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课堂话语中的文化认同建构

2013-04-29邓海龙

青年文学家 2013年7期
关键词:课堂话语文化认同建构

基金项目:赣南师范学院校级课题:《外语教育与中国文化认同的困境与出路》(编号10kyw27)

摘要:论文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以中国学生中的“teacher”称呼为例展开社会文化分析,揭示了英语课堂话语中所包含的身份、权力关系和中西方文化间的交汇与斗争,考察了外语师生作为能动的主体是如何进行文化认同的协商及最终建构。

关键词:课堂话语;文化认同;建构

作者简介:邓海龙,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主要从事外语教学和跨文化研究。单位:赣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7-0-02

一、引言

走入中国的中小学英语课堂,甚至一些大学英语课堂,我们经常会听到如下这样的开场对白:

例1.

教师: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或者直接称students)

学生:Good morning, teacher!

教师:Sit down, please!

学生:Thank you, teacher!

显然,学生对老师以“teacher”称呼是不符合英语文化习惯的。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有学者指出这种表达是不对的,因为“teacher”在英语中并非称呼语,也非尊称,只有在汉语中的“老师”才是称呼语(陈中绳, 1981;胡文仲, 1982)。很多学者撰文对此表示批评,并从语用和文化等角度对我国外语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李国良, 1995;廖建华, 2004;朱月娥, 2009;王琪, 2011)。然而,时至今日,虽然跨文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都在不断深入,“Teacher”作为称呼语的用法却仍然顽固地出现在各个英语教学课堂。这是为什么呢?语言事实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这个被认为仅仅是一个简单语用错误的称呼。

二、课堂话语与文化认同

费尔克劳认为,语言不仅仅是用来交流的工具,语言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实践,传统的话语分析忽视了体现在话语交际之中的权力和意识形态宏观因素(Fairclough, 1989;Fairclough, 1992)。因此,当我们用静态的视角来考察“teacher”这个称呼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它不符合“语用标准”的一面,但是,如果我们把话语当做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就能发现其中体现出来的权力斗争、身份协商和意识形态博弈。

根据批评语言学的观点,话语与权力、身份和文化之间是相互建构的关系。话语被认为是社会权力关系到生成和再现的场所,它构成社会和文化,也是社会和文化再生和/或者变化的场所;话语结构展现、加强、再生社会中的权力和支配关系;同时,话语是历史的,它应置于语境中加以考察(田海龙, 2009:61-62)。

英语课堂话语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英语课堂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实践社区(community of practice),教师与学生在这个语言社区里进行人际互动,实现各自身份的维持与建构,并最终完成计划的教学任务。同时,英语课堂话语还是中西文化交汇和相互协商的重要场所,是中国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的重要途径。作为能动的主体,英语学习者不会简单被接受西方文化的灌输,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外来文化加以利用、改造并最终建构出适合本土文化的话语或者行为模式。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包含着多重内容。从文化角度而言,一方面,英语教师是处在现实环境中的中国教师;另一方面,出于教育的目的,在英语教学课堂语境中,英语教师必须努力将学生导入到想象的西方文化世界,扮演一位精通外国文化的教师。对于高校英语教学课堂,尤其是高年级专业英语课程,教师面临着教学的双重目标(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一方面,教师为了完成语言技能教学,他或者她必须成为一个语言输入的源头和语言操练的模仿对象;另一方面,为了讲解专业知识,又必须成为一位专业知识的讲解者。显然,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中,需要通过话语维护和建构这些多重身份认同。

在国内,北大高一虹教授也谈及过英语教师的文化认同建构问题。她在谈到外语教学课堂时指出,外语教师作为英语语言文化的传播者,在课堂教学里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示范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一般会力求在语言表达、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等方面模仿外语文化,而在理解外语阅读材料方面,也必定要带着外语所具有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进行解析。这些做法很大程度上是语言教学需要,但也有些是多年外语学习后的下意识行为。然而,国内的外语教育处于非外语文化环境中,其现实的教育语境是属于中国文化的。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有其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课堂话语模式。在这种情形之中,外语教师便处在一种两难境地。高一虹教授把这种文化认同悖论称为外语教师的文化依附矛盾,认为这是“教师在教授外语时究竟代表哪一类文化的问题。国内的英语教师是中国文化的一分子,但讲的、教的却代表了西方文化,依附矛盾便由此产生。”(高一虹, 1991)

三、以“teacher”称呼为例剖析外语教育语境中的文化认同建构

接下来,我们从文化认同建构的角度详细论述一下例1中称呼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意义。

