女卑”“三纲五常”始终萦绕于其中,女性的命运因此坎坷不平。女性的命运书写展示了她们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之深;而一些具有反抗意识的女性宁死也要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体现了自觉的女性意识。萧红对女性命运与反抗意识的书写展示了她对封建传统的严厉控诉及自觉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 《呼兰河传》 女性 命运书写 反抗意识

《呼兰河传》是萧红生命最后旅程的巅峰之作。“当萧红写《呼兰河传》时,其他中国作家们大都在写战时报道文学、短文、戏剧,或者写抗日性的小说或短篇宣传品等作品,而很少能算文学创作。”①而萧红的《呼兰河传》写作方式是自选的,与主流文学形式相差甚远,因此遭到当时某些文学评论家的严厉批评,但茅盾在为《呼兰河传》所作的序中对其评价极高:“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②

萧红一生所遭受的不幸都是屡受男性的欺凌所致,正如她临终前所说:“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却是因为我是个女人。”③笔者将从女性的命运书写与反抗意识两个方面再论萧红的《呼兰河传》。

一、女性的命运书写——封建思想的受害者

萧红的一生颠沛流离、病魔缠身,女性权利的缺失使得她在《呼兰河传》中自然写到呼兰小城女性的悲剧命运。但呼兰小城的女性对自己的悲剧命运却处于集体无意识状态,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1.精神盛举中的女性命运。《呼兰河传》中呼兰人的精神盛举有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等。野台子戏是专为酬谢龙王爷而办,热闹非凡的场所为人们营造了良好的相亲环境,“指腹为亲”尤为引人注目。但是“指腹为亲”的坏处颇多,如果中途一家变穷了,另一家就嫌贫爱富不赞成这桩婚事。假若女家穷了,男家执意不娶,女家也无可奈何;若是男家穷了,就一定要娶女方,否则那姑娘的名誉就会很坏,被赋予“望门妨”的罪名而不易找婆家。在封建思想浓厚的呼兰城,女性的贞操胜于一切,一旦名声受损,将会在黑暗中苦苦挣扎,毫无出路。好端端的姑娘婚姻自主权就这么丧失了,只能忍辱负重嫁过去。可是一旦嫁到男家,又会因为富贵的出身遭受婆家人的虐待,而当年指腹为婚的母亲还劝慰女儿要安于自己的命运。“年轻的女子,莫名其妙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命,于是往往演出悲剧来,跳井的跳井,上吊的上吊。”萧红用极具嘲讽的口吻控诉了封建思想对女性赤裸裸的压榨,女性甚至还没出身就被放逐,可见女性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之深。在男性主宰一切的封建社会,女性处于“被失语”的状态,毫无命运自主权,而且一旦陷入了困境,连父母都无法解救,她只能自我挣扎,甚至牺牲自己的性命。

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本是人们求子求孙的好时机,“是该向娘娘来烧香的,但是人们都以为阴间也是一样的重男轻女,所以不敢倒反天干”。在神鬼面前人们的传统观念都挥之不去,可知对女性的压制已根深蒂固。娘娘庙很温顺,而老爷庙则是一幅威风凛凛的样子,就连壮年男人进去也要肃然起敬。温顺就得受欺辱,即使是女子也不过是讨子讨孙,并没有尊敬娘娘庙的意味,女性已被男权社会成功驯化为生活的奴隶,可知女性的不幸是不可避免的。萧红通过娘娘庙中“神话”女性权威的被颠覆,表达了她对封建社会的控诉和对女性命运的深切怜悯。

“尽管民族灾难和社会革命不断冲淡女性意识,冲刷女性话语,也尽管时代主流一再要求她着力表现社会政治意识,但她始终未曾放弃对女性生命的终极关怀和自己的女性立场。”④无论是“指腹为亲”,还是娘娘庙的被蔑视,都体现了萧红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

2.现实生活中的受害女性。“如果说诉说女性的苦难,讲述女性的经历与心路历程是女性写作的基本要素,那么萧红正是这样反映了广大底层妇女的悲剧命运。”⑤《呼兰河传》对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姑娘悲惨遭遇的书写,体现了萧红对女性的怜悯与关切。小团圆媳妇本是个活泼大方、笑声爽朗的小姑娘,来到老胡家却因此遭致磨难。众多看客的评论:“太大方了,不像个团圆媳妇了”,“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小团圆媳妇因此遭致婆婆的“虐待”,婆婆一不顺心就打她,还将她吊到树上用皮鞭抽,用烧红的烙铁烙她的脚心,目的是将她规训成一个传统媳妇。终于,小团圆媳妇病倒了,婆婆在众多麻木看客的建议下,又是采用种种土方,又是用滚烫的开水为她洗澡。看客们虽然也同情小团圆媳妇,可是怜悯过后更多的还是残忍、冷酷。正是她婆婆以及众多看客的共同参与使她命丧黄泉,她们被封建社会驯化得麻木不仁、愚昧无知,又反过来成了封建社会“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迫害更弱小的女性。

