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古诗教学

2013-04-29徐玉芬

青年文学家 2013年7期
关键词:诵读品味创新

徐玉芬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在古诗教学中进行创新,真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力以及优美的情操,使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体现新课程的标准。古诗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品词析句,多种形式的诵读,运用演、画、改写等方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关键词:情境;品味;诵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7-0-01

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古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吟古诗,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但是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读古典诗歌时,必须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工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诗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古诗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性形象。我们常说的古诗的意境正是诗人的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形成的,它需要感性认识和情绪体验。诗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有的雄伟壮阔,绚丽纤细;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景象万千。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变人心中之境”。由此可见,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拓宽古诗所描绘的意境,运用多种方式创设情境,以激发学习的兴趣。针对小学生爱听故事,爱看动画的特点,可将有关古诗改为有趣的故事,做成动画课件,配上对白和音乐,这样可以刺激儿童的感官去感受古诗的意境。如在教学《赠汪伦》时,可以用故事引入,讲述“李白受骗桃花园”的故事;如教学《所见》时,可做成动画片,让学生边看森林的美景和牧童捕蝉的动画片,边听森林中潺潺的溪水声、悠扬的笛声和知了的鸣叫,让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很快就体会到了古诗中迷人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还可以以画配诗,为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丰富鲜明的表象,如教古诗《锄禾》时,可以让学生用手中的彩笔,去画炎炎的烈日、挥汗如雨锄禾的农民、餐桌上热气腾腾的米饭,去画有滋有味用餐的小朋友。画完后,再让学生叙述自己所画的内容,这样,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古诗的意境美。从而使他们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

二、品味语言,感受语意

古诗是语言的精华,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它凝练精辟、生动形象,往往一字千钧、震人心灵,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空间,鉴赏诗歌的语言,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品味语言,首先应该品语言的音乐美。古诗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它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具有美的旋律和和谐的节奏。如《清平乐 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间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诗中“小”、“草”、“好”、“媪”押韵,“东”、“笼”、“蓬”押韵,诗句中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古诗的音韵美。其次也要品味语言的精确美、凝练美。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在用词上非常精确,一字一词均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既把春天的色彩感觉,让人满目绿色,春天气息感受无遗。 又有动感,好像春风将绿色带到江南,吹过,然后江南便开始变绿;“天门中断楚江开”中的“开” 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这些精妙含蓄的词语永远值得学生去揣摩、体味。所以,在真正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前提下,把握诗的音乐美、意境美的同时,让他们熟读精背以至默记在心,最终完成语言积累和情感熏陶。

三、诵读感悟,挖掘情感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如“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之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怀伤世;“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报国激情。这是时代的强者迸发的耀眼光芒。

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或听读、或范读、或领读、或齐读。初步朗读,读准诗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 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诵读方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进行科学的诵读指导。 读准诗句的节奏,才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读出语气和语势,则有利于体会古诗的感情和气势。如“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可以用娓娓动听的话语,描绘诗中的景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可以用饱含深情的语气,述说汪伦对李白的深情厚谊。还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图文结合,让学生的思绪随文飞扬,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庐山的雄伟,瀑布的奔腾,让他们从整体上体会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和诗句的联系,再通过诵读,逐句体味,感受诗中美的景色和语言的内涵,从而引发情感的共鸣。

四、发挥想象,有所创新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育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要进行拓展,古诗教学也应顺应时代的潮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鼓励学生不应局限于古诗本身,应有所创新。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除了物还有蕴含其中的情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就是一幅落寂单调的悲凉秋景,而它要表现的则是作者远在天涯、愁肠欲断的情怀。这个意境是通过枯藤、老树、昏鸭等九个事物所感悟到的,这种感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启发学生想象,即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展现在脑海中,我们在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绘制简笔画:近前的“枯藤老树昏鸦”,稍远便是那“小桥流水人家”,再远处只见一疲惫的游子牵着一匹瘦马在那暮色秋风中一步步的行走……一静一动的景象,就全然笼罩在那暮霭渐起的夕照中。这样就使他们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还可以在写中创新,如在教学《清平乐 村居》时,就可以让学生把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小短文或编成一个小故事。也可以让学生在表演中进行创新,如在教学《回乡偶书》时,就可以让学生上台表演作者回乡时的情景。这样寓教于乐,在表演中孩子会有所创新,以便于更好地理解诗意,起到较好的效果。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也可以让他们试着去仿写一些诗歌。当学生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以举办一些活动,如召开古诗欣赏会、办诗文手抄报等。这样学生从背诵、欣赏到作诗,会体验到学习古诗的乐趣,从而爱上古诗。

总之,古诗教学应该要以学生为本,通过朗读的手段学习古诗,品味诗的语言,体味诗的思想感情。我们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重视古诗教学,探索古诗教学的新思路,让春风吹绿我们的古诗教学。

猜你喜欢

诵读品味创新
品味“莓”好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品味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