首先,这种称呼包含着不同的权力关系。一方面是师生之间权力和地位的不对等现状。“老师”在汉语中不仅是称呼语,还有尊称的意思。对于中国学生或者中国老师来说,使用英语中的直译“teacher”能够直接体现出我国对于教师职业表达尊敬的传统。英语中的“Mr./Ms.,Professor”等等都无法充分表现这种师生之间的权力关系。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标准英语与其他变体之间的霸权与抵制关系。尽管由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原因,英美英语被默认为全世界的标准英语,但是,“人们承认标准英语的支配地位和重要性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总是心甘情愿地使用它或者接受它”(辛斌, 2005:32)。1993年开始在我国推广的由中英两国共同编写的《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科书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就出现了“Good morning, teacher!”(英杰 & 洪洋, 2006)。既然是有英国专家参加编写,怎么还会出现这样的Chinese English呢?据了解,开始并非没有争议,只是英方听到中国文化习惯中,“老师”不仅是称呼语,而且还是尊称,“Good morning, teacher!”的说法已在我国中小学十分普遍时才同意编入教材。由此可见,随着语言的扩张,英语在全球化的同时,也同时出现本土化倾向。

其次,与权力相关联,这一简单的称呼语还涉及师生身份的构建与协商。如前所述,因为“老师”在汉语有表达尊敬的意思,这样就可以强化中国教师身份作用;使用英语“teacher”而不是汉语“老师”来使用英语进行表达,除了是为了让学生进行语言技能上的训练之外,它还可以起到表征“英语”教师的身份,这里面有语码转换带来的身份标识效果(一般而言,中国学生并不会用英语“teacher”来称呼数学等其它学科的老师)。因此,这个称呼表达了被称呼者英语教师和中国教师的双重身份。从动态的视角来看,这个称呼是英语教师和中国教师双重身份协商和建构的产物。

最后,这个称呼还与更广阔的文化间博弈相关。如果仅仅对“teacher”称呼语从语用或者从静态的文化来考察,我们会认为这个称呼语是不正确的,并为之找到相对应的正确称呼语。但现实的结果却是,不少师生依然故我。是他们无知,还是他们粗心大意?答案应该不会这么简单。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只有将话语置于社会文化实践的场所来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找到答案。不少研究表明,英语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差异,其中一个重要维度上的差异就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之对比(比如:Hofstede, 1980)。如果按照西方的称呼习惯,学生称呼老师,一般采用单独的名或者用“Mr/Ms”连用加上姓,这样势必就会形成每个老师有不同的称呼,显得比较个性化,这体现了英语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但是,这样却不符合中国集体主义文化中所要求的一致性、大一统习惯。使用“teacher”这一称呼语在语码上体现出“英语教学”的语境,跟英语文化相联系,但在意义表达上却又和中国文化传统基本一致。在宏观的意义上来看,这是两种文化交汇、融合下的结果。

四、结论

前面借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结合“teacher”称呼语这个具体实例进行详细分析,对课堂话语中问候语所体现的文化认同进行了初步考察,但是不难发现,英语课堂话语中隐含着师生权力和身份的维护、建构和协商,由此展现出了英语课堂话语更广阔的背景,那就是英语课堂话语作为中西方文化碰撞、交汇和融合的重要场所。以上的分析还揭示了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外语教育长期以来的观点是力主将英语文化导入到外语教学课堂之中,但却忽视了外语课堂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场所,里面包含着不同文化主张之间的欺压、抵制和协商。

本项研究只是探索性的,旨在打破传统的静态的方式研究课堂话语活动,把课堂话语当做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以动态的、历史的角度,从宏观的社会文化视角对课堂话语展开深入研究,相关后续研究还需要通过课堂录音,从更多细节(包括师生提问、反馈和教师课堂管理等话语分析)来把握英语课堂话语中的文化认同建构。

参考文献:

1、Fairclough, N. Language and Power[M]. London ; New York: Longman, 1989.

2、Fairclough, N.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 Cambridge, UK ; Cambridge, MA: Polity Press, 1992.

3、Hofstede, G.H. Culture's Consequences :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M].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1980.

4、王琪. 从“Good Morning,Teacher”看中国学生对英语教师的称呼[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11(01): 50-51.

5、田海龙. 语篇研究:范畴、视角、方法[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6、朱月娥. 从“Good Morning,Teacher”看外语教师自我提升[J]. 中国成人教育, 2009(16): 89-90.

7、李国良. 交际文化与中学英语教学[J]. 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03): 38-42.

8、辛斌. 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9、胡文仲. 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2(04): 45-51.

10、英杰, 洪洋. 试论错误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 外语学刊, 2006(06): 94-96.

11、高一虹. 我国英语教师的文化依附矛盾[J]. 北京大学学报(外国语言文学专刊), 1991(1).

12、廖建华. 与“Good Morning,Teacher.”说再见[J]. 九江师专学报, 2004(02): 91-92.

13、陈中绳. 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大胆使用“Miss…”等称呼[J]. 外国语文教学, 1981(01): 34-39.

猜你喜欢

课堂话语文化认同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提升教师课堂话语, 呈现英语精彩课堂
顺应论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初探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试论香港电影中的“九七情结”
文化认同对京津冀地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分析
普通高中一年级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调查研究
中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误区及其对策