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乐于习作探索
2013-04-29曾耀光
曾耀光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最为关注的难点和热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教学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实施建议,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应该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主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但因传统习作教学往往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教师虽然指导得有板有眼,但多数学生的作文依然是假话、空话连篇。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必须大胆突破传统模式,不断探索和尝试习作训练的新思路。
一、夯实写话基础,培养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夯实习作基础,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1.夯实写话基础。在习作的前期,坚持先说后写,先述后作是重要原则。比如,三年级《悄悄话》看图学文的教学,如果教师只要求学生仔细看图后写文,学生往往愁眉苦脸,所写内容也简单、乏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从景到人的顺序说说看到的景物是怎么样的,再联想地点、季节,让每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所见、所想,按顺序说清这幅图所展示的环境。习作指导按从说到写,从述到作的原则进行,就能既补写话的基础,又为本次习作做好准备。坚持类似题型的教学训练,学生习作基础逐步夯实,畏惧心理也就少了。这样引导,有效地突破了以往那种固定、僵死的指导模式,因此学生写出了灵活多样、内容丰富、见解独到的好文章。
2.多种竞赛,激发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竞赛是激发儿童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竞赛中,学生自尊心和自我求成的需要更为强烈。比如,开展“上学路上见闻”“优秀习作展播”等朗诵比赛,学生通过自己口述,又听取他人的优美片段,对写话就有了丰富感知,自然就对写片段有所感悟,习作的兴趣也就浓厚了。
3.欣赏习作,激发兴趣。选取本班学生习作,出专栏,刊板报放听录音,让大家欣赏。(1)欣赏本班学生中的优秀习作。(2)选取有“闪光点”的习作。(3)参考同一年级的其他学生的优秀习作。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习作涵盖了全体学生,对每个人都有激励、有促进。
二、立足生活,开拓空间,学会观察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泉涌水流则成自然。学生习作的难点之一是缺乏素材,因此,我们要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突破从家到校的有限空间,立足生活,从观察入手,开阔视野,增广见闻,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的基本素质,让习作言之有物,丰富多彩。教师如能从三方面指导观察,学生的素材积累必然丰富。
1.观察物。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社会也是日新月异的。如果不善于观察,就感受不到时代跳动的脉搏。因年级而异,教师可要求学生从六方面观物:(1)观图。单幅,按一定顺序,如从上到下或先整体后局部;多幅,注意重点图及其联系。(2)观实物。动物、植物、自然景物注意观察。(3)观察生活。注意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活动场面。(4)观影视。注意色彩斑斓的图画,穿越时空,拓宽视野。(5)观(读)报刊、书画,吸取最新信息。(6)观人。注意周围的人,特别是有代表性的。学生通过观察并写观察日记,定期交流,互通信息,丰富了生活素材,做到了言之有物且多姿多彩。
2.观察法。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一般观察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习作信心。观察的四种方法是:(1)随机观察。多留心周围事物并逐步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2)按一定顺序观察,如按空间方位、点面、总分等顺序。(3)学会围绕目的观察并展开联想。(4)学会抓住事物特点观察。
三、民主平等,商讨研究,乐于习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处处体现民主平等的理念,在习作前后与学生商讨研究,则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之产生“我要写”的动力。为了真实了解学生的习作水平,教者可要求学生在课上先写而后互批互改。这样,大家机会均等且更易体现效率。互相批改时,每次习作都要有侧重点,如“重点段写得怎样?怎么改?”“语句还通顺吗?”让学生在互改中取长补短,逐步提高,逐步掌握习作要领。比较差的作文则允许学生重写抄清后上交。这样,每个学生都能过关,上交的习作差距就缩短了。
四、及时讲评,肯定成绩,兼顾希望
教师及时批改、讲评学生习作有利于学生对“文”的重视。在讲评中,教师应改变传统讲评法,取而代之的是充分肯定成绩,兼顾提出一些希望。具体做法是:全班性“报喜”为主,个别人“报忧”,指导性“揭短”。“报喜”——从欣赏入手,分析他人文章的长处或自己文章的优点,其乐融融。“报忧”——指出本次作文教学中的某一不足。因为是个人的问题,教师语气祥和态度诚恳,学生侧耳倾听。“揭短”——不是揭疮疤,而是针对个别人的问题,指出该怎样补救、修改。因为不是挖苦讽刺,不是简单粗暴地批评和斥责,学生便乐于接受。事实说明,就算习作较差的学生也乐于倾听,乐于再次修改习作。
总之,语文课上,教师要夯实写话基础,要善于发掘,勤于开拓,精心指导,让学生学会观察,指导学生到生活中寻找取之不尽的丰富的习作素材,师生共同探讨,改革讲评,帮助学生找到习作的活水,使学生的习作呈现出盎然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