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让音乐课堂更精彩
2013-04-29杨旭东
杨旭东
情境教学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音乐课的情境教学则是教师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通过声、图、动画等各种手段,让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受到感染和熏陶。
我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非常需要教师精心创设各种有效的情境,帮助其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我对小学音乐课情境教学的途径进行了探索,下面谈谈自己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生动语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产物。它是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情感,使人们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
形象生动的语言是启发学生情感的添加剂,它可以掀起课堂的高潮。教师从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作品内涵的意境和情感入手,让学生感受轻快、热烈、优美、悲伤等情绪,使美妙的音乐伴随着老师抑扬顿挫、充满感情和富有表现力的讲解,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渴求新知的境界,“耳醉其音,心醉其情”,由此激发想象力。例如让学生欣赏《梦幻曲》时,我先是做了沉睡露出甜甜笑容的动作,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问了一个问题:“你们都做过美丽的梦吗?”学生七嘴八舌发表意见。这时让学生听一段优美的音乐,伴随着老师如梦似幻的讲解:“夜已深沉,周围的一切那么寂静……奇异的梦呀,把我们带入一个美丽的世界……”学生也随着音乐做出睡觉、做梦及各种睡梦中的姿态。这种以语言渲染来激发想象,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也为创新意识提供了空间和时间,课堂气氛显得轻松而愉快。
在教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时,我一进课堂就对学生说:“同学们,在公园划过船吗?”学生异口同声说:“划过。”我又接着说:“听说北海公园风景优美,在那儿划船别有一番风味,想去感受一下吗?”通过语言的刺激,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促进了学生全神贯注地沉浸在音乐中。
二、直观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培养学生感受力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并且这一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除此之外,心理学家也指出:“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应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动画以它鲜艳明丽的色彩、生动活泼的画面最能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精心制作动画是情境教学常用的手段之一。精心制作的动画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形象,也便于学生的发现与创造,使学生很快进入歌曲的情境,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小白船》时,教师播放小船在湖中飘荡的动画,让学生一目了然,蓝天、白云、小船……多么和谐,多么美好。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唱歌曲时便会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的节奏左右摇荡。
如欣赏聂耳的《金蛇狂舞》时,我利用录像直接把学生引进江南一带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景:船手们刚劲有力地划动着船桨,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在江中飞驰,又好似一条条金色的蛇在水中狂舞。此时,我发现有的学生正在做划船的动作,有的做敲锣打鼓的姿势,并且还伴随着“加油、加油”的呐喊声,课堂气氛热闹非凡。学生已经不由自主地进入情境,体验着音乐所表达的热烈、欢腾的情绪。这样,借助视觉的直观来帮助听觉感知,更有利于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学生感受美的个性心理受到情绪的影响,而情绪受到心境的制约。因此,音乐教学中必须营造一种学生易于接受、感兴趣的环境气氛。而用图文声像有机结合的手段来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培养他们的音乐感受力。
三、丰富表演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表现力
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小学生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通过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歌曲的情境,容易使学生体会歌曲的内容和感情,更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小学音乐教材中有许多歌曲是表现儿童生活情趣或小动物生动形象的,教师应根据歌曲的特点组织学生参与表演,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从而用心去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感。
如教学《蜗牛与黄鹂鸟》时,我创设了这样教学一个活动场面:让学生根据歌曲的歌词分小组编演童话剧,扮演蜗牛与黄鹂鸟。这样,学生在表演中自然地感受到蜗牛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欣赏《草原巡逻兵》时,我让学生扮演骑着马飞奔而来的巡逻兵,通过舞蹈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巡逻兵的英姿飒爽。
实践证明,音乐课的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体验艺术情感,提高审美情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小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征,结合音乐课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创设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引起积极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