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教育
2013-04-29朱建军
朱建军
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发起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认为:“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承担着新的使命,那就是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对学生而言,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习效率会比较高,做事也比较有热情。一个健康的心态,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那么,老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教育呢?
一、给学生一个积极的暗示
老师每天都要和学生见面,老师在见到学生的时候给学生一个积极的暗示,如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鼓励的手势,会给学生带来阳光。老师在学生的心里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无论是城市的学生还是农村的学生,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老师的这种权威效应会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只要老师给学生一个积极的暗示,让学生知道老师在关注他,让他体会到快乐,他就会热情地来学校上课,进而爱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暗示会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改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二、教给学生一些调节心理的方法
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这个毋庸置疑,老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教育,固然能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心理,但是谁也没有办法保证老师会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再说,有些学生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他们想自己解决,但是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地排除,就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利,这就需要老师教给学生一些调节心理的方法。例如,遇到了困难,自己给自己一个积极的暗示,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学习累了可以听听自己喜欢的歌曲,也可以跟着大声地唱一唱,把心里的不愉快释放出来;心里有了不痛快可以参加长跑,让自己的身体得到锻炼,再洗个澡睡个好觉;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事,可以与自己的父母沟通,或者向自己喜欢的老师倾诉,这样可以放松自己的身心。方法很多,但不是每一个方法都适用,老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三、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对事物的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是它自己。只对学生进行暗示,进行说教,效果并不好,学生也无法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要想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就必须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在上课时要对学生的成功给予及时的肯定,让学生看到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从而心情愉悦地学习,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老师用赞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同时,要教会学生用赞赏的眼光来看待同伴所取得的成功,让学生分享到他人的快乐,也学会赞赏他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处在别人的关爱中,学生的学习劲头更足了。
四、做好挫折教育
要成功就得努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成功。有时努力了,也无法取得自己想得到的结果。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收获许多我们没有预料到的成果。
我们不怕学生失败,就怕学生败不起,一些学生在刚开始做某件事时信心十足,但是一遇到挫折就畏首畏尾,这样反复刺激几次后,就变得对什么都不在乎了,或者整天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所以,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无论是学习成绩好的,还是后进生。那么,我们该怎么做?
我认为,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学生完成不了的活动来实现这个目标。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预先布置任务,任务的难易程度不同,一些学生会取得成功,而另一些学生会失败,但是教师不需要担心失败的学生会自暴自弃,因为在下次开展活动时教师可以把容易的任务交给他们,让他们也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活动,学生明白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必太过介怀。无论做什么事,有成功就会有失败,无论成功与否,只要我们努力了,这个过程就是有价值的,我们不能只关注结果,更应当关注过程。
五、构建积极的学习环境
和谐、融洽的班级人际关系包括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班级内,学生相互关心,感受到彼此的善意,可以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学研究表明:若学生经常置身于冲突的环境中,情绪苦闷、低落,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形成不良性格,进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美化教室,构建优雅的育人环境,才能让学生有一种舒适的感觉。教室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一个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与认知水平的班级环境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的形成,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给学生带来快乐。
总之,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教育,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与生活,每天都在愉快的气氛中度过,他们才会对学习充满兴趣。老师所要做的就是多一点关爱,多一点细心,为学生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