还有一位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女性——王大姑娘。她能说能笑,长相出众,是个兴家立业的好手,这是她出嫁前街坊邻里对她的赞扬。可她与冯歪嘴子成亲后,众人的赞扬随之销声匿迹,一串串恶语纷至沓来。她因违背了“明媒正娶”的婚姻传统,人们就对她冷言冷语,甚至期待着她的绝境,可见众多看客的无情。当王大姑娘难产身亡后,这些看客毫不同情反而期待着看笑话。当他们看到积极乐观的冯歪嘴子时,反而有一种隐隐的失落感。如花似玉的王大姑娘因为违背了封建伦理道德,就被众多看客恶言攻击,甚至她的死都成为众人的话柄,可见看客们震撼人心的冷酷。

周作人曾说:“中国妇女运动之不发达实由于女之缺少自觉,而其原因又在于思想之不通彻,故思想改革实为现今最应重视的一件事。”⑥呼兰城的女性深受封建传统的侵害,又以冷酷的心态对待更弱小的女性,周而复始,导致了一代代女性的不幸命运。萧红用反讽的手法将深受封建思想摧残的女性的命运展示了出来,既深刻地批判了国民劣根性,又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女性寄予深切同情。

二、女性的反抗意识——传统文化的叛逆者

萧红一生尝尽了女性的辛酸,对女性的命运书写自然会映射到《呼兰河传》中。但这些女性并不完全服从封建传统的管制,她们的反抗意识也跃然纸上。

1.儿童的反抗。小团圆媳妇只有十二岁,可正值童年的她却成了老胡家的儿媳妇。婆婆要将幼小的她规训成一个温文尔雅、贤惠拘谨的“标准”儿媳妇,而调教的办法就是打,一点不合乎规矩都要打,甚至还用鞭子抽,用烧红的烙铁烙她的脚心,可见婆婆的残忍。可是小团圆媳妇并不屈服于婆婆的棍棒,她反抗的办法就是哭,哭声越大就表明她的反抗意识越强烈。她不敢在众人面前笑或说话,可是在“我”面前却落落大方。当她被婆婆打得不哭之时,婆婆就觉得她病了,夜夜请人跳大神,为其赎魂。而“我”和祖父到她家,她还偷着跟“我”笑,可见她根本没病,只是由有声抗议转为无声抗议而已。在众多看客的建议下,婆婆采用烫水洗澡三次的办法为她治病。小团圆媳妇躺在炕上,“我”把玻璃球和碗碟拿给她玩,她精神为之一振,跟“我”一起玩,“我”觉得“她没病,她好好的”,此时是众人皆醉而“我”和她独醒。小团圆媳妇根本没病,愚昧的婆婆却想尽一切办法给她治病。封建思想在呼兰人的心中形成了惯性机制,她区区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根本无法与之抗衡,但她并不为封建传统的精神枷锁所束缚,任婆婆如何打骂也不屈服,哪怕受尽折磨也要保全自己的人格。

小团圆媳妇半夜悄悄剪下自己的辫子是她对封建社会的最大反抗。她只告诉“我”辫子是自己剪的,看着人们因辫子事件而大惊小怪,她的心里总算舒坦一些,她终于玩弄了他们。小团圆媳妇不久就去世了,虽然她的身体销蚀了,但是她却对封建传统做出了顽强反抗。萧红通过小团圆媳妇和“我”两个游离于封建传统之外的儿童,将儿童的反世俗倾向披露了出来。萧红从儿童的反抗意识中看到了希望,她说:“可厌的人群,固然接近不得,但可爱的人们,又正在这可厌的人群之中;若永远躲避这脏污,则又永远得不到纯洁。”⑦

2.成人女性的反抗。萧红还从成人视角来考察女性的叛逆倾向。王大姑娘是个能说会道、长相姣好、膀大腰圆的女子,当她怀上冯歪嘴子的孩子,明知这种未经明媒正娶的婚姻会招致街坊邻里的冷嘲热讽,她还是公然与冯歪嘴子同居。呼兰小城的人们丝毫不同情王大姑娘,反以看热闹的眼光打量她,称她为“野老婆”,甚至期待她更悲惨的境遇。这样严酷的环境并未将她击垮,她我行我素地与冯歪嘴子过日子,以无声的行为反抗着毫无人性的封建社会。王大姑娘不顾忌封建礼教,顶着“伤风败俗”的恶名嫁给冯歪嘴子,这是她作为成人女性对封建礼教最大的反抗。虽然王大姑娘因难产而死,但是她敢于充当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反抗罪孽深重的封建传统,这足以表明她觉醒的女性意识。

萧红是一位刚柔有度、融轻柔与沉着于一炉的作家。⑧在革命文学盛行的年代,她能够继承导师鲁迅的国民批判精神,从思想上抨击封建伦理道德,书写女性的悲惨命运以及女性的反抗意识,这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她实在是一位优秀的女作家。

①③ [美]葛浩文:《萧红评传》,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37—138页,第152页。

② 茅盾:《呼兰河传·序》,《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92页。

④⑤ 黄晓娟:《雪中芭蕉——萧红创作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第100页。

⑥ 周作人:《周作人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194页。

⑦ 萧红:《沙粒》,《萧红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7月版,第1页。

⑧ 李重华:《呼兰学人说萧红》,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页。

作 者:毛琴,西南大学文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杜碧媛 E?鄄mail: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欢

呼兰河传女性
译者主体性之动态研究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
21世纪以来被拐卖女性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红楼梦》女性外貌美描写中的“隐含比较”修辞手法
女性与权力
从服装史的角度研究《唐顿庄园》中的女性服饰
以轻载重
从《呼兰河传》看萧红笔下旧中国人民的生